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巧妙引导,化难为易|如何巧妙地引导别人行为

    时间:2019-01-20 03:26: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第一次任教六年级数学,面对陌生的教材,我欣喜、激动但却不是底气十足。备课时我总是先充分地研究教材,仔细阅读教师用书上的每一句话,然后选择合理巧妙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安排课堂练习。课后还经常和年级组的老师们一起交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虚心学习,调整教学策略。我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让学生不再感觉高年级数学难学、枯燥、乏味,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轻松。可是在教学分数除法单元时,由于一道题目的错误率居高不下让我非常困惑。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是第十一册教材第四单元练习十一的第14题,题目是这样的:一辆小汽车行千米用汽油升,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学生总是将÷和÷这两道算式相互混淆,辨别不清,两个问题同时出错。
      我又翻开教师教学用书,仔细研读,按照书上的指导继续尝试帮助学生理解。要求“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时,要把升汽油按行驶的路程进行平均分;求“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时,要把千米按用去的汽油升数进行平均分。可是不论我讲解得有多费力,多数学生仍是一脸漠然,不知所措。后来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学生依然找不到思维的突破口,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后来我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了一招叫“前后交叉”法,即将问题中“多少”后面的量当成总数(被除数),将“每”或“一”后面的量当作份数(除数),前后两个量交叉相除。例如要求“行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时,用(升)÷(千米);要求“1升汽油可行多少千米”时用(千米)÷(升)。经过尝试发现,这样引导学生区分,尽管学生能够应对题型的变化,正确率也很高,可是学生却不明白缘由,难以理解,方法过于机械化和程式化,没有生机与活力。
      面对这样的学习状况,我总是觉得应该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引导方法,于是开始了第三次尝试。先将条件与问题进行有序整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概括出一种“归一法”的解题策略。
      问题(1):千米升1千米?升
      要将千米变成1千米,要乘多少?(×=1)
      那么相应的升数该怎样变化?(也应该乘,×=升)
      问题(2):升千米 1升?千米
      要将升变成1升,要乘多少?(×=1)
      那么相应的千米数该怎样变化?(也应该乘,×=千米)
      实践证明,用这种新颖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很容易理解,接纳认同度高,连班上的暂时后进生也能清晰地表述出思维的过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同样的问题,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引导方法的不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也大相径庭。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巧妙地引导学生,把繁难的问题变得简单而容易理解,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
      在我看来,巧妙的引导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将无法替代这一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引导方法最终要通过学生个体的认同、消化才能发生作用。如何帮助学生辨别像这样两个相似问题的思维过程呢?第一种引导方法过分地依赖教材文本,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第二种引导方法则过于机械和呆板,套用解题模式,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类比迁移的能力。而第三种方法是基于学生对数据的变化比较敏感的这一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不难看出,用这种“归一法”解题可以化逆为顺,变除为乘,由难到易,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因此,当学生思维受阻需要教师引导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背景出发,引发学生与教师的引导方法产生共鸣,激起思维的涟漪,让学生学得轻松,让课堂变得有效。
      其次,引导的方式应致力于学生的感悟。记得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发现和感悟的过程。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在于让学生听清楚、记牢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悟明白。前两种引导方法教师更多地关注解题策略本身,试图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向学生灌输标准的解题方法,但是却忽略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和感悟。这样就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建构不完善,教学效果不理想。而第三种引导方法,致力于为学生创设感悟的平台,通过板书将数学信息有机整理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交流,这样学生理解就深刻,建构就牢固。因此,当学生思维产生混淆时,教师不能将目标定位在标准的答案上,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数学,真正促进数学思考。
      总之,教学引导不在于教师将问题阐述得多么深刻多么准确,而在于是否能够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蹲下身子,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问题,基于学生的经验选择引导点拨的策略,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辨清是非,顺利地越过认知的障碍。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始终保持这份进取的精神和研究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将变得轻松而愉快,我们的课堂将变得灵动而有效。

    相关热词搜索: 巧妙 引导 难为易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