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一步一高品《登高》|登高品读

    时间:2019-03-22 03:26: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胡应麟《杜诗详注》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律诗第一。”那么,这首诗作“第一”在何处?试抱着一步一高的心理,“登临”如下――
      知人论诗 杜甫一生经历了多种磨难,受到过很多打击:考试失败,父亲病故,才华得不到赏识,儿子饿死,被敌军俘虏,对官场绝望而弃官,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病死客船……正是这些打击,才使他有了笔下的“艰难苦恨”之语。个人的不幸,时局的维艰,给诗人精神造成极大创伤。这一年重阳节,诗人抱病登台,在秋色秋声中,把自己的“悲”进行了抒写。
      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和情怀,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和理想。而《登高》,无疑是杜甫生命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是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此时,55岁的杜甫距离生命终点只有三年。
      行间品诗 苍茫间听到“猿啸”在山谷中回响,这“猿啸”竟是如此之“哀”!人不是猿,何以知猿之哀?猿声本无所谓哀,是猿声触动了作者的情感,作者移情于猿声,才觉得猿声悲戚哀婉。猿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长啸的?“风急”是速度,“天高”是距离,这是上下俯仰之感,都是作者登高时随主体变化而产生的感受。登得越高风越大,登得越高越觉得天高,正所谓“天之苍苍,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登高远眺看见鸟儿在碧水白沙上盘旋,这是平面伸展之感,唯一的活物在空旷里上下,鸟儿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作者的一种隐忧:鸟儿翻飞,作者却独立于此,作者的归途何在?不知不觉的凄凉,油然而生的茫然。
      行至最高处俯瞰,“无边”是面,无边的树林里无边的落叶飘飞,“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也是生命的飘零,生命悲切的哀音。不尽的长江滚滚浪涛,传来震天的声响,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感受到的不正是作者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在即。
      品读全诗 “哀”是主线,“悲”是核心,诗人由内心哀伤而登高遣怀,由登高遣怀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哀”而终于“悲”,哀景着笔,悲情落句。“艰难苦恨”四字力重千钧,蕴涵丰厚,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生活的艰辛,就像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纷纷飘坠的落叶而感到生命的无助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联写景,杜甫的视角主要是微观的(这一点和李白写景抒情的视角不同,李诗视角往往是宏观的)。微观的视角使作者笔下刻画的景物――风、天、猿、渚、沙、鸟、木、江,都有鲜明的特点:急、高、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这就奠定了诗人特有的“沉郁顿挫”的感情基调和风格:凄冷、渺小、悲伤、清寂、苍凉、彷徨、萧飒、老暮。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诗的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中见出气魄,诗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文化说诗 如果以类别计,这首诗无疑可以列入“登临诗”之中。
      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登临佳作。文人登高望远所抒之情绚烂多姿,有喜悦,有感伤,有天地悠悠的愁绪,有一览众小的豪情,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有对美好风光的赞美。但更多的仍然是抒发内心的孤独和人生道路的辛酸。在悲观而敏感的文人心态影响下,形成中国文人典型的心理特征:有意识的排遣忧愁和不适。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共同的主题。
      《登高》一诗无疑传承并光大了这一主题。所不同的是,它“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大”(萧涤非《杜甫诗选》)。

    相关热词搜索: 登高 一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