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试论《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双城记人道主义

    时间:2019-02-20 03:29: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狄更斯是位天才的小说家,是19世纪小说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同莎士比亚一样是语言风格最通俗的作家,又是在根本意义上最懂艺术的大师。马克思称赞他是“时代的旗帜”,萨克雷认为他是具备其他小说家不具备的“神奇、美妙、新鲜、迷人的品质”,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狄更斯一生中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小说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它的基础是一种抽象而普遍的人性。人道主义者从人性出发,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人性既是他们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他们的理论的依据。法国著名的启蒙主义者卢梭就曾宣称,在自然状态中,“任何人都没有一种自然权威驾驭他的同类。”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因为它们合乎人的天性,是天赋予人的权利。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他理解的人性是人类共通的属性,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他强调“人类之爱”,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他不赞成革命,认为革命手段太残忍,又以为革命不过是个人的报复行为。他幻想用道德感化的力量可以改善社会,使恶人良心发现,改过自新。我们可以通过他的代表作《双城记》分析一下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双城记》完成于1859年,是狄更斯晚年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双城”是指法国的巴黎和英国的伦敦。故事描写了法国医生马奈特因告发埃弗雷蒙德侯爵的弟弟为抢占民女,而使其家破人亡一事,未经起诉就被关入巴士底监狱。十八年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使他精神失常。后在其女露茜爱的感召下,逐渐恢复正常。其后,露西结识了正直、有才华的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内,并与之相爱结婚。而达内正是埃弗雷蒙德的儿子,因对家族欺压民众、为非作歹的不满,他背离家庭,放弃爵位,侨居英国。但这没能使他得到民众的宽恕。外表酷似达内、善良但看上去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青年西德尼・卡顿为了他所爱的露西,替达内上了断头台。
      
      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梅尼特家庭的体现
      
      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是通过大革命期间梅尼特家这个特殊的小资产阶级家庭体现出来的。大革命前,他们深受贵族迫害,大革命中又几乎濒临绝境,所以在对待时代与革命上,他们既痛恨贵族,又耻于与无产者为伍。他们企图在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中,寻求一种以爱为纽带的宁静和谐的生活。这个小资产阶级家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1.梅尼特是狄更斯笔下人道主义的典型
      梅尼特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他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密告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罪行,虽身陷图圈18年,但人道主义仍是他终生不渝的信念。他痛恨侯爵兄弟,因此当他发现女儿路茜深爱着的代尔那是侯爵的后代时,他心里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他的痛苦和矛盾,而是做了层层铺垫,在写代尔那第一次在英国受审梅尼特看他的表情时,作者这样描述到:“她父亲的脸仿佛冻结了,很奇怪地望着代尔那。那是一种专注的眼神,眉头渐渐地皱紧了,露出厌恶和怀疑的神气,甚至还混合有恐惧。他露出这种离奇的表情,思想已飞到了远处。”当代尔那向梅尼特坦露心声,表白自己对路茜忠贞不渝的爱情时,作者又描写到:“他(梅尼特)脸上显然有一种内心斗争的表情。他在压抑着那偶然露头的阴沉的怀疑和恐惧。”而当路茜终于和代尔那完婚时,作者这样描写梅尼特:“医生脸色惨白,一丝血色也没有……但是,他态度镇定,神色正常,不过罗瑞先生精明的目光却也看出了一些模糊的迹象,表明过去的回避与畏俱的神气又曾如一道寒风在他身上刮过。”在路茜和代尔那与医生告别进行短暂的新婚旅行时,作者这样写道“他(梅尼特)自然曾狠狠地压抑过自己,压抑一放松免不了会产生反弹。但叫罗瑞先生着急的却是他以往那副恐惧而茫然的样子又出现了。他们上楼时他那心不在焉地抱住头和凄凉地楚进自己房间的模样使罗瑞先生想起了酒店老板得伐石和星光之下的马车旅行。”而后,作者又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梅尼特是怎样再度精神分裂―不认得任何人,不记得任何事,只是机械而木然地重复着做鞋的活……作者虽没用直白的语言来描述医生的矛盾和痛苦,但通过这一系列细致人微的描写,一位为了女儿的幸福而拼命压抑个人恩怨,因而内心痛苦到极点以致精神分裂的伟大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梅尼特最终战胜了自己,接受了仇人的后代,这是他“博爱”的思想在起作用。作者甚至把他写成“活动于凡人中的圣灵”,对所有人不分敌友,一视同仁,“在医院里和监狱里,默默地、适当地,对于杀人者和被杀者,同样实施他的手术。”梅尼特堪称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善和爱”的化身,是作者笔下人道主义的典型。
      2.代尔那是极富于人道主义思想的理想青年
      代尔那作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是作者笔下理想的主人公。他面貌英俊、举止文雅,为人真诚、严谨,待人客气、有礼。他爱上了路茜,一往情深,但他并不把自己的感情强加于她,他愿意耐心等待,一直到路茜自己也有了这个愿望的时候,才愿向她打开自己的心扉。他为自己家庭过去的罪恶感到痛苦,厌恶叔父厄弗里蒙地的飞扬跋息,拒绝继承贵族爵位和世袭领地,抛弃了安享尊荣的闲适生活,独自来到英国教授法语自食其力。大革命前夕,他就让总管盖白勒怜惜人民,减少赋税,在书中这样写到:“但他没有压迫过人,没有关押过人。他不但远离了横征暴敛,而且主动放弃了自己那份收人,投人了一个不会偏祖他的世界,在那儿找到了自己的地位,赚来了自己的面包。盖白勒先生按照他的书面指示处理了他那衰败困顿的庄园财产。他要盖白勒体恤百姓,能给的都给他们―冬天给他们还了高利贷后留下的柴禾,夏天给他们还了高利贷后留下的农产品。”大革命爆发后,盖白勒受牵连被监禁,代尔那为了维护仁爱与人道,冒险回国拯救这个可怜的囚徒,不料身陷图圈,最后被判死刑,但他关心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妻女和岳父的安危。这是狄更斯理想的青年形象,在作者看来,代尔那对本阶级的叛逆,对人民的仁爱,都极富于人道主义思想。为此他在小说中有个美好的结局:当他即将被革命者送上断头台之际,却有人愿代他受过,他则秘密被送回伦敦。
      3.路茜是充满仁爱之心的“爱的金线”
      路茜是个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者,是维系这个家庭的纽带。她和得伐石太太一样,她们的家庭都受到过厄费里蒙地兄弟的迫害,有过共同的不幸遭遇。但不同的是,路茜没有象得伐石太太那样向贵族复仇,相反被誉为一条爱的金线,把两个有着宿仇的家庭联结在一起,象征着博爱精神化解仇恨的成效。路茜是个孝女,虽然自幼与父亲分别,但当她得知父亲仍活在世上时,竟激动得昏厥过去。当她终于见到被长年监禁折磨得面目全非的父亲时,作者这样写道:“现在那手却又伸向了他,颤抖着,急于把他那幽灵样的面孔放到她那温暖年轻的胸膛上去,用爱使他复活,使他产生希望―那表情在她那年轻漂亮的脸上重复得如此准确,竟仿佛是一道活动的光从他身上移向了她。”“他那一头凄凉的白发跟她那一头闪光的金发混到了一起,金发温暖了白发,也照亮了它,仿佛是自由的光芒照射到他的身上。”路茜用深沉的爱终于唤醒了父亲已死去的心,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父亲,使父亲忘记过去,恢复了“生活、爱情、业务、休息和安乐。”路茜也是个贤妻良母,在巴黎最困苦时也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每天准时给女儿上课。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在得知丈夫处境危险时,毅然离开在英国平静安乐的家,来到充满血腥恐怖的巴黎,尽自己所能营救丈夫,甚至不惜跪倒在得伐石太太的脚下,请求她放过自己的丈夫。在代尔那不幸被捕后,为了可能让丈夫看到一眼,她每天下午风雨无阻到大墙对面去站两个小时。路茜不仅爱自己的家人,对周围所有的人都充满了仁爱之心。当代尔那第一次在英国受审她去作证时,代尔那对她来说还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她对这位陌生人却充满了同情关爱,书中这样写道:“因为只看到被告的危险,她的额头鲜明地表现出了专注的恐怖与同情。这种表情太引人注目,太强有力,流露得太自然,那些对囚犯全无同情的看客也不禁受到感染”。当她不得不说出一些可能对代尔那不利的证词时,甚至痛苦得哭出了眼泪,对一个陌生人尚能如此,可见她有着一颗多么善良仁爱的心。作者还从路茜对待卡尔登的态度上加强了她的这种性格塑造。当卡尔登向她表白爱情并倾诉内心痛苦时,她是那么同情他,那么热烈地想要帮助他,以至流下真诚的泪水。后来又对她的丈夫代尔那说:“我认为可怜的卡尔登先生应当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尊重……我求你,对他永远要十分地宽厚慷慨,在他不在场的时候,对他的缺点也要非常的宽容……我相信他是可以做好事,做高贵的事,甚至超群绝伦的事的……记住,我们的幸福使我们多么健壮,而他的痛苦又使他多么屏弱。”这就是路茜,在自己享受着甜蜜幸福的同时,还牵挂着别人的痛苦,对亲人,对朋友,对周围所有的人都充满仁爱之心,使他们都通过她的“亲睦之力”环绕在她的这根“金线”上。
      
      狄更斯对这个家庭的设计充满憧憬,把它视为人道主义的理想模式,加以精心雕琢,刻意美化。
      
      二、人道主义思想在卡尔登身上的体现
      
      在这个家庭之外,却又与之保持亲密关系的英国青年律师卡尔登是个性格复杂的“怪人”。他因生活上的挫折,对前途失望。他厌恶社会却又无力反抗,逐渐变得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懒散、自甘堕落。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些缺点,但又无力改正。他感到孤苦无依,前程渺茫,整个世界没有他的立身之处。也正因此,他爱上路茜后,却又觉得自己自甘堕落已久,无法再回复正道,不能给路茜带来幸福,没有资格爱她,因此主动退出情场角逐。对此,卡尔登是这样对路茜说的:“别担心我会继续这次谈话,梅尼特小姐,即使是顺便提起。我是永远不会再提起的了。就算让我死去也不会有更可靠的保证的……我配不上你这种感情。”路茜婚后,他又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爱心,时刻准备为所爱之人的幸福献出生命。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任何事,若是我的事业条件较优,有作出牺牲的机会或能力,我愿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作出任何牺牲……请不时想起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你所爱的人留在你的身边是不惜牺牲他的生命的。”他最终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路茜一家的幸福,他代替代尔那上了断头台,用自己并不健壮的身子做盾。
      结语:
      狄更斯小说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强调“人类之爱”。狄更斯创作《双城记》这部小说的良苦用心在于向当权者和民众呼吁:暴政必定引发暴力,社会危在旦夕,流血只能造成更多流血,冤怨相报将无尽期;人人都应仁爱为怀,只有人道主义精神才能挽救局势。《双城记》堪称是最充分地宣扬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品。
      
      狄更斯由于生活的历史时代的限制,看不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在作品中宣扬的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他在同情被压迫劳动人民的同时,又反对人民进行暴力革命。这与他同时代的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九三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两位作家出色地描绘了人民起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都主张阶级调和,幻想以“爱”战胜“恨”,虽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但却是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范畴,还是他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器。卡屯在临刑前想到耶稣的话:“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也必复活,凡是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还看到新的压迫者在旧的压迫者毁灭的废墟上兴起,而他们也很快就会在惩罚工具的手下消灭。经过反复的斗争、成功与失败,伟大的人民终将在深渊中升起,获得真正的自由。这表达了作者反对一种剥削制度替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思想。总之,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把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彻底的利他主义,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准则的一次有力的冲击。
      
      参考文献:
      [1]张玲.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1.
      [3]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相关热词搜索: 双城记 人道主义 试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