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例谈数学情境设计中的不当现象_心理学现象有哪些

    时间:2019-05-20 03:29: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走进课堂,教师可以欣喜地发现由于情境的介入,数学课堂鲜活了许多,学生的热情高涨了许多。但在具体的情境设计中,教师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当”的现象,它们带来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有误。
      一、 文本解读有误
      【片段一】“倒数的认识”教学情境
      课始,教师以“回文诗”导入。
      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老师先来一句——春眠不觉晓。
      生:处处闻啼鸟!
      师:真厉害!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学生没有反应)
      师:不行了吧?看答案——居然天上客。
      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
      生:寺隐云游僧。
      师:人中柳如是。
      生:是如柳中人。
      师:你们真聪明,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也有!
      本片段中,教师以对诗的形式来引出“倒诗”,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情境中思考答案,慢慢发现规律,在感受古诗韵律美的过程中兴致极高。这样的情境创设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也会使他们感到轻松、有趣。值得反思的是情境的创设价值仅仅如此吗?笔者觉得情境的创设还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让学生在数学的思考上有所启发,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有所帮助。在本案例中,细看教材,不难发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是“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乘积为1”“两个”等是把握倒数概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认识理解中的难点。而从上述情境可以发现回文诗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看似关联,实际不然。回文诗的“倒”与倒数的“倒”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教师只在诗的顺读与倒读上下工夫,而忽略“倒数”的本质意义,这样的情境是缺乏价值的,甚至对学生有误导之嫌。
      二、 素材来源不实
      【片段二】“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情境
      教师借助课件演示,一辆汽车由于碰撞导致“挡风玻璃”破碎的生活场景。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
      师:同学们,“挡风玻璃”碎掉了,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需要重新换一块玻璃。
      师:那么,换玻璃时,需要知道什么?(因该课所在的单元为“图形的面积”,不少学生已然洞悉了教师设问的意图,纷纷回答需要知道这块玻璃的面积)
      师:对!再看看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
      生:梯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挡风玻璃”破碎需要重装,这是常见的生活现象,因此这个情境“着眼生活现象、引发探究主题”的资源意识是显见的。但细细回味,这个情境“有悖常理”!首先生活中,“配一块玻璃”知道面积有用吗?实际上在配玻璃时,只需要知道形状与长短尺寸。其次,“汽车玻璃”的特殊性,决定了现实生活的“汽车玻璃”往往是现成的,只需按型号置换即可。关注生活,却又违背生活,这样的情境价值几何?
      三、 学情把握不准
      【片段三】“倒数的认识”教学情境
      师:同学们,朋友相见,按照咱们中国人的礼节一般会怎样?
      生:握手。
      师:谁来和老师表演给大家看看?(老师与一生握手)
      师:大家看看,几个人才可以握手?
      生1:两个人。
      生2:不一定要两个人,我一个人也可以握手。(学生两手握在一起,并举起上下晃动)
      师: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生:同意。
      师:老师愿和咱们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你们和老师互为朋友。(板书:互为)
      师:能说说你对“互为朋友”这个词的理解吗?(学生从各个角度谈)
      师:能不能说,老师是朋友?是敌人的朋友?
      生(笑):当然不能!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不错,看来你们绝对够意思,你们这些朋友老师交定了!
      本片段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入手创设情境,紧扣“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之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也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理解倒数的意义作了铺垫。但是,这样的情境安排,学生需要吗?首先,从学生的知识背景看,“互为”一词强调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类似这种关系,学生在此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有接触,如“倍数与因数”的认识:甲数是乙数的因数,乙数是甲数的倍数,不能说成甲是因数,乙是倍数;再如“认识平行”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能说一条直线是平行线。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心理意向。其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倒数的认识”是一节六年级的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生活中,对于诸如“两个”、“互相”等这些词汇也都有接触,因此,理解起来并不难。所以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设计与安排情境,还得考虑学生的学情需要。
      四、 情感投入失真
      【片段四】“认识分数”教学情境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一位老师手提一盒月饼,走进教室。“谁能将这12块月饼分给三个小朋友,并且每位小朋友要分得同样多?如果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课后,老师就将这盒月饼送给大家解馋,好吗?”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纷纷献言献策……下课的铃声响起,学生的兴奋程度达到了最高点,一个个用眼神交流着吃到月饼的甜蜜。此时,只见这位老师慢条斯理地将一块块月饼重新放进包装盒,提着它从容地走出教室……
      情境的魅力一方面源于它所营造出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另一方面也源于情境学习中,师生所表达出的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这位教师留住了一盒月饼,却失去了身为教师的一份真诚。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数学学科的情境设计同样需要教师的真情投入!片段中的情形是个个例,不具普遍性。但在现实的课堂中虚假的成分屡见不鲜:出示课题,学生齐读,教师启发引导:“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说来说去,最后,总是教师这样的归总:“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研究这几个问题……”也见过老师如此的表扬,复习阶段一道简单的口算题:3+2=,一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5!”老师夸张地说:“真棒!你真是太聪明了!”按这样的标准,新授阶段,学生每一次正确回答岂不是“好得不能再好?”适当的表扬无可厚非,但是不是要有点真情实感?有的教师让学生“质疑问难”,却又希望能“正中下怀”,于是不少学生学会了揣摩教师的心思:这个问题不能提!这个问题可以提!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225800)

    相关热词搜索: 情境 不当 现象 数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