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解读文本切忌“蜻蜓点水”|蜻蜓点水的意思

    时间:2019-02-26 03:22: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前一段时间,学校举行了同题课评比活动。其中有三位教师执教了文本《神奇的丝瓜》。三位老师各显其通,各尽其能,表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优良的教学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就其对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和深透性而言,似乎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教学案情]
      《神奇的丝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季羡林先生通过对院中丝瓜生长过程及其形态的描绘,着力突出了其神奇的特征,从而寄托了其怡然坦然的人生观。在授课过程中,三个教师都牢牢扣住了文题中"神奇"一词,要求学生学会对事物的情状进行有感情地描摩。其中一堂课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丝瓜的神奇究竟表现在几个方面?
       生:表现在两个方面:瓜秧神奇,瓜的形态神奇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说瓜秧神奇在哪里?
       生(齐读):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以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
      师:那么丝瓜的形态又有何神奇可言呢?
      生(1):最初长出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生(2):三楼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了老太太的窗台上。
      生(3):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样一个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
       师:好。同学们都体会到了丝瓜的"神奇"。下面就请大家再用"神奇"的语气朗读这些文字。
      [诊断分析]
       从表面看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实际上,对文本的解读是肤浅的,有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丝瓜秧生长之迅速,生命力之顽强并不是神奇之根本,三条丝瓜生长过程中各自形态的自然变化也不是神奇的核心内涵。反思偏差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教师没有引领学生通观全文、前后观照
       就此文本而言,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了种植丝瓜的缘起,是在房前的空地上,开辟出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随后在竹篱下"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并且特别交代了"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也没有过高的期望"足见其"随缘"的心态。结果瓜秧却日益茁壮、长大,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和生机。无疑,这一点才是令作者感到极为神奇的事。
       再看文末一句"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这是抒情意味极农的句子,显然饱含了作者的某种感悟和情思。就散文而言,"卒章显志"是常用的表达手法,其中"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正是全文最能概括丝瓜之神奇的。所以丝瓜的神奇恰恰在于他们的生长和形态给了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和强烈的启发,让他深深地体味到生活中许多人事都应该随缘一些,人的生存态度也应乐观豁达一些,不必要斤斤计较。名也好,利也好,一切随缘,潇潇洒洒过一生,岂不是人生之快哉?
       二、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关注背景,了解作者
      就季先生而言,从小出身贫寒,青年时代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在文革期间饱经磨难,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他对生活的信心,反而磨练了他顽强的意志,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简朴、平淡,为人坦荡真诚,学问一丝不苟。作者对佛学有着十分精深的研究。他熟谙佛学教义的核心:一切随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这种佛学思想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散文《清塘荷韵》,也正是这种思想的流露。可见,关注背景、了解作者乃至作者其他的作品,对于准确解读文本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师对散文解读技巧的把握不够,切入点和指向性不够清晰明了
      对散文这一特定的文体来说,"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解读散文时,在宏观上抓住散文的行文线索组织教学无疑是正确的。比如本文教学中有的老师也抓住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丝瓜的成长过程,暗线则是作者心理的变化。但是在具体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时,教师缺乏必要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其实在本文教学中,教师在抓出全文的"神"时,就可以明确地引导学生,告诉他们叙事性散文的精髓往往集中在那些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段中,因为他们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价值观;有的散文有文眼,又往往出现在篇首或篇末。所以,对散文脉络进行梳理之后,可撇开纯记叙描写性的文字,而将目光集中在那些抒情或议论的文字上来,以达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样一引导,学生自然有了解读文本的一般思路和技巧,其学习思考的指向性也更为明确。从本教学片段来看,教师明显将较多时间化在了叙事性文字的分析上,忽视了"怡然泰然悠然坦然"这一神笔的存在,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产生偏差,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基于上述的理性认识,我认为这堂课的思路可作如下改进和调整,以避免对文本解读的"蜻蜓点水",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心灵的交流。
       一、师生充分感知文本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师生对文本的感知程度直接决定了对文本的立即的深度。所以,课前教师应反复强调学生多读文本、熟悉文本,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布置一定的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思考题,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达到对文本较为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的导引者,更要对文本做深入的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内容。对文本内容要前后观照,反复玩味关键的词句段,达到对文章主旨的准确把握。比如:教师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笔下的丝瓜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仅仅是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同的形态?
      2.文末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为何说像"达摩老祖"面壁参禅?
      3.作者由眼前的丝瓜悟出了什么?
      二、调整点拨策略
      作为叙事性散文,教师理应在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直接切入文本的关键,引导学生对有关抒情议论的文字反复揣摩,以叙事推动抒情议论,以抒情议论来统揽叙事,以便深入理解文本。比如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作者对眼前所见的丝瓜有何感受?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此时教师可训练学生根据文本特征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2.我们同学能不能依据全文揣摩一下,作者眼中哪条丝瓜是怡然的?泰然的?悠然的?坦然的?这一问题能帮助学生有效梳理散文写景、叙事与抒情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对文本的整体解读,避免对文本的肢解。
      3.这句话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否隐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某种理解?我想,抓住关键句,层层深入,对文本的剖析就会显得轻松、娴熟,事半功倍!
       三、力求"知人论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漫游。王国维亦有言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以,解读文本的过程正是教师、学生同作者其人进行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有时章法本身也是作者生存方式、思想性格的表露)这样,"知人"便很自然地成为"论文"的 核心与关键,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我们就很难透过文字触及作者的灵魂,很难领悟精彩的语言文字背后蕴藏着的深厚的人文底蕴,读文所得极有可能"蜻蜓点水"、十分肤浅,与作者表达的初衷相差甚远,竟至南辕北辙。就此文而言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感悟坦然豁达的人生观,可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丝瓜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蔬菜,不少同学都见过它、吃过它,可我们为什么就没有觉得它神奇?而季先生却写得如此富有情趣和理趣?这样就很自然地将作者的思想经历和文本勾联起来了,从而引出了对作者其人其事的观照与思考,逐步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而教师在启发点拨的过程中也得以不断调整、深化自己的思维,实现与文本、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既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又要研究作者的思想经历,同时还要把握文本体裁的特征。也唯有如此,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读懂文本,走进作者,走出"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的阅读误区!
      
      江苏省通州市金沙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蜻蜓点水 切忌 解读 文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