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安于命运_我思我行,安于命运

    时间:2019-05-20 03:23: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王开林简介    长沙市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无党无派。迄今已出版散文集(含随笔集)《站在山谷与你对话》、《落花人独立》、《灵魂在远方》、《火焰与花朵》、《穿越诗经的画廊》、《天地雄心》、《敢为天下先》、《大变局与狂书生》、《新文化与真文人》、《国士无双——北京大学的龙虎象》、《国士无双——清华大学的龙虎象》等二十三部、长篇小说《桃木匕首》一部、长篇传记《奇官罗崇敏》一部。此外,发表长篇小说《文人秀》一部。作品被收入三百余种海内外散文随笔选本。现为《文学界》执行主编。系《读者》首批签约作家。
      
       记者:您自大学期间便钟情于创作,迄今已出版作品集二十五部,请问您保持创作活力的源泉是什么?
       王开林:我是上了北大中文系之后,才猛可间爱上文学的。我主修的专业是汉语,却选修了许多文学专业的课程,加入了五四文学社,还参加了一些重要的校际文学活动。受当时的文学潮流影响,我先是写诗,然后才找准自己的步点,改写散文和小说,这一写就是若干年。我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对现实的深入和淡出、对历史的质疑和寻解。我曾因作品介入现实太深,鞭笞假恶丑太狠,而吃过官司,对此我从不后悔。我有时也会淡出现实,回归书斋,醉心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在这座富矿中翻找疑案,寻求解答,这样的工作更适合于我,也更能驰骋笔墨。毕竟我的性格太刚烈了,在一个并不宽松的环境里,长期与现实正面交锋,毫无乐趣可言,而徜徉在历史的多维时空中,面前有一大片缓冲地带,能够从容地思考,自由地想象,下笔也不会动辄触犯时忌。因此从主流来看,我的创作源于历史的皑皑雪峰,现实只是沿途奔赴的支流。
       记者:杂文原本从散文中脱胎而生,近年,许多作者以散文随笔的笔法、杂文的思想来谋篇布局,散文随笔式杂文渐为读者接受和喜爱,本刊亦将杂文种类辟作三类,非常规杂文应运而生。您的很多作品便是有着杂文风骨而辅以随笔血肉的,这种创作缘起为何?有哪些经验之谈与我们分享呢?
       王开林:杂文随笔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现实舆情的自由度有关,与作者的表达策略有关。众所周知,我们的话语环境并不允许作者畅所欲言,那么像“鲁记杂文铺”出品的匕首投枪,就很难派上用场,即使鲁迅复活,实际情形也仍是这样。那么当作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想对现实采取强势的干预和批判时,他往往只能忍一时之气,选择相对含蓄的表达,意在言外,点到为止,绵里藏针。这样一来,就无烦杂文露面,随笔足以胜任。国人历来强调“人贵直,文贵曲”,这话就是针对特殊的国情而讲的。杂文恰恰贵的是直和正,“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不为尊者避,不为贤者避,不为亲者避,难免触忌讳,撞罗网。随笔贵的是曲,曲笔当作如是观:随笔在表达观点时由远及近,思想便能游刃有余。我想,杂文的随笔化只是某些作者暂时的策略,在一个开放度、自由度更大的语境里,杂文终将王者归来,不再打七折,打五折,甚至打三折。我写“另类随笔”,也就是贵刊所说的“非常规杂文”,意在向杂文致敬,向勇于凭仗血性和理性讲真话讲实话的杂文作家致敬。
       记者:好的选题和选材,好的切入角度,是一篇杂文成功的关键。您的作品题材新颖,常具先声夺人之效,如《“十万个不为什么”》、《不及汪伦送我钱》、《做“鸡蛋”也不坏》、《英雄不是杀人狂》、《怪圈和名局》等。在文章的选题和选材上,您有哪些心得?
       王开林: 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通常都是顺向的,作家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则贵在逆向深入,想人之所未及想的主题,这不太可能;想人之所未及深想的主题,这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去想,怎么提炼自己的想法。顺着常规的思路走,你可能会走到两眼晕黑;逆着常规的思路走,却有可能走到柳暗花明。循常蹈故是杂文作者最应避开的天然陷阱。不知变通,不肯逆向思考,比什么都糟。我写《“十万个不为什么”》,思量的就是社会现实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温柔敦厚,回答“十万个为什么” 的问题时,答案总是冷冰冰的“十万个不为什么”。我认为,以不问、少问的策略去应对困局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就应该诘问,而且反复诘问,直到拿获答案为止。人类的尊严源于奇思异想之后的放量表达,这一点竟被许多人轻易忽略了。《“十万个不为什么”》在批判现实的同时,有意提醒读者:放弃脱缰的思想,舍却狂野的表达,一味屈从,做冷酷现实方格框框中的妥协派分子,这是一种有失尊严的活法。不轻信,不盲从,逆向思考,纵深开掘,该翻案的要翻案,该质疑的要质疑,该吹毛求疵的要吹毛求疵,该刨根问底的要刨根问底。一篇文章光有好标题是远远不够的,会被人讥为“标题党”,内容的优劣才是成败的关键。好文章的信息量大,语言质朴,见解独到,作者若能写出“众人意中有而笔下无”的杂文、随笔来,读者就有福了。
       记者:六年前中华书局推出了您的随笔集《大变局与狂书生》、《新文化与真文人》,今年华文出版社又推出了您的随笔集《国士无双——北京大学的龙虎象》、《国士无双——清华大学的龙虎象》,它们之间有没有紧密的关联?结合当下现实,您认为书生的“狂”和文人的“真”是否薪火传承了?
       王开林: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精神的内核是一致的。民国时期,热血书生和真性情的文人很多,他们圭角毕张,锋芒毕露,以良心为王,以良知为帅,忧国忧民,敢爱敢恨,身上有主人性而无奴隶性,崇尚精神之独立,心灵之自由,不曲学阿世,不人云亦云。除了少数几个例外,这四本书中的人物大抵都有这样的共同点,但他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国士无双——北京大学的龙虎象》和《国士无双——清华大学的龙虎象》将北大、清华这两座学府中的一部分扛鼎人物擢选出来,他们个个都有大师的质地,不少人还具备国士的本色,他们的人生履历和心路历程代表了一代爱国知识分子的血泪史。“国士是一国之中最隽异最挺拔的人才,是一国良知的帅纛,是一国精神文化的基石。”这就是我对国士的解读。如今的书生,中庸者多,低调者多,自我去势者也不少,真狂的罕见,佯狂的也要打灯笼去寻,幌子千差万别,实际对功利主义的信奉则如出一辙。如今的文人,骑墙者多,乡愿者多,夤缘攀附者也不少,有些人连句真话实话都不会讲,不敢讲,不愿讲,遑论其他。整体而言,令人失望。薪尽而火传,其难度也许会越来越大。
       记者:曾有一位作家撰文描写您身上坚硬、强硬与硬拼的精神,您对这样的总结是否认可?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硬派”的性格呢?
       王开林:我对这位朋友的总结持保留意见,因为我对自己的韧劲比对自己的爆发力更有信心。前不久,我写过一篇随笔,叫《三种活法》,我认为,“中国人安身立命,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活法:一是混,二是挺,三是拼”。我将自己归在“挺”字群中,这个群体的特点是:“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打脱牙齿和血吞,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处境下,他们都不肯跪下屈服,不肯趴下求饶,不肯倒下认栽……他们能在雪峰上挺成松柏,在海浪中挺成桅樯。”我心直口快,嫉恶如仇,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样一来,挫折肯定不会少,某些“好果子”也吃不到,但我从未想过要修改自己的性格,去谋求“更符合预期的发展”。性格即命运,没错,我安于自己的命运。
       记者:您在文学长途上跋涉多年,有苦有乐,执着的追求也许是成功的秘诀。您能否就个人经历给我们的学生读者一些建议?
       王开林: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路上,朝着远方的目标不断迈进,除了天赋之外,没有信念、信心固然不行,没有勇气、静气、底气也绝对不行。学生贵在早立大志,狠下苦功,学好功课之余,多读经典诗文,扩大自己的兴趣面,始终葆有一颗奔腾的心,不要因为善良会遭遇邪恶的掊击就放弃善良,不要因为真诚会遭遇虚伪的欺诈就放弃真诚,集腋成裘,积土为山,不要虚度年华,不要羡慕富二代和官二代,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常常是勤者为先,志者为先,勇者为先。

    相关热词搜索: 安于 我行 命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