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_市场经济对资产负债观应用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8-12-23 12:45: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经济环境下资产负债观在会计实务中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会计理念的转变。资产负债观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能够更好体现。本文对资产负债观在资本市场的应用、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会计全面树立资产负债观,促进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经济 资产负债观 资本市场 投资者
      
      一、引言
      
      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国际会计的主流观点。以美国为例,在替代收入费用观的过程中,资产负债观在美国经历了一系列渐进式发展,从1974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研发成本的会计处理》标志着FASB开始认为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直到2004年FASB明确表示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坚持资产负债观,标志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开始全面树立资产负债观。从资产负债观在美国30年的应用实践看,资产负债观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除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受限于会计环境的变化。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许多学者都认同当前环境下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观,并且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如资产负债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张踩峰,2008;盖丽玮,2008),其中张踩峰(2008)通过净盈余理论证明了资产负债观采用的全面收益观及以现计价将更好传递有关公司质量优劣的信号,盖丽玮(2008)认为资产负债观通过减少利润核算的主观性,降低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产负债观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付永青(2008)提到只有在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才表明企业价值增加了,股东财富有所增长,其突破了传统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提高决策水平,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孙文刚(2005)认为资产负债观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收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收益等行为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以上观点都对资产负债观进行了论述,但这些有利因素都产生于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中,就是市场经济,如果不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那么这些优势会转变为劣势,阻碍会计准则的推进,不利于稳定经济秩序。如许多研究文献所述,我国树立资产负债观适应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李勇。2005;谢德明,2007),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备了应用资产负债观的市场条件。这就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今天,为什么各国要相继树立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
      虽然现有研究成果都阐述了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但目前只有较少的研究文献提及市场经济对资产负债观应用的影响。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市场经济对资产负债观应用的影响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在应用资产负债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进我国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观的顺利进行。
      
      二、资产负债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需求 委托代理理论由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主要指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受托者)与企业所有者(委托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所有者希望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因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主要是形容企业主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主集中着企业的全部所有权。但市场经济中随着企业主不再集中全部所有权,将部分股权投入资本市场以获取更多经营资金,公司的投资者(股东)与管理者也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相互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企业的股权分散程度加大,中小股东数量大但没有对企业的控制权难以获得企业的财务信息,而管理者的信息来自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能够全面掌握企业信息。管理者可以随时以牺牲投资者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使资本市场畸形发展。如中国人寿在2007年上市发行市盈率达到92.6倍,其发行市盈率明显过高,偏离了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长期以来当股价回落到实际值会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这一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大量存在。投资者需要通过财务报告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过程,资本市场就急切需要既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要求,又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资产负债观来实现。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既包括传统的会计收益,又包括部分经济收益,即全面收益观。全面收益不仅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反映企业的资产、资本保全增值情况,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对企业全面监督。这样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保护了企业的利益,在双方互动下使资本市场能健康发展。
      
      (二)以市场价值计量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促使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尤其是市场体系中资本市场作为自由竞争的组成部分,频繁的交易行为加剧了价格上下波动,使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与初始账面价值产生差异,历史成本难以反映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如近年来房价的起伏促使投资性房地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市场价值反映在会计计量中。资产负债观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以现行市价进行后续计量,期末净资产和净利润更准确体现企业的实际价值,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优质企业和朝阳行业的科研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使其健康持续的发展。这样资本市场才真正成为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场所,充分发挥社会资源配置功能。
      
      三、资产负债观应用的基础
      
      (一)投资者为会计信息第一使用者 长期以来,会计目标处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争论中,决策有用观要求会计信息面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有用的决策,会计信息使用者既包括企业的现有投资者,也包括潜在投资者。而受托责任观要求确认的理论基础是交易观,刘永泽(2009)认为会计信息应该面向委托者,反映企业管理者过去的经营成果,其委托者仅是企业当前的所有者。相比之下,决策有用观的会计信息侧重于企业外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是反映委托者与受托者关系的枢纽,局限于企业内部。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制度普遍采用公司制,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股东分散,因而投资者更需要全面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以作出投资决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完成融资行为,频繁的投资活动使参与企业筹资活动的投资者越多越多,这更要求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为主要目标,决策有用观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目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下投资者对于企业的关注表现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使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要面向广大投资者、面向外部信息使用者。相比收入费用观,以受托责任观作为会计目标,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将企业的会计信息局限于内部(管理者)的使用,忽视外部投资者。资产负债观以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侧重于反映职能,强调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要求财务报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信息偏向企业外部,帮助广大投资者作出经济决策,而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突出了投资者对会计 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的参与性与突出地位符合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目标。
      
      (二)资本市场为会计计量提供依据 资产负债观下,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计量以公允价值为主。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中公允价值取得的来源之一就是资本市场,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都会涉及企业的资本在资本市场上投入情况以及股本的市场价值,资本市场的市价就是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之一。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发挥着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功能,占据着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企业在市场进行的各项交易能够准确反映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反之,在缺乏公允性的交易环境中存在大量失真交易。因而,公开活跃的资本市场为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计量属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提高资产负债观的可行性,为完善资产负债观在资本市场上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能更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赚取利润,各种生产要素都变成了企业赚取利润的手段,即所谓“资本”。企业为了不断地赚取利润就必须进行资本扩张,而资本市场为资本扩张提供了场所,其中投资者的参与是保证资本扩张成功与否的关键,投资者在参与过程中又将决策的关键集中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中。会计准则规范着这―循环能够持久有序发展,所以必须要将市场的情况反映在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中。那么企业、资本市场、投资者都是会计理念应当纳入的范围。资产负债观符合这一标准,它采用决策有用观其目标在于向投资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企业的财务报告引入资本市场的公允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资产负债观的真实性更能得到保障。当然市场经济的另两个要素――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也推进着资产负债观的应用。市场经济中一切产品都通过市场渠道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分配,存在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的生产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营销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人们在市场中自由买卖、自愿交易,因此能够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价值,促使了资产负债观中公允价值的产生。但当市场经济不能有序发展,它就会阻碍资产负债观的应用。这也是为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能够在2004年开始全面树立资产负债观,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2008年才部分树立资产负债观的原因。
      
      四、资产负债观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没有以满足投资者需求为目的 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报告目标还没有明确规定投资者是会计信息首要使用者。一方面,因为我国上市公司还是以国有控股的企业为主,国家持有大量股份,其他投资者如中小投资者持股数量少且专业财务分析能力不强,行使股东权利的意识不强,或者根本无法行使股东权利,所以中小投资者在我国仍未受到足够关注,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地位尚未突出。另一方面,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是政府,政府以自身角度看待会计政策和方法带来的影响,即侧重于控制假账以保证企业顺利履行纳税义务,如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差异,将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不是税法的要求,而是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区分的目的在于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且避免重复纳税。因而制定的准则不能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以完全满足投资者需求。以上两个方面都会使投资者因缺乏所需信息导致损失,使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信心动摇或丧失,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的缺陷降低了公允价值可靠性 资产负债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映资产、负债的现行市价,其计量属性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资本市场是获取公允价值的主要来源。然而,如果资本市场本身具有较大缺陷。那么资本市场就会阻碍资产负债观的应用,如公允价值缺乏公允性会增大企业盈余操纵的机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存在很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阻碍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全面应用。(1)我国资本市场法规相对滞后。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同年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执行证券市场监管职能,1998年合并为中国证监会。1993年证券市场出台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个法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同年还出台了《公司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199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由此可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市场规范同步,边发展边规范的模式使市场法规空白较多,如果发生问题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风波,起因是万国证券持仓过重导致巨额亏损。然而面对这种大规模的违规行为,因为当时缺乏相应的证券法规。虽然在此之后出台了《证券法》,但这些事件使市场混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目前规范资本市场的法规仍不够完善,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缺乏对市场的预见性,其市场价值难以稳定,企业的财务数据波动较大,影响了外界对企业业绩的评价,造成在资本市场上出现投机大于投资。(2)信息不对称严重。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有三种情况: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与政府监管机构信息不对称;投资机构与中小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股市价格与公司实质表现高度不相关。以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例,从1994年的10.67到1999年的38.56,比1994年增长261.39%,再到2007年的72.11,比1999年增长87.01%,如此大幅增长市盈率证明上市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净利润,脱离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事实证明,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导致市价的偏离、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降低、资本市场恶意炒作,使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起大落,甚至丧失社会资源配置功能。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股市的发展变化就再次凸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2007年至2008年年初股市保持大幅上涨,当时证券交易所成为国民竞相进入的地方,2007年末市价总值比2006年上涨2.77倍,但在2009年大幅下跌。由此可知,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妨碍了资产负债观的应用应引起深思和重视。
      
      (三)房地产市场滞后局限公允价值应用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务院宣布停止住房的实物分配,标志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阶段,房地产由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分配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化。过去的分配制下房地产的价格取决于政府,因而其变化不大,但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机制建立,房地产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特别是这十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需求规模扩大,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完善,供应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土地资源有限,导致近年来房价不断攀高,房租也随之不断上升,如果企业中的这部分投资性房地产继续按照历史成本法计量必然脱离企业的实际价值。准则中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有利于反映企业持有的该部分房地产的现行市价。但与国际准则中房地产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同,我 国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是有条件的,不满足条件的都采用成本法。这一特殊性正如前所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期短,缺乏估价方法的相关规范,如不限制公允价值模式,那么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它调节企业利润。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法律规范也存在滞后性,市场运行规则模糊不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不明确以及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手段尚未完善。因而,房地产市场体系存在较大漏洞。需要加快相关法规的建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市场体系。
      
      五、资产负债观在我国应用的策略
      
      (一)民间组织参与制定会计准则 投资者难以成为我国会计信息的第一使用者,部分原因是由会计准则制订权限导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订者是财政部,其从政府职能出发主要以防止假账、规范市场秩序为制订目标,弱化了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的效用。会计职业界作为会计准则的执行者,虽然熟悉投资者的需求,但对准则制订的影响力太弱。会计职业界具备了专业性,因而应当授予民间组织参与制订会计准则的权利。这样会计息才能代表最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反映投资者的需求。
      
      (二)提高资产负债观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 我国的经济环境具有特殊性,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较短,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这些特殊性使得在引入资产负债观,期望发挥其优越性的同时,要根据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改进会计准则。同时虽然市场经济下资产负债观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它也同样存在弊端,因而我国在应用资产负债观时应该充分权衡市场经济对资产负债观应用影响的两面性,结合本国实际情况,逐步实现资产负债观的全面树立。
      
      (三)经济政策与会计准则同步改进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收入费用观,大部分经济政策也以净利润或收入作为判断标准,而净资产的引入较少。会计准则树立资产负债观的同时,其他经济政策也应当改进,以保持与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否则,即使会计准则强调资产负债观,而其他经济政策仍然停留在收入费用观时期,就会降低会计准则的约束性。资产负债观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能使市场经济不断规范和完善,同时一个不断规范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又为全面实现资产负债观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资产负债观能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证。那么在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我国的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真实、透明、公平、公正的成熟时期,进一步促使资本市场更具有朝气与活力,真正成为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场所,同时企业也会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资产负债 市场经济 影响 分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