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京剧,别样风景在校园] 风景在路上600字初中

    时间:2019-04-22 03:26: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京剧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个很久远的词。相较于周杰伦、许嵩、炎亚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份传统文化便有些陌生:每年一度,春晚现场,那抹浓墨重彩、那份身形婉转、那腔依依呀呀,似乎就是京剧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2008年,我国开始推行“京剧进校园”计划,这几年来,国粹在今日之中学校园默默生根,遍地开花。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还表示,文化部将投入资金,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试点动漫京剧,在幼儿园中小学推广京剧。动漫和京剧的牵手,想必又能吸引一大批“新生代”的眼球。
      那绚丽的色彩中一个个打磨千年的形象,那律动的步伐里—颗颗青春激昂的心,都在诉说着一种热爱:爱潮流,也爱传统。
      对话“90后”:京剧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唱京剧上了瘾,一天不唱就会很不舒服,喉咙就会很痒。”京剧如今已成为少年张嘉奇生活的一部分。
      张嘉奇从小就喜欢京剧,6岁时便开始与之“亲密接触”,“不知怎么的那时我认为化妆很神奇、很美,很喜欢化妆。”张嘉奇笑称。因为在爱好京剧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常常和老人一起看CCTV的京剧节目,他也就喜欢上了唱京剧。
      当然,这条追寻国粹的道路并不是坦途。没有上过专业的培训班,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张嘉奇基本是靠自学的,电视、碟片、书籍便是他的老师。一度,爸爸妈妈统一战线反对他学京剧,他们认为学生要一切以学习为重,但热爱京剧的他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为此我没少和爸爸妈妈冷战,还经常和爸妈打‘游击战’。爸妈在家时,如果我在看京剧节目,他们一定会过来把电视给掐掉;当他们出门上班了,前脚刚出门,我就马上把所有的门窗锁好,放碟片,大声地唱。”张嘉奇笑着轻松地说,“可能也是出于叛逆,爸妈越是反对,我就越是喜欢唱。”
      张嘉奇现在学的是京剧中的程派,最喜欢唱的是程派的《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三部作品。
      “其实学京剧还是比较累的,天天得吊嗓子,京剧主要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的。所以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要靠自己去领悟、揣摩、不断地练习。”现在他买了双旗鞋,天天在宿舍的走廊上练习,起初会引起同学们奇怪的眼神,不过他并不在乎,他只知道为了在舞台给观众美的享受,渐渐地脸皮也更厚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不到连化妆也是这样的,“上次在学校大礼堂表演时,化妆就足足花了4个小时,还要带上那些重重的头饰,就为台上的那4分钟!真的挺累的,”张嘉奇说道,“不过我并没想过放弃,因为我痴迷京剧!”
      放眼校园:传纷池是一种时尚
      “众将官!”“老师好!”以京剧唱腔的形式开始上课前的师生问候,这是某小学京剧课的独特场面:几十名“阿庆嫂”、几十名“刁德一”和几十名“胡传魁”同台演唱《沙家浜》“智斗”选段,声势浩大,这是某中学开展“京剧大家唱”活动中的一幕;看一遍《红灯记》,然后通过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也是一所中学的专题研究型学习课“欣赏《红灯记》”……京剧进课堂,也进入孩子们的心中。
      以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为例,自2008年入选北京市“京剧进校园”试点校以来,学校在初中组和高一四个年级分别开设了京剧课。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隋,学校还定期请北京戏曲学院的科班演员等专业人士来演出,台上、台下、学生、老师间的互动,再掀京剧高潮,京剧课也办得有声有色。
      目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个个都成了“票友”,班班会唱段京戏。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学京剧”时,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喜欢京剧,京剧就像大熊猫一样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应该学习传承。”
      除了学唱京剧,绘制脸谱也是校园文化中异彩纷呈的一道风景线。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一张张脸谱美佳佳……新疆巴州二中初一、初二年级的孩子们亲手绘制了1000多张脸谱面具,图案各不相同,有传统的京剧人物形象,也有现代的动漫人物,更有一些蕴含环保、节约主题的脸谱,还有学生甚至把脸谱画成了腾讯QQ的形象。
      在寻找传统戏剧与新潮教学的契合点这一问题上,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更是标新立异:踏着京胡琴韵上课,踩着沪剧小调下课。
      这一天,实验中学的课堂里,广播传出了教导主任的声音:“下面我们要播放新的铃声。”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国粹京剧选段——《梅花新调》。这段京胡曲调铿锵有力、节奏明快,还有一种隆重的“开场”效果。
      尽管已经有过“预报”,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一段预备铃声,还是忍不住哄堂大笑。初二年级的翟吴同学表示,“班里的同学几乎都笑了,当时觉得特别新鲜,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而那段下课铃声听起来就更熟悉了,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旋律还会哼呢,以前的眼保健操第三节用的就是这个配乐,原来是沪剧啊!”
      两分钟后,正式上课的铃声响起。这一次的乐曲是根据京剧西皮流水的唱腔改编的民乐合奏——《欢乐小段》,胡琴和唢呐声错落响起,浓郁的京剧味儿透过琴弦在中学的校园里弥漫开来,恍惚间,孩子们脑海中似乎浮现出画着脸谱穿着戏服的人物在舞台上端起架势欢快走步的模样。
      又过40分钟,一堂课结束,一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沪剧《燕燕做媒》选段《紫竹调》的名字虽然有些陌生,但是时常出现在电视节目表演中,曲调刚刚响起,就让人忍不住要哼唱起来。挑眉、抬手的架势也忍不住摆了起来,流水般的扬琴声轻松柔和,欢快无比。
      京剧常识知多少?
      源远流长的历史源起:京剧是流传于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它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的《申报》。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活灵活现的表现手法: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分门别类的京剧行当: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刀马旦等。“净”,

    相关热词搜索: 京剧 风景 校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