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浅谈对高中政治新课标的几点思考_对高中政治新课标实施的思考

    时间:2019-04-12 03:16: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轰轰烈烈展开,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探讨的一个对象。新课程标准下,到底有什么鲜明特点,又有何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将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特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24-01
      《新课标》由前言、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和实践建议四部分构成,其设计思路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内容,其中“必修课”内容分别围绕当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这些主题设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共为四个模块。“选修课”内容则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共六个部分。纵观《新课标》的全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与沿袭已久的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相比,《新课标》除了上述课程设计结构与课程具体内容方面的不同之外,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课程目标的构建突出了最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为其核心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一般而言,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知、情、行三个环节,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相应地也应该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认知是“导向”而非“主导”,更应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因而,新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形式更加新颖
      过去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限定课程内容的。新课标完全改换了这种方式,而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这样,就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内容标准部分由学习领域而至学习主题再至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课标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者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
      三、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课标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其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时空,让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及关系上,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四、体现了评价标准多元性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评价。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而今,按照课改的精神,将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手段。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观察、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通过这种评价,一方面,发展了学生评价自己作品的技能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可以自我记录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凸显生活实践成为新课标的基本教学方法论要求
      新课标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而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这个方式的转变受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生活实践的支配和影响。实施新的学习方式,实现知、情、意三个维度的整合与发展,离不开学生亲身经历的的生活实践。只有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去领悟知识,才能有效地完成新课标的方法论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但反复阅读了新课标之后,不免引起我对其他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下,必须明确学生到底要养成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9年就提出: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包括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和生态权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新课改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根本动摇,它不仅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和设置的转变,更要涉及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德育观,以及评价机制的根本变化。因而,养成教育要着眼于社会未来及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培养能适应变化、有坚强毅力、有自主能力,有鲜明个性的公民。
      (二)注重地区差异,力求避免教育两极分化。
      新课标一直强调要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有些落后地区的学校与发达地区的学校在教学硬件设备上有较大的差距,缺少多媒体设备,所以在教学过程就中有种种不便。这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所带来的新课标的实施地区差异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教育的两极分化。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标的 新课 几点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