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界河.哨所.戍边人】 边防哨所一般有多少人

    时间:2019-05-24 03:27: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遥远的祖国西北边境,连绵的沙丘中镶嵌着一颗碧玉似的白沙湖。湖的周边,白桦树、野荷花、青青的绿草,让人好似置身江南。   可这不是江南,这里是干旱的戈壁荒漠腹地,这里是风灾、雪灾、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这里是边境一线的重地。驻守在这里的,是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这里的几代军垦人,像那白沙湖,点缀着祖国的边境,守望着祖国的家园,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着可贵的兵团精神!
      桑德克民兵哨所,就像边境一八五团的一盏明灯,又似沙丘上眼睛一样的爬地松,矗立在界河旁、边境上。哨所的主人一八五团民兵马军武,23年与哨所相伴,忠诚守卫祖国的边关,书写着一曲感天动地的兵团人的赞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边境线上,驻扎着一批永不换防的兵团人。
      沿着一条蜿蜒的阿拉克别克界河,美丽的团场新城、抵边分布的新型连队、纵横交错的良田、忙碌的军垦人和界河边的民兵哨所、抗洪纪念碑,似一幅油画描绘在祖国的边境线。
      半个世纪前,这里曾是荒凉的戈壁大漠。
      一群兵团人来到这里。他们与恶劣的自然搏击,把荒漠变良田;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戈壁建新城;他们守护祖国的边境线,创造了代代相传的兵团精神。
      这里的职工群众广为流传着一段民谣: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
      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这是兵团人长期工作生活在边境一线的真实写照。
      50年戍守边关,50年无私奉献,50年艰苦创业。中哈边境线上,兵团农十师几代军垦人默默无闻地书写着卫国守土的壮美诗篇,成为祖国西北边防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
      有人总结四言:
      割不断的国土情,攻不破的边防城;
      难不倒的兵团人,摧不跨的军垦魂。
      短短四句话,听似简单,却是农十师几代军垦人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忠诚实践。
      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一个人物,将会闪耀着一个群体的光芒。
      金秋北京,来自祖国西北边境农十师一八五团桑德克民兵哨所的马军武站在了流光溢彩的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一个普通的兵团职工能够来到国家的最高领奖台上,这是多么的光荣!一个常年守护着祖国边境线的民兵,能够成为全国的道德模范,这是多么令人自豪!5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人物,全兵团独此一人,马军武代表着新疆兵团这个特殊的群体。2011年9月20日,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将金灿灿的奖牌颁发给马军武时,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兵团人。
      兵团260多万人。
      马军武为什么能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他的身上有怎样的故事?他的事迹怎么会让无数人所感动?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探寻并追溯一个军垦人生活工作的环境和他走过的路……
      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边境处在特殊的时期。
      1962年,西北边境一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伊塔事件”。在敌对势力煽动下,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大批边民外逃,边境形势异常紧张。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紧急命令,兵团农十师临危受命,火速组建民兵值班连,赶赴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往西北78公里处的边境一线,布防护边,执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任务。从此,在祖国的西北边境上驻扎了一支生产建设兵团的特殊部队:农十师一八五团。
      一八五团离边境线很近,却离内地很远。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往西北走,到农十师师部北屯720公里;从师部北屯再往西北边境出发,到一八五团团部256公里;而离一八五团团部最远的边境一线连队还要走35公里。
      兵团的边境团场大都因政治使命而建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团场自成立之初起,就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
      创业伊始,兵团人掘地为穴,住地窝子,那就是他们的新房;铺草为席,以地为家,那就是他们的婚床;在不通道路,没有生产工具的条件下,靠野菜充饥,用最原始的方式逐步建起了一排排连队营房,修成了一条条简易公路,开出了一片片条田耕地。为了确保国土的安全与稳定,一八五团一开始就把团部、医院、学校建在边境线旁,把地种到界河边上,连队在边防哨所前,条田在边防公路前。
      老一代军垦人驻守祖国的边境,给这片边远荒凉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祖国的召唤,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把自己和后代的命运与国家的边防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马军武的名字,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他的父亲是山东转业军人,作为第一代军垦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军人一样的威武,守护祖国的边防。
      生长在边境线上,马军武了解最多的是父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守土护边的那种精神。
      那种精神的熏陶,形成了他人生的坐标。
      长大以后,他延续了父辈们的路。留在了一八五团,留在了边境线上。
      在这里,农十师军垦人一守就是三代人,而且将永远守护下去。许多老军垦已经长眠在他们为之守护和奋斗一生的热土;桑德克哨所,军垦二代马军武一守已是23年。
      二
      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多少年来,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件印证了兵团人的忠诚。
      马军武的故事,要从1988年说起。
      那年初春,一八五团仍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团部、连队、农田、戈壁、远处的群山,在经历了一冬的严寒后,一片宁静祥和。
      职工群众已经开始备耕、除雪,满怀着春天的喜悦。
      抗洪的准备也有条不紊。1987年冬天至1988年初春,一八五团遭遇特大暴雪。抗洪已成必然,这是惯例。而这一年的抗洪准备比往年更加充分。
      人们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气温会升高得这么快、这么猛烈。这一年注定要载入史册。
      1988年4月23日,随着气温的骤然升高,山上积雪大量融化,加上一天一夜的雨水,特大洪水滚滚而下。当时的界河护岸是简易土质堤坝,再加上对方地势高于我国领土,而且植被茂盛,肆虐的洪水一浪高过一浪,猛烈地冲刷着界河我方堤岸。
      民兵紧急报告!
      团场立即发出命令!
      干部职工紧张投入抗洪第一线!
      边境线上,一场前所未有的灾害考验着兵团人。
      一八五团境内的阿拉克别克河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界河。它的潮涨潮落,直接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按照国际法惯例,如果界河改道,包括一八五团机关、学校、医院等在内的55.5平方公里争议区,将自然划归邻国所有。在一八五团人心中,这条河流与国土一样重要,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洪水持续加大!
      洪水漫过界河护堤!
      洪水犹如脱缰野马,冲垮了阿拉克别克界河处的桑德克龙口,冲出河床,淹没良田,冲坏道路,向我方境内喀拉苏自然沟直奔而来。
      十万火急!
      关系重大!
      抗洪的同时,一八五团已经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
      紧急关头,中央、自治区、兵团、农十师下达了一道道命令、调集各方面力量迅速增援一八五团,十师领导亲自赶到一线指挥抗洪工作。
      面对洪水,一八五团全团出动。一时间,干部职工群众、男女老少和增援的人员在中哈界河展开了与特大洪灾的殊死搏斗。阴云密布下,面对滔滔洪水,人流在快速地运转,车辆在紧张地运行,男职工紧张忙碌在抗洪前线,组成人墙跳进激流中,用血肉之躯疏堵洪峰;妇女儿童也加入了运送物资的队伍……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不惜生命守住国土!
      堤坝在加高,缺口在缩小, 物资源源不断,人们超负荷运转,指挥部和全体抗洪人员动用各种手段围堵洪水。
      16个日日夜夜,整整16个日日夜夜的奋力拼搏,抗洪守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兵团人没有让一寸国土流失。
      而正是这种坚守,在后来的中哈两国勘界中,一八五团驻守的原中苏55.5平方公里争议区,正式划归中国版图。
      被驯服的洪水又乖乖地沿着界河奔流而去。
      没有生活工作在边境一线的人,很难体会国土的分量,很难体会那种压力和责任,很难体会与各种灾害抗击的磅礴气势,很难体会干部职工群众那种特有的精神!在特殊的地区,一群特殊的兵团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争的豪迈,是兵团人戍守边关最壮美的画卷!
      惊心动魄的抗洪,成为一八五团历史最深刻的记录。
      抗洪守土后,历史的大背景也推出一个人物的出现。如果没有这段历史,这个人也可能注定平凡,也可能像许许多多兵团人一样,永远不为人所知。
      那一年8月,在抗洪守土的桑德克龙口处,一八五团决定设立一个民兵哨所。任务就是守水、护边、护林。
      在远离团部的地方,安排一个人值勤工作,那份艰难无法想象。更何况,需要长期驻守。
      挑选的人素质要高、品质要好、责任心要强,边境线上无小事,必须忠诚可靠!这还真有些难度。
      选谁去呢?
      经过挑选,组织上准备安排马军武到这个哨所工作。当领导找他谈话时,他二话没说,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这让领导十分欣慰。第二天,他就收拾行李、带上工具来到偏远的中哈界河边,一个人住进了界河边桑德克龙口那简易的民兵哨所。
      正是初秋。
      界河水缓缓地流淌,桑德克龙口出奇地静谧,一座土房的哨所孤独立在界河不远处。四周,是荒凉的戈壁、丛生的杂草、连绵的沙丘、高高低低的小树。
      一个人的哨所,一个人守望的界河。
      刚到的一段时间,马军武带有几分新奇。每天,观察河水、检查河堤、巡视林木、紧固铁丝网,然后回到哨所生火做饭。刚20出头的他认真而踏实,充满年轻的向往。
      时间长了,那种孤独时常侵扰着他。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其他人可以说话。白天的忙碌让他充实,可夜晚,他做得最多的是看天上的繁星,听隐约传来的水声、鸟鸣和不知名的声音。
      有时,他时常会望望团部的方向。离哨所不远通往一营的土路上,偶尔过往的车辆,也会让他张望。有时,领导和同事的到来,让他激动不已。
      马军武也想家,想大家在一起热闹的工作、想团部人们在一起的祥和、想和同学朋友经常的聚会、想那外面繁华的世界。有时,一个人呆时间长了,他真想对着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叫,排解那份寂寞。
      面对界河,他选择了坚持。
      这是军垦二代最艰难的心路历程。当接过父辈们的重担,当面对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当了解霓虹闪烁的都市,当很多同龄人走出去闯出了自己的道路时。留下来的人,需要怎样的心境!那绝不是清道夫式的清高,绝不是走不出去的无奈,而是在仍然艰苦的环境中需要坚守的那种精神。边境需要、事业需要、祖国需要!这是第二代军垦人一种高贵的气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军武慢慢适应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还有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一向稳重的性格,让他始终对工作充满热爱。没有热爱,就不会干好工作;缺少热爱,就不会有执着和坚守。
      界河作证,边境的一草一木作证。
      三
      荒原需要有个家。
      人类生活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有爱和家庭的支撑;老军垦奉献终身,家庭带来的是永久的守护;年轻一代的坚守,家庭当然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代一代的传承,家是最大的维系。有家就能留人,有家就能稳定,有了家,再远的游子也会归来。
      1992年,是令马军武开心的一年。
      几年的独自生活工作,使他一个人越来越沉默。
      家人和朋友们看到了着急。20多岁的小伙子,正当年,需要成个家了。
      马军武何尝不想,可谁愿陪他来这个哨所生活呢?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同是军垦二代的山东姑娘张正美。张正美有着开朗的性格。心直口快、活泼大方、善良勤快、说起话来总是显得爽朗和真诚……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心意相投,缘分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第二年,边境线上的哨所,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马军武真是高兴啊!界河不再孤独,哨所不再孤独,一个人的世界,又有了一个终生的伴侣。
      马军武没有放弃哨所!
      张正美没有嫌弃遥远!
      这个选择,张正美比马军武更需要勇气和执着。因为,选择了这里,就会失去很多,就要放弃很多。
      同甘共苦,印证的是两个人的爱和家的力量。
      昔日冷清的哨所从此有了笑声,有了交流,有了夫唱妇随的生活。随着他们的儿子马翔的出生,这个家更有了生机。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一家人在平静中一年又一年地耕耘和奉献。可这平静中,又需要付出怎样的艰难和努力。
      在哨所的这些年,马军武的心底里埋藏着对妻儿深深的歉意。在桑德克的20多年里,妻子同他一起经受环境的考验,吃不上大餐美食,看不到城市的繁华,甚至连穿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也是一种奢望。他常常在外守水巡边,家里的事务都是妻子照顾。顾家的同时,妻子还要同他一道巡堤护水、放牧巡逻……
      有一件事,让马军武终身难忘。
      一个冬季的下午,马军武照常去边境值勤巡边。
      他走以后,妻子发现2岁多的儿子发起了高烧。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有了紧急病情会非常危险。
      正是冬天,大雪封路,天寒地冻。到团部十几公里的路难以通行,孩子一旦病情加重后果就难以想象。
      张正美越想越怕。赶紧给孩子用各种办法降温。可很长时间过去了,孩子就是不退烧,反而愈加严重。
      马军武在外巡逻,回来也是天黑了;可要等到天黑再送孩子出去,寒冷的夜晚可能让大人和孩子都会陷入险境。而此时,与团部也没办法很快联系上,也分不出人去联系了。
      怎么办?怎么办?
      看着儿子脸烧得通红,看到孩子难受的样子。张正美急得团团转、急得直掉眼泪。这么偏远孤寂的地方,一旦有了这紧急情况,孩子要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
      时间不能再耽误了。张正美一咬牙,决定找出爬犁。她顾不得那么多了,要用最原始的办法,用雪爬犁拉也要尽快把孩子拉出去,送到团部去治疗。
      她尽最大努力把孩子包裹严实,拉着爬犁就赶往团部。踏着厚厚的积雪,迎着凛冽的寒风,一步步艰难地前行。
      空旷的边境、绵延不断的戈壁雪原中,一个母亲沿着一条被积雪覆盖的路缓缓移动……
      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为了家。
      那一场景,那一瞬间,是多么伟大、多么伟大!
      那种经历,那种精神,又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兵团边境职工的坚守,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和表达!
      15公里的路,用了近5个小时,终于把儿子拉到团部医院。儿子终于退烧了,她深深地松了口气。
      焦急万分的马军武在急匆匆中赶到了医院。那一刻,他抑制不住地满含着眼泪和歉意。
      妻子没有抱怨。她对丈夫的理解,永远是那么真挚。
      这些年,虽然经历了很多,他们总是很淡然、很豁达、很乐观。没有这种精神,又怎么能长久地坚守。
      一位领导听到马军武和妻子20多年守土护边的故事后激动不已,专门做诗一首:
      一个哨所夫妻站,一段边关两人看;
      一份责任记在心,一个佳话留世间。
      四
      哨所很偏远。
      兵团人却有着丰富的生活和工作。
      多年了,升国旗是马军武他们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管风云变幻,无论风霜雨雪。国旗是他们心中的守望,也是哨所最神圣的象征。
      每天与界河、哨所、国旗相伴,他们的心灵深处是那么安静祥和。苦乐年华,精神富足;乐观向上,充实快乐;从不为困难所惧,永远有国土的情怀。
      马军武和妻子不仅护边、巡边,还要生产、劳动。
      巡护界河、防止人畜越界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每天查看边境的状况,他们把一草一木、一坑一石都摸得一清二楚。
      平常的工作很平淡,实际上却重如泰山。
      每年春雪消融时,是他们工作最紧张繁忙的时候。历史性大洪水的记忆,让他们,也让很多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很多人疑问,哨所前的这条阿拉克别克界河,六月下旬以后,河水浅得连脚面都淹不过,尤其是枯水期,水流细得跟自来水差不多,怎么会发生大洪水?
      可人们并不知道,这里每到四月份天气回暖,河流上游的阿尔泰山冰雪迅速消融时,混浊的洪水夹杂着泥沙在河道里不断地奔涌,使他们每天都紧绷着一根弦。每逢这个时候,马军武就排上值班表,和妻子白天黑夜地轮流巡视界河汛情。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们拿着手电筒,每隔半个小时查看一次界河水位。那几个月,他们要瘦好几斤。20多年了,龙口出现险情,都因为及早报告而化险为夷。
      面对艰苦的工作,他们付出的,是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惊心动魄。
      边境线多是羊肠小道。多雨季节总是泥泞不堪、又湿又滑,一不留神便会跌个跟头。巡河时,马军武的脸上常常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更危险的一次,让他一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那天,马军武像往常一样,乘着自己用轮胎做成的简易皮筏打捞河边的枯枝、杂物,没料想一个浪头打来,皮筏一歪,整个人掉进了急流中。危急关头,他急忙去抓皮筏,可风大水急,皮筏子没抓住,人却被水冲向旋涡。生的欲望,让他拼尽全力,靠着良好的水性,顶着浪头拼命向岸边游,趁着一个浪头的推力,使他有机会靠向了岸边。手一能够抓住一点点树枝,他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借机死死抱住了一棵树。那时,他浑身湿透,体力的透支和紧张的搏击,让他精疲力竭。
      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懂得了生命的重要,工作的意义。
      2001年,国家专门下拨资金对阿拉克别克界河实施了两期防洪工程,土质河堤成为坚如磐石的混凝土护岸。看着那结实的界河堤坝,他和妻子有说不出的高兴。
      担子轻了一些,但他们一点也不敢松懈。观察边境情况、观测汛情、维护河堤、防止人畜越界、看护树木、值班登记,丝毫不含糊。
      在巡边护边的同时,马军武也担负着桑德克地段内2900多亩农田的配水工作。配水的工作也不是小事。测报水情、防堤护渠、收缴水费等,经常是东奔西跑。农业用水高峰期,他早上5点多钟就要赶到地里调配灌溉用水。由于片区内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年月已久,经常出现阻塞,漏水现象也时有发生,这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常常是清理好上游闸门的杂草,又清理下游闸门,等到用水职工安全接上水,他已累得气喘吁吁。
      多少年来,由于工作的性质和岗位的特殊性,他没有节假日,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岗位,哪怕在深夜两三点,只要职工来个电话,他也会以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处理用水问题。职工在夜里浇水不便,经常跑水,再要遇有毛渠垮口,不管多晚、多累,他都及时赶过去关闭水闸,避免水的浪费。
      多少个日夜,无怨无悔,多少个寒暑,辛勤耕耘,兵团人,演绎的是一首悠扬的歌,一首对生命最美的赞歌!
      五
      23年,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对夫妻的坚守。
      23年,从青春年少,到中年沧桑。
      年轮飞转中,记录的是兵团人对祖国的忠诚。
      其实,一代一代的军垦人,都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坚守和发展。
      马军武也是如此。
      23年,工作的紧张和劳累,还是小事;环境的恶劣却让常人难以想象。
      一八五团驻守的边境线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据蚊虫专家测算,这里学名叫蠓的小咬最多时每立方米空间达到1700多只,可咬死天上的乌鸦,地上的家禽。原苏联的边防军队无法忍受蚊虫叮咬,被迫后撤80多公里。因为蚊虫的缘故,常年生活在这里的兵团人夏季劳作时,即使在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中,也不得不戴上喷洒有柴油,甚至泥巴糊成的防蚊衣帽;也是因为蚊虫的缘故,在这边境一线的军垦女职工,把穿裙子当成是一种梦想,一个奢望,想穿,却不敢穿。
      桑德克哨所距离阿拉克别克界河只有十几米远,进入六七月份,那里的蚊蠓铺天盖地,毒性又大,简直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马军武和妻子在外配水、巡边,即使用纱巾把头包住,小咬也能沿着空隙钻进衣服里、头发里、耳朵里,甚至是眼睛鼻孔里,回到家里把纱巾一抖,地上就会看到一层小咬,让人苦不堪言。
      还有冬季的磨练。
      一八五团是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境内的第一道关隘,极端气温可达到零下50摄氏度。团场与外界联系全靠一条通往哈巴河县城的边防公路,职工群众每年要被长达6个月的冬季围困在冰雪中。桑德克边境区的冬季更是这样,有时,大雪一夜之间可以下到半米深,几场雪下来就有齐腰深。就是在这样的严寒天气里,马军武也要出去巡逻。扛着铁锹,带着干粮,平常一个小时的路段要走近三个小时。饿了就啃几口馒头,渴了就吃几口雪。回到家里,眉毛、头发都冻成一坨儿,累得感到身子都快要散架了。
      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巡边守水,护林防火。没有命令,没有督促,一切都因使命,一切都为了边关的一方安宁,坚持,坚持,再坚持……
      这些年来,马军武夫妻俩风雨无阻地巡视在边防线上。有人作了一个计算,20多年来,他们走了29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7圈的长度,共磨破400多双胶鞋,挂坏了40多套军便服和迷彩服,记录了整整21本边情值班记事本。凭着这个韧劲,马军武和妻子驻守的桑德克龙口从来未发生一起违反边防政策事件和涉外事件,及时报告并排除险情近百次。
      壮哉,兵团人!
      伟哉,兵团人!
      兵团人最大的财富,是创造了兵团精神。
      桑德克哨所和马军武声名远扬,正是发扬和传承了兵团精神。
      2003年,桑德克民兵哨所、32号界碑、抗洪守土纪念碑被列入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内容。作为桑德克地段的护边员,马军武和爱人又兼起了解说员。自治区、兵团内外参观团来了一批又一批,他就将一八五团人屯垦戍边的事迹讲了一遍又一遍。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因为真实,使大家感动不已。
      很多人说:“我们的职工群众能守在这里,就是一种奉献、一种伟大。兵团之所以成为一个奇迹,是因为有一群平凡、朴实、默默奉献的儿女。”
      2006年,在团里的支持下,桑德克哨所盖起了一幢新哨所,建起了院子,种上了花草,安装了电灯、电话,接收上了电视。马军武和家人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有的生活、工作依旧执着和继续。
      桑德克哨所、界河、戍边人,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大家去看一看,去了解这里的历史,看看现在的变化,就一定会为兵团精神所震撼,为兵团农十师儿女所感动!
      这些年,他们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马军武曾经先后获得过“农十师优秀民兵”、“农十师骄傲”年度人物、“兵团道德模范”、“兵团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岁月如歌、生活如诗。半个世纪的征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屯垦戍边的忠诚和业绩,已经凝成一群老兵和他们的后代立体的雕像。
      栏目责编:建新

    相关热词搜索: 界河 戍边 哨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