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背起行囊走四方:背起行囊走四方下句

    时间:2019-01-29 03:31: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文题亮相】   请以“背起行囊走四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和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苏辙曾说:“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并以司马迁游览四海的名山大川为证,由此可见,背起行囊走四方,对于作文大有益处。同学们在游山玩水之后,倘若能放大心中的美景,即与众不同地绘出心中之景,便可以“养气”了。长此以往,也许会如太史公一样产生“奇气”。我们如何来描绘所见的美景呢?以下方法供同学们借鉴:
      一、细察深思现特点。
      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风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游览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观察景物。只有准确观察,才能发现景物的独特之美。如《三峡》一文中,仅以“清荣峻茂”四个字便写出了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听取导游或当地人的介绍,研读有关文字材料,对景区作全方位了解,并仔细观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景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别具一格的特色,还需我们理性来概括,只有这样,才能把景区的特征鲜明地提取出来,为我们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景抒情言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把自我情感主动介入于山水之中,融情于景,就会达到“景中有我”之境,绘出独特之景来。同学们在写景时,要学会借景抒情。比如《醉翁亭记》,作者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让自我那种抑郁的心情,借一个“醉”字表达得酣畅淋漓。又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用简练传神、富有情韵的笔触,描写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正是融入自我的孤寂,内心的落寞,而使得文章情景交融。由此可见,游记之文妙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妙用修辞显个性。
      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突出景物的个性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洞庭湖的大气磅礴。再如《满井游记》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巧用比喻,生动展现了水的清澈,山的妩媚。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语言个性化,让景具有了独特的情韵美,更增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四、形式多样铸特色。
      游记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写成日记、书信、散文等形式;可采用移步换景法,也可以时间为线;可先整体后局部,也可先四周后中央等,同学们在写法上尽量灵活多变,使文章灵动多姿。只有巧妙构思,精心打造,才能把读者引入“美丽的风景”中。
      
      佳作展示一
      
      畅游小西天
      李爽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随奶奶到危水风景区小西天景点游玩了一天。那奇美的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小西天坐落在滨湖公园西端,东临中华奇石馆,北眺新神洞,与桃花岛隔水相望。园内建筑错落有致,楼、阁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精美,色彩绚丽,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小西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千姿百态的佛像。
      沿石径而上,进入滨湖公园远远就可看见在山间打坐的弥勒佛像。他慈颜常笑,袒胸露腹,人称“皆大欢喜”,给游人以欢快的感受。当一登上小西天,就仿佛进入神仙境界,顿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弥勒佛面对游人,笑脸相迎,仿佛在说欢迎光临。“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通俗易懂、生动贴切的楹联昭示着做人的深刻道理。小西天的弥勒佛,正是朱元璋笔下的“笑佛”,他没日没夜地笑,笑得开心,笑得自在,笑得真诚。弥勒佛前有十八尊罗汉,威严无比,游客对此赞不绝口。每尊罗汉造型生动逼真,神态自若,姿态优美,形状奇特。佛像的表情塑造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反映出设计者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精湛的雕塑艺术能力,可谓江南佛教文化一绝。
      珍珠仙女井是滨湖公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自然景观。泉水清澈如镜,涓涓细流从井内涌出。游人立于井旁,若喊几声“珍珠姑娘”,这时,井底会冒出无数珍珠般的水泡,神秘莫测。据有关部门考证,井水具有数十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能治疗皮肤病、风湿病、胃炎、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有十分重要的科研、医药、饮品等开发价值。
      畅游小西天,如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这奇美的人文景观不正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吗?创造这灿烂文化的不正是勤劳智慧的炎黄子孙吗?我想,危水风景区一定会成为鄂西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点评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先重点描写“欢喜佛”,后略写“珍珠仙女”,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还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活了小西天风景的特色:佛文化浓厚,风景奇美,尤其突出一个“奇”字,使人读来饶有趣味。语言简洁生动,更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佳作展示二
      
      三峡情结
      曾莹
      
      去年“五一”,我们全家到四川旅游。我们坐“江渝115号”船乘风破浪,沿途路过三峡,在三峡最长的峡谷――巫峡的白帝城下,船靠了岸,我们得以近观白帝城。
      隐没在万绿丛中的白帝城,像害羞的姑娘只露出半边脸。我知道刘备曾在此据守,这里住过很多大帅猛将,它本应当气势不凡,今日一见,怎如此害羞?
      只见三峡口的两座擎天石柱,上悬下削,壁立对峙。“两峡相抱如门阀,一穴大风从中出”“众水聚万涪,瞿塘争一门”。金川之水汇于门下,各路争流,激起巨波,发出怒吼。
      三峡的山――险。船缓行到了西陵峡。那山峻峭兀立,拔地而起,这里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魄。三峡的山真是险峻磅礴,身处其间,霎时觉得自己渺小异常,有一种“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感觉。船行在江面上,抬头仰望,只见一线天光,几口悬棺挂于半空中,那古老的传说,更给三峡添了几分神秘……
      三峡的山――秀。船继续向前,行驶到巫峡,真是名不虚传,千山一碧,青翠苍莽,有的如龙翻腾,有的若凤展翅,有的似青色屏障。再往前走就是神女峰了。神女峰是群山中的佼佼者,它孤峰突起,似亭亭玉立的少女,正眺望远方,那神韵真是令人倾倒。
      江水匆匆,江面上白帆点点,空中白云悠悠,比画卷生动,比仙境美丽。待红日探出头来时,我们的船已过万重山,江川号子雄浑的音符和着惊涛拍岸,化成山之魂,水之魄,山衬托水,水依托山,向人间显现它们的妩媚和壮观。
      感谢你,三峡,是你,让我领略到祖国山河的雄姿;感谢你,三峡,是你,让我陶醉在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
      船还在向前行驶,但我的心却留在了三峡。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凸显了三峡与众不同的特色:山的险与秀、水的急与柔。作者以游踪为线,移步换景,使得三峡的山水特色尽显风流。作者运用拟人、引用、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展现了“我”对三峡风光的无比热爱之情。本文文笔优美,用词准确,更增感染力,让人读后如身临其境!
      
      【佳作展示三】
      走进敦煌
      赵雨薇
      
      落日熔金,残阳如血,夕阳将整个天地镀上了一层金黄,茫茫的戈壁更显出造物者的鬼斧神工。面对苍茫天地,它如雕像般傲然挺立,这便是我梦中的敦煌。
      走进敦煌,走进这座屹立千年的艺术殿堂,让人不由得为之震撼,正如余秋雨所说“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禽鸟歌舞,草木枯荣,整个天地间,仿佛是横跨千年的艺术游行,每一部典籍都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每一座雕像都有脉搏和呼吸。典籍、雕像与游人之间营造着一种传统与现代、熟悉与疏远相交织的雅俗共赏的韵致,让人有一种将内心深处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淋漓尽致地释放的冲动,而敦煌那弥漫千年的愁悒也如石子般在我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仿佛一股撩人的思绪在脑海萦绕,灵魂也长出触手来了……
      站在这里,总有一种情思传递于我,冥冥之中跨越了千载的时光,与我的心灵默默相碰。
      精美无比的古代艺术,风流荣耀的中华旧梦,长风吹云的历史画面,梦痕依稀的岁月淘洗,千年时光荫庇下的锦绣华章。在这遥远的大漠里埋藏了千年,直到1900年,被一个浅薄无知的道士卖了出去。于是,以斯坦因为首的各国探险家蜂拥而至,把这些无价之宝洗劫一空。面对敦煌,除了对千年累聚的美无比赞叹,对那透纸而出的神韵无比向往外,还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面对那惨白的墙壁和满地的碎瓷片,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一个无知的道士,担不起那文化重负。敦煌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而敦煌本身,也因为浩劫而具有一种神圣、凝重的悲剧美。敦煌的命运令世界震惊,敦煌的创痛令国人心碎。一段浅薄无知的历史,一个凄惨悲凉的时代,麻木的国人,腐朽的朝廷,构成一幅长长的悲情画卷。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敦煌无量的价值,赤子的血脉凝聚了敦煌永恒的情感,千年的沉默养成了敦煌朴实的个性,岁月的变迁升华了敦煌泣血的语言。
      叩问长城时,可听见战马长嘶;叩问敦煌时,只有彩塑、陶罐的哭泣声,艺术的本身仿佛受尽了历史的嘲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脐带,它维系了千年的敦煌的血脉,面对那残缺的敦煌文化,是喜还是悲?扼腕长叹之余,是否多想点什么?不要因为我们的懦弱,误解了它良苦的期待;也不要因为我们的无知,歪曲了它深厚的启迪。敦煌的极致绝不是如孟姜女哭长城一般的悲苦,也不是无休止的怨恨。拭去历史的灰尘,你会发现一条流淌千年、维系千年的艺术血脉,仍在静静流淌……
      面对敦煌,我静静谛听,仿佛有古人的声音在我灵魂深处响起……
      点评
      能把一篇访古探幽之作写得如此大气磅礴,华丽典雅,除了显示出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厚,还可见其对历史、对艺术的深入思考。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最具特色的是语言,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处处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上,而且一以贯之以华丽、宏大、开阔的风格,极富个性,使读者不知不觉受其感染,为其飞扬的文采所折服。本文的行文线索明晰,内容多而不乱。作者借“走进敦煌”“站在这里”“面对敦煌”这几个方位词组,令自己思接千载、神游万里的思绪放得开,收得拢,所见所感一目了然,读者也能借此清楚地把握住文章的行文节奏和脉搏。

    相关热词搜索: 行囊 背起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