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论外国文学中女性悲戚色彩的由来】古龙小说 外国文学色彩

    时间:2019-05-14 03:29: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外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资质动人的奇葩,她们在大师的笔下形象灵动而富有生气,但却总逃不过悲戚的结局。本文以哈代的《苔丝》,托尔斯泰的《安娜》和英国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公爵夫人》为例,经过层层剖析,将造成女性悲剧色彩的缘由娓娓道来。苔丝是一个受害者,她的灵魂是纯洁的,她死在了世俗贞操观的逼迫下。安娜的付出太彻底,离家弃子,她对待爱情太过盲目,这导致了她最终的绝望卧轨。而公爵夫人,她没有勇气追求荡气回肠的爱情,她的身体活着,可是精神早已死在了强权的铡刀下。每一个例子都有一个侧重点,再结合中国社会中的女性问题,旨在呼吁大家关注女性的爱情和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总能教会我们一些道理。
      关键词:女性悲剧;灵魂;付出;盲目;强权;
      爱情这个话题亘古不息,而以爱情为主旋律的故事中,总有那么多结局令人惋惜,也有那么些人物让人痛彻心扉。人们无论是看电影还是阅读小说作品,那些皆大欢喜不痛不痒的喜剧常常被人忽略,而世人口耳相传感同身受的作品往往是那些具有悲戚色彩的东西,在这些悲剧中,女性往往更容易成为故事展开的主体。这不仅是因为女性在生理上的弱势体现,也因女性本身质朴,纯洁善良的本性遭到玷污或者曲解时,当她们的爱过于盲目而酿成悲剧时,当她们受到金钱或者权势的压抑时,它本身的难以自持和毁灭性将会给观众传递出一种浓重的悲戚色彩。
      一.灵魂的践踏比肉体的践踏更可怕 ——《苔丝》
      在英国文学史上,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谈到《苔丝》,你不得不惊叹于哈代叙述故事及制造悲伤的能力。有研究称造成苔丝悲惨结局的成因为三大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如果现在我们忽略小说的巧合性和那个时代背景的特殊性,从苔丝的内心最深处出发,从个人性格品质而言:她太有责任感,认为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自己应该丢弃自己的高傲去投奔那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她太过天真以致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失身于恶霸亚历克;她太过自重,受伤了宁愿一个人承担也不愿接受施暴者;她太过忠诚,又一次相信爱情,在与安琪·克莱尔的新婚之夜将自己结满伤疤的过往全盘托出,而换来的不过是曲解和抛弃;她太执着,为了等待克莱尔,她又回到农场继续繁重而又百受凌辱的生活;而对于爱,她又太冲动,克莱尔从大病中初愈归来寻她时,尽管已身为人妇,但她内心汹涌的爱和无法排遣的压抑迫使她弑夫潜逃。最后,在夹杂着短暂幸福的仓惶逃匿中,故事的结局以被判绞刑戛然而止。
      苔丝所经历的一切,把一个女性的生命中最为悲切的事情都囊括,贪婪的母亲,无知的父亲,残暴的小人亚历克,虚伪的君子克莱尔。没有人真正爱过她。她就像一个与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高贵而纯洁的女神,生于朝,死于晨。如果她从一开始就不具备这些美好的品质,堕入滚滚红尘,说不定过着富裕而无聊的生活,大家都相安无事,那悲剧又从何开始呢?
      所以说是哈代赋予了苔丝纯洁而美好的形象,“女权主义批评家关注哈代的女性立场——他对女性人物性格﹑心理﹑行为和命运大异于一般男性作家的兴趣和同情,”[1]他坚持将《苔丝》加注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而此标题一出,立即有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比如说中国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人士﹑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梁实秋在其编著的《英国文学史》中说道:“《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刊于一八九一年,是哈代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副标题「一位纯洁的女子之忠实的介绍」(A pure Woman Faithfully Presented)说明了作者的用意,他要塑造一位与世俗贞操观念不副的纯洁的女性。果然,这部小说震撼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资产阶级的读者。苔丝这个角色是不是当得起「纯洁」二字也许是有问题,因为她只是受了诱骗。”[2]很显然,对于梁实秋来说,或者说在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怀中揣着的贞操观就是“身体的纯洁才能称之为纯洁”。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会愤愤不平,为什么克莱尔可以原谅自己的荒淫无度,却对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苔丝决然离弃,对待爱,男性的主观意识下只有一句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认为纯洁只存在于肉体,而往往忽视真正强大的精神世界。
      二.当爱情付出不对等,天平必然失衡——《安娜·卡列尼娜》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大山,而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同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所塑造的安娜动人而形象。她外表美丽高贵,举止得体优雅,内心单纯善良,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扣人心弦的经历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必然会推动精神文化的飞跃,在那个精神受桎梏而宗教及伦理道德浓厚的年代,安娜那微弱的声响“我是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 被视为是冲破精神束缚的关键。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姑妈带大,在还是少女时期时嫁给了大她二十几岁的卡列宁,经历了八年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活,八年来卡列宁没有给安娜应有的爱,他重视的只是物质上的给予,以及自己的社交圈还有仕途。这时的安娜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同伴的艳羡中的贵族少妇,她的生活本可以波澜不惊,但沃伦斯基的炙热追求让原本就“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的安娜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同样不过是短暂的欢愉,舆论便如潮水般涌来,丈夫卡列宁的宽容并不能挽回她决绝的想要追求真爱的心,以至于到最后她陷入了失去儿子并离不了婚的尴尬境地。他们试着独处了一段时间,但沃伦斯基表现出来的不过是才华不得施展时的浮躁,看得出来,这个时候,他并不是那么在乎安娜了,对于安娜来说,他是她的全部。而对沃伦斯基来说,安娜不过是他想换个口味时的小点心,他要的是冒险与征服,但安娜却当真了并抛弃了所有。
      当他们的不伦之恋世人皆知的时候,安娜所做的一切都是对于当时腐败的社会的叛离,自然遭到了大家的封杀。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的形象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3]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但为什么她不被人们所接受?只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吗?而沃伦斯基作为一个男性却仍旧对舞会乐此不疲,他是自由的,他想恢复之前的地位和社交圈,人们仍然接受他。可安娜却独自一个人,她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她勇于表达自己的爱,却同时终日为自己的行为忏悔着,直到她睡在火车轨道上的时候,她还在忏悔着。
      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变淡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要是他并不爱我,只是出于责任心才对我曲意温存,却没有我所渴望的爱情,那就比仇恨更坏一千倍!”[4]
      拜伦曾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的存在”,拜伦的这句名言,可说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
      女性在爱情上容易偏执,容易义无反顾,当付出不对等的时候,也容易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而如果从女性视角来看待这部作品,作者托尔斯泰则是在展示着女性被压抑后的呐喊和苦苦追寻,展示着她们对灵魂的拷问和在男权至上的社会前提下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在面对爱情时,是盲目的,并且对于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三.强权不是爱情的堡垒,而是彻底摧毁——《公爵夫人》
      本作品以18世纪的话题人物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安娜(乔治亚娜·卡文迪许)的故事为蓝本,根据阿曼达·弗尔曼所著的人物传记改编。乔治安娜是当时有名的美人,她出身贵族,同时才华横溢,令众人倾倒。在如花的年纪听从了母亲的安排嫁入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爵家,当时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嫁人就要门当户对,处于懵懂年纪的她,并不知道介入权贵之争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故事紧接着环环相扣,公爵是个冷漠顽固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明确的目的,婚姻亦然:传宗接代。婚后,乔治安娜生下了两个女儿,数次流产后,公爵暴怒了,不能生男孩的女人在他看来不过是废物一个,还留下让众人讥笑的把柄。婚前的他早已风流成性,现在他变本加厉,这时他与暂住于家的乔治安娜的密友公开有染,同在一个屋檐下,之后生育三个男孩,乔治安娜的美貌、灵慧与时尚,在当时无人能比,全英国的男人大约只有身为丈夫的公爵不喜欢她,全英国的女人大概只有最亲密的女友背叛她。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下,她与曾经喜欢过的少年玩伴再次相遇,竟得知他还一直在心里喜欢着自己,常年压抑的情感,终于找到倾泻的出口。就在这个时候,如果公爵能够宽容一点,也许大家都能找到幸福,可是,这又是一个“州官”与“百姓”博弈的桥段,很明显,乔治安娜输得很彻底,对公爵而言,阻止的手段轻而易举:运用自己的权势地位可以让年轻有为、抱负远大的情敌瞬间捻为灰烬,不忍看见心爱的男子前途尽毁的乔治安娜最终妥协了,在那个年代,再纯洁真诚的爱也无法凌驾于权势之上。
      乔治安娜总是如此善良,将公爵与女仆的私生女视如己出,好心收留闺蜜却引狼入室,经历无数个年月同处一室的煎熬,最后,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含笑祝福,独自上路。
      看到这里,观众对于公爵的自私,冷漠,暴力和强权定是口诛笔伐,但这里有一个更深沉的问题,强权真的能够让爱情光辉黯淡吗,钱和权能霸占爱情吗?答案当然是:No.
      四.回到现实生活中中国女性的爱情观
      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爱情以及命运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来自她们自身的灵魂、来自她们对待爱情的方式、来自她们在爱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也来自外界的压迫。
      而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爱情、前途和命运等诸多问题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表现也越来越突出,社会的文化在不断向前推进,而互联网的发展也成为其中一个促动因素,越来越多的女性问题凸显出来。娱乐圈中的艳照门似乎成为了一个爆发点,之后,各界丑闻不断,兽兽门等各种嫩模门层出不穷,破处门令人瞠目结舌,包养门网上随处可见,女大学生宿舍楼下的宝马已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荼毒的魔爪已然侵入纯净的校园,长此以往,如果没有禁忌,很难想象中国社会的明天。
      我们总是在女性的身上看到这样或那样的悲剧,苔丝被处以绞刑,安娜卧轨了,而公爵夫人虽然活着,可活着也许比死去更痛苦呢。
      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女性在爱情中容易受伤,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公平?
      不可否认,世俗的贞操观在大多数男性同胞的思维中仍是根深蒂固的,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消除。现在有很多人嘴里面高呼贞操观不算什么,但你可以大胆想象,你如果叫他去当这个男主角,叫他去扮演《苔丝》中安琪儿的角色,他定是断然不肯的。而我们女性也应该看清这样的伪君子,伪君子简直比真小人还要可怕。
      安娜这样一个诚实﹑正直﹑有人格魅力的女性,最后却以悲剧告终,确实让人惋惜。但是在伤痛的同时,你不禁要想,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够成熟的,沃伦斯基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她并不了解。这样一个外表英俊而内心轻浮的男人并不是她想要的,她苦苦追寻着真爱,她需要的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正直﹑能够读懂她的男人。所以说,安娜对待爱情太盲目了。
      对待爱情,我们并不是在做一个面子工程,而要真正去到你的内心,你期待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希望你的终身伴侣拥有怎样的品质,你对待爱情在精神上的要求高吗?你一一考虑好,然后,你找到这样一个人,你们慢慢相处,他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幸福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承受能力,关于某一方面你如果承受得住就好,如果不能承受,再微小的瑕疵都会成为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
      不得不说一说公爵夫人的境遇,在英国历史上她是一个很悲情的角色,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她很伟大,但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忍受小三并成全她和你的丈夫那也叫伟大的话,那这世界上恐怕没有更伟大的事情了。她面对的是权力和金钱的威胁,但是她妥协了,我们的身边恐怕还有很大一批人也会像她一样拜倒在金钱和权势的脚下,但是,这样的女人永远也不能获得幸福,只能遭受精神上的折磨。大学生同胞们,面对钱权这些身外之物时,不要只拘泥于眼前利益,被包养耗费的是难以挽回的青春和无法修复的身心伤痛啊
      女性的悲剧很惨烈,如果女性的悲剧多了,这个社会也不能称之为社会了。我们的社会现在正面临着许多问题,社会在精神层面上显现的尽是浮躁和混乱。
      挽救这个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或者口号,而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对那些少数抹黑分子呲之以鼻,为纯净的校园风气抗争,为女大学生的形象正名。
      以上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足以说明,做为当代女性,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优秀出色的品质以外,还要打破传统男权主义的束缚,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树立出独特的女性风貌,生活中不比男性差,工作中同样具有竞争力。爱情观是建立于灵魂之上的崇高的信仰,精神上的纯洁比肉体上的纯洁更重要,而盲目的爱情是不成熟的﹑不明智的,并且强权永远也无法改变爱和命运。
      这一切都等着你来证明……

    相关热词搜索: 悲戚 由来 色彩 外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