•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雷锋”,离我们远去了吗?】 我们要做雷锋式好少年

    时间:2019-03-23 03:33: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上海市820路公交车上,身患癌症的70岁高龄的老人朱祥林,手拿病历苦苦哀求别人让个座位,售票员也多次请求提醒各位乘客,可就是没人起身让座。   一位75岁的老汉在南京市下关区三汉河公交站台跌倒,竟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搀扶。面对围观的人群,老人哀求说:“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我不会连累你们的。”这才有人上前搀扶起老人!
      杭州一位好心人利用周末,义务为附近居民修理锅碗瓢盆。于是,每次都会在他面前排起一条长队,几十个人手里拿着待修的锅碗瓢盆,等他免费修理。有人就此发表意见说,学雷锋的后果,不是培养了更多学雷锋的人,而是培养了无数拣便宜的人。
      雷锋,这个近半个世纪前牺牲的一名普通士兵。作为一种精神的代名词。在中国传承并影响了几十年。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成为了几代人的学习榜样。直到今天。每年的3月都是“学雷锋月”,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会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用各种实际行动追寻雷锋的足迹。
      近50年来,雷锋的那种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最有影响的精神力量。
      走进雷锋的世界
      
      雷锋精神的意义在于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间找到了结合点。雷锋精神已经跨越了民族和时代,为整个追求进步的人类所关注。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一、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二、“钉子”精神
      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三、“螺丝钉”精神
      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他把自己的生命溶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四、艰苦奋斗精神
      雷锋出身贫苦,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雷锋格言摘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岗位?”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会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会有力量。”
      “一颗钉子为什么能钉进木板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精神的世界影响力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西点军校用不同的形式宣传了雷锋等世界著名军人。美国西点军校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发放的西点军校招生简介内有一张图片,上面清晰地印有中国国旗和雷锋画像,
      2 在锦州商业银行凌云支行担任外籍外宾客户经理的罗杰斯,把“雷锋精神”当成做好工作的准则。外籍客户生病时,他帮忙找医生:有人迷路时,他给指点方位:每年圣诞节,他带着礼物到医院看望重症儿童,提前几天准备以便用不太熟练的汉语给孩子们讲故事……在罗杰斯的办公室里挂满了被他帮助过的人赠送的锦旗。“我要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我要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罗杰斯说。
      在罗杰斯眼中,“雷锋精神”就是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视他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并且持之以恒的精神。他说,雷锋是中国人的偶像,身上具有非常优秀的品质,这也是中华民族魅力的一个体现,“所以,我开始学习这个人,也开始感受中国人的精神特质。”
      3 日本独资的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在企业中开展“学雷锋”活动至今已经19年了,雷锋的钉子精神、奉献精神和责任感成为企业教育员工爱岗敬业的标本。
      早在1994年,在日方总经理的提议下,原田公司将建厂时建立的“鼓励卡”制度改为“雷锋卡”制度。公司对工作中尽职尽责、助人为乐、思想品德优秀的员工发放“雷锋卡”进行奖励,并规定“雷锋卡”是企业评选优秀员工嘉奖晋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4 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员工的座右铭是:“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外国人眼中的雷锋和雷锋精神
      我们曾拥有过卓娅、舒拉,那是在战争岁月;而在和平年代,你们拥有雷锋,真羡慕这样的国度,羡慕中国年轻的一代。――(俄罗斯)巴沙诺夫听了雷锋的介绍,他不仅是中国母亲的儿子,也是进步人类的儿子。
      ――(非洲)雅克・马凡
      雷锋真了不起,如果人类像他那样坦荡无私,胸襟开阔。用一颗爱心关心全人类的命运,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法国)施兰
      雷锋是一位伟大人物。我们认为全世界的人民都应该把他当作一个大公无私的榜样来学习。愿上帝保佑雷锋!――北京师大一名美国留学生
      我希望“雷锋精神”能有助于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沿着发展之路走下去!
      ――《华尔街日报》殷阿
      雷锋的精神就像一滴油,它能覆盖整个大洋,使世界更加平静。――(美国)詹姆斯学习雷锋之现状
      在“全民学雷锋”的那个时代,雷锋不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看待的。他是道德的楷模,是行为规范示范者,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思考一 学雷锋为何日趋冷清?
      47年来,虽然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雷锋和他的精神似乎逐渐被人遗忘。《都市时报》曾在昆明市10所中小学发放了10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约有56%的学生不知道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近五成的学生甚至不知道雷锋是何许人,有个别学生居然根据《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得出雷锋就是个普通的东北人的结论。为什么曾经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现在偃旗息鼓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学雷锋产生了怀疑,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为什么现在没有多少人相信雷锋精神了?我想,应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因。
      1,人们怀疑雷锋精神,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精神的迷失和信仰的破灭。
      在“全民学雷锋”的那个年代,雷锋不是被当作一个普通人来看待的。他是道德的楷模,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是人们的精神支柱。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人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思路,擦亮了眼睛,增强了判断能力,伟人不再神秘,英模 不再费解,盛行了几十年的精神信仰开始破灭,宗教式的狂热开始冷却。一时间。人们失去了信仰。
      由于旧有的价值观念已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社会开始出现了精神的迷失、信仰的危机。人们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又重新开始关注现世。对物质的欲望占据了本该由精神信仰占据的位置。于是,人们开始错把有限价值的实现当做毕生寻求的目标,错把对物质的追求看做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
      2,形式主义作风给学雷锋运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形式主义第一个表现是产生了空间误区,我们常常把学雷锋与做好事紧密地联系起来,似乎学雷锋的唯一方式就是做好事。于是,在特定的日子里,大家纷纷置本职工作于不顾,去做好人好事。工厂停工,学生停课,机关不办公,部队不训练,大家一股脑地做“好人好事”,比如说到马路上搀扶老人,帮人修理自行车和收音机,打扫马路和公共厕所,等等。结果学雷锋成了完全存在于本职工作之外的形式主义。其实,雷锋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应将讲究社会公德、转变社会风气同讲究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对立起来。干好本职工作,培养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是培养好的社会风气的前提。
      形式主义的第二个表现是产生了时间误区。有些人常常把学雷锋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任务。为了应付一下上面的要求,每年3月5日前后。突击搞一阵学习和检查,发一个通知,开一个纪念大会。写一篇社论,搞几个做好事的项目。总之。学雷锋成了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事后无人问津。早把雷锋精神抛到九霄云外,使得学雷锋运动流于形式。
      形式主义的第三个表现是现场作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有些人期望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别人的认可下找到自身的价值。于是,在大家都在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竭力表现自己,干几件能让别人看得见的“好人好事”,强化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于是,学雷锋活动成了表面上轰轰烈烈的活动。但一旦脱离集体。一旦没有他人在场,缺乏他人的监督,这些人的私心便占据了上风,
      47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在几十年学雷锋运动中的传统做法,并通过这些做法进一步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从雷锋精神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特邀嘉宾:海星)
      思考二 学雷锋需要立法保护吗?
      上海市人大立法确立了志愿服务条例,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对现行的志愿服务作出归类,列出保护志愿者权益的条款,以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雷锋精神的发展。
      江苏省人大以立法的形式,建构制度性激励措施,激发公众参与志愿者工作的热情。
      有网友评论说,以立法形式倡导志愿者服务精神,是对雷锋精神的延续,具有积极的作用,远比空洞的口喊宣传来得实在。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举措会让雷锋精神变味,可能有人为了某种目的参与志愿者活动,但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参与志愿活动源自利他精神与利己精神的结合。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的动机有很多,既有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意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需求,甚至有一些明显利己的因素。因此上海市和江苏省人大立法保护志愿者的做法,应该在全国大力推广,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永远闪耀在我们身边。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认为,对“学雷锋”而言,“制度”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作用有限。他蜕:“学雷锋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举动,无论社会多么浮躁,功利之风如何盛行,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基本道德价值的弘扬,永远不能放弃。现代社会的公民还应意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在实现自我价值,也是在帮助自己。”
      思考三:雷锋精神变味了吗?
      怪现象一:学雷锋也要大张旗鼓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学雷锋应该是件默默无闻的事,但如今学雷锋也要大张旗鼓却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喜好。某单位组织学雷锋活动,一件很平常的小事,结果该单位不但请来了省里某单位的处长,而且连街道办事处的大小官员也一一列席。活动也是大造声势,地点选在城市广场,大条幅、大喇叭,将一个学雷锋的活动演绎得如同明星演唱会,引得不少市民好奇围观。而其内容,不过是承诺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之类的大而空的东西。
      怪现象二:学雷锋必叫摄像机跟随
      一些单位组织学雷锋还喜欢邀请记者参加。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到了目的地,不管干了多少事,先摆姿势做为人民服务状。原定9点开始的活动,结果到9点半还没开始,一问,原来是“电视台的记者还没到”。
      怪现象三:学雷锋像候鸟,一年就一天
      一年365天,但只有3月5日是学雷锋日。于是,一些“雷锋”就成了候鸟。每年3月5日才出现。平日里从不邀请记者的单位,也会破例请记者到场:“我们今天有个学雷锋活动,希望参加一下……”平日里冷清的福利院,这天也格外热闹,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雷锋”。但3月5日一过,这些“雷锋”也就销声匿迹了。
      思考四: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从小我们就唱这首歌,然而,有记者在郑州街头调查时发现,接受调查的100名小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雷锋的故事,有些学生还以为记者在打听某人,一脸茫然地说:“我不认识他,你还是再问问别人吧。”
      学雷锋不需要太多响亮的口号,电不需要一年一度的“扎堆”学习。多少年来,学雷锋的口号响亮依旧,而雷锋精神的式微却令人无颜以对。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响亮的口号,相反,保护的口号越响亮,就越体现着我们正在失去竭力想要保护的内容,乃至面对“孩子不识雷锋”这样的尴尬,多数人都表现得难以置信。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能够体现于身边每一处细节,进而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学雷锋也就不会再是“学雷锋日”的唯一主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接近雷锋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具说服力地引导孩子了解并接近雷锋精神那独具魅力的人文内核。
      学习雷锋精神,重在将雷锋精神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将“三月五日学雷锋”变成“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学雷锋”,将纪念日活动常态化,才能避免学雷锋流于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善于探索和开创新的形式,讲究科学方法,注重务实,了解别人的实际需要从而提供相应的帮助,做到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才是真正的服务他人、帮助他人。这样,学习雷锋的活动才能坚持长久,才能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的大潮中,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
      (特邀嘉宾:赵志疆)
      做新时代“雷锋”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
      曾经有人说,雷锋是不死的,雷锋精神是永存的。特别是我们年轻一代、青少年一代。更需要雷锋精神。为了解雷锋在学生心中的“分量”,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在收回的8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一名高中生不知道雷锋是谁,近四成高中生认为身边没有雷锋。
      高中生A:雷锋精神应该发扬,可惜现在学雷锋的人实在太少了。
      高中生B: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每个人都是雷锋。但希望雷锋精神能给我们一些鼓励,给 我们的后来人一些影响。
      高中生C:雷锋是个十分好的人,他的精神十分可贵,很值得我们学习。但现在“雷锋”太少了,学雷锋运动正在消失。
      高中生D:雷锋精神源于中国,我认为雷锋精神是不会消失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
      高中生E:雷锋是时代的产物,应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但由于竞争的激烈,社会发展的快节奏。“活雷锋”越来越少,这是雷锋的不幸,同时也是社会的不幸。
      高中生F:当今社会,雷锋依然存在,社会也需要雷锋精神,这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如果有人觉得雷锋精神很好笑,我会看不起他……
      从问卷调查来看,大部分高中生都认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在以前是,今天是,在以后还是。
      雷锋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会永远学雷锋,并见诸行动。尽管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学雷锋的人不多,但仍然特别需要像雷锋一样的人。
      问题一:学雷锋做好事是否索要报酬!
      正方观点:无私奉献才是学雷锋
      发言人:吉安七中高一学生周文仪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私奉献更是雷锋精神的体现,每个人都应该拾金不昧和无私奉献,这对于社会风气的好转非常有好处,学雷锋做好事也不过时。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失主给予一定的报酬也合情合理,但如果捡拾者向失主索要报酬,就使做好事变了味,甚至变成了坏事。会形成一种做好事就该拿报酬,没有报酬就不做的不良风气。所以,我们给做好事者一定报酬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当一切都摆在利的角度上时,结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驰,在善的起点上埋下恶的种子。一旦形成一种风气,那我们的社会绝对会退步。
      反方观点:好人应该有好报,与道德无关
      发言人:吉安七中高一学生戴天
      比如说我的钱包丢了,有人捡到了还给了我,我认为给他钱表示感谢值得,作为得到帮助的一方,还是要给点报酬的好。我们不是是讲究知恩图报吗?有些人想索取一点报酬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在找失主的过程中花了心血,我也愿意给对方一些回报。表示谢意。
      他付出了,就应该有所回报。一个人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做好事也是一样。受益人给报酬很正常,是对别人良好行为的肯定,与道德无关。
      问题二:有人说你给老人让座“傻帽”,你以后还会让座吗?
      正方观点:学雷锋做好事很光荣
      发言人:吉水县一中高二学生
      杨烨
      以前我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我认为给老人让座是美德,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不必想那么多。这样的事做多了,人也会轻松起来。
      主动给老人让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是一种爱心和关怀的具体体现,能体现一种平等和互助,理所当然应该为我们这个社会所提倡。嘲笑的人,说明他们素质低,从没想到别人。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的,即使小恶也不能做;只要是善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这句话值得让我们每个人铭记在心。
      反方观点:我不想做出头鸟被别人嘲笑
      发言人:吉水县一中高二学生
      秦川
      我不愿意被人嘲笑。现在社会上就有很多类似的怪现象,好人好事、善良行为却招来非议。我知道自己是对的,可是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反正也有别人会让的,我就不用做出头鸟了: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表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I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离我们 远去了 雷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