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明清散文的阅读方法 散文阅读方法

    时间:2019-03-09 03:24: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2007年高考文言文考情报告   明清文章的选读在2007年全国18套试卷中有6篇,占到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从内容上看,记事散文类文章三篇,人物传记类文章一篇,议论性文章两篇,可见,明清散文或小品文已经成为命题组所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此,我们也应该备加关注。
      二、明清散文的阅读方法
      明清散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形式灵活、意蕴深刻,它虽然不能与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韵文”比肩,但正是由于它有“散文”的特点,才显得更加活泼生动,这也是它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那么,明清散文该如何阅读呢?
      1.粗读文章,了解大意,提取有用信息。
      阅读一篇文言文时,先不要急于做后面的题,而应通过粗读概读,快速准确地提取有用信息,如:本文写的是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人,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们和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一般来说,文言文考查的最后一个题目是对文意的概括或分析,所给的几个选项都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对我们整体把握文意有“提示”作用,有时自己想说而说不出的话,一读最后一题的题面便可豁然开朗。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第12小题A项: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从原文“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冉氏之智,过人远矣”等句子,可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节节划读,补遗填漏,理清文章脉络。
      划读的目的:一是有利于读懂原文意思,理清文章脉络;二是对粗读文章时遗漏的内容进行填补,比如你粗读时对原文中的一些内容读不懂,通过划读,就可以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哪个时间、哪个地点、是和哪个人之间的事。但对于不同类的文章,划读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人物传记类文章(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先祖事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划读:
      ①记了哪些人;②主要记的是谁,他和其他人有什么关系;③写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④几件事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记事散文类文章(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书博鸡者事》、广东卷《聊斋志异・郭生》、辽宁卷《冉氏烹狗记》)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划读:
      ①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在事件中总共出现了几个人物;③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④人物对事件各持什么态度;⑤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⑥事件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议论性文章(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催科》、安徽卷《古砚说》)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划读:
      ①弄清文章是对什么事情进行议论的;②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③作者或文中人物论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④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划读过程中,考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语感,最大限度地读懂原文,做对题目。
      3.审读题目,确定答案,里应外合。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测试都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是说材料一般是学生没学过的,题目是学生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学生“课内”学过的,二是指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推断测试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文言知识的学习,通过积累更多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来增强文言语感,也就是要把“课内――题外”的工作做好;在做具体的题目时要注意结合原文语境,即通过“课外――题内”来理解字词,从而确定答案。这两点合起来,我们叫做“里应外合法”。“里”就是“题内”,就是做题时如何结合语境发挥联想与想象,推断出字词意义,理解原文内容,得出正确答案;“外”就是“题外”,就是指平时复习时如何进行文言知识的积累,如何做到既能准确理解文言知识,又能记得准确长久,同时,还要做到能够灵活使用。
      “里应”与“外合”的关系是:“外合”是基础,是对文言知识的积累;“里应”是应用,是对“外合”的具体发挥。
      高考文言文选读由人物传记转向古代散文,是一种有意识的转变,2008年高考备考仍应关注明清散文,考生应注意如刘基、张惠言、王世贞、顾炎武、归有光、龚自珍、曾国藩、姚鼐等明清作家的作品。
      
      阅读训练一
      
      大言
      (明)宋濂
      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王以王国之术。”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关吏送诸朝。大夫置馆之,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瑕客之,问之如大夫。尊卢沙愈怒,欲辞去。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趋见,未至,使者四三往。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空言白也。”王曰:“然。”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尊卢沙瞠目视,不对。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
      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尊卢沙,亦其一人也。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选自《四库全书》本《宋文宪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谋取)
      B.怠至楚境上,关吏絷之(捆绑)
      C.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带领)
      D.将康我楚邦(强健)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善夸谈,居之不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歃血以盟曰     木欣欣以向荣
      C.迫之言,乃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尊卢沙,亦其一人也 尔其毋忘乃父之志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卢沙到了楚国被关吏拘囚后,他口出大言,气势非同一般,使楚国的关吏、大夫和上卿纷纷在尊卢沙的大言下诚惶诚恐。
      B.尊卢沙对楚国外患的分析不无道理,但他说大话的目的只是为了“为卿”,当楚王问他如何应对外患时,他什么对策也没对楚王说。
      C.当晋侯率领诸侯军队进犯楚国时,平时口出大言、气势不凡的尊卢沙竟无计可施,最终只好给楚王献上割地同晋侯讲和的屈辱之策。
      D.尊卢沙因说大话付出了劓鼻的代价,可他还不知道说大话是会招祸的,但当他刚想说大话时,一摸到鼻子就立即住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勿予笑也,吾将说楚王以王国之术。
      ②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③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
      
      阅读训练二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选自《陶庵梦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优�,声光相乱(互相)
      B.竹肉相发(肌肉,指竹子的内部)
      C.邀月同坐(坐下,坐着)
      D.赶入胜会(盛大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C.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拉与同坐            日与弟子角,无不胜
      3.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以冷眼旁观的姿态,刻画了七月半赏月的三教九流,将人分成五类。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描写俗人们赏月已毕,匆匆回家的场面,讥笑他们看月只是凑热闹、图虚名、附庸风雅。
      C.末段写作者独自赏月,陶醉于明月之下的自然风光里,与俗人们的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D.本文属记叙文。文章的主旨不在于描绘西湖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在于描摹世态风情,寄托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②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
      ③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本期参考答案
      
      《明清散文的阅读方法》
      阅读训练一:
      1.D(使动用法,使……壮大)
      2.B(A项,代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修饰关系;C项,才/竟;D项,其中的/副词,表期望语气)
      3.D(由“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可知,“可他还不知道说大话是会招祸的”应为“他才知道说大话是会招祸的”。“一摸到鼻子”的说法是错误的,因尊卢沙已被劓鼻,是摸不到鼻子的)
      4.①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
      ②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与晋国讲和。
      ③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弄虚作假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
      阅读训练二:
      1.B(肉指歌喉)
      2.C(A项,都是连词,却。B项,代词,他们。C项,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D项,连词,和,跟,同)
      3.C(“吾辈”指作者和他的朋友,与志趣相同者一同赏月)
      4.①在船台上团团而坐,左盼右顾,置身月下而事实上并不看月的人,我就看看他们。
      ②有的隐藏在树阴之下,有的去湖里逃避喧闹。
      ③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相关热词搜索: 明清 散文 方法 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