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浅谈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观_庄子的自然教育思想

    时间:2019-04-11 03:16: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嵇康,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人,司马氏当权后,隐居不仕,借此表达他的不满情绪,后被司马集团杀害。在人生观念上,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这  种提法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他所提倡的反名教而倡人性的主张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其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更是成为当时文人的主流文化。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的思想内涵
      “越名教而任自然”具体是出自嵇康的《释私论》:“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
      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从内容上看,嵇康的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先
      有“越”才有“任”,其着力点在于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礼法的虚伪面孔,而后“任自然”,试图构建他以自然为中心的理想生活。然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
      观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1、正面作用 。“越名教而任自然”观,它顺应了玄学思想发展的新要求。竹林七贤承担了时代所给予他们的历史任务,发现了政治与名教之间的裂痕,试图以自己薄弱的力
      量来回应时代所提出的名教与自然间冲突的问题。嵇康更是以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表达对名教的厌恶和鄙视,大声地提出了“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口号,揭露了名教的虚伪本
      质和对人性的束缚。他关注思想的矛盾和心灵的折磨,在精神紧张中寻求生命的真谛,正因为其大胆的构想和深层次的挖掘,其思想才能在后世引起广泛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嵇康等人在文学创作中也流露出玄理的色彩,抒发个人忧愤的诗歌也随之增多了。
      2、负面影响。虽然嵇康等人构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模式,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取得心理和精神上的平衡。他们否定王权思想,在与当时社会的对抗中,必然是以
      一种微不足道的力量,对抗强大的历史存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对名教的确是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给统治阶级以及玄学思想界以强有力的一击。然而在其“任自然”
      的思想中,有人却提出了“人性以从欲为欢”,为那些享乐主义者提供了可行性。当纵欲之风在朝野上下愈演愈烈时,他们便在精神上陷入了荒芜的氛围,失去了赖以统治的精神
      支柱,成为危害社会的寄生虫。
      总而言之,尽管这种理论在当时缺乏存在的现实依据,在生活中引起了很多负面影响,但依旧具有积极作用,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开拓了玄学的发展方向,引导整
      个魏晋玄学界对精神层面和个人主体意识的关注和研究。
      二、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
      1、政治背景。从社会大环境来说,当时司马集团的一系列的残酷暴行,对当时士大夫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因此文人们在受到强烈的刺激后认为,君王制度就是造
      成罪恶的根源。司马氏阴谋篡位却高唱名教,鼓吹“以孝治天下”。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正是对这种虚伪论调的鄙夷。他认为名教本来就是违反自然、束缚人性的,认为名
      教与自然相违背,使自然遭到了破坏,应该有所摒弃。嵇康的这一主张,反映了在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渴望和强烈追求。
      2、思想环境。魏晋玄学关注的话语很多,比如养生论、声无哀乐论、言意之辩等,在当时都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但总的都是以解决名教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竹
      林玄学在正始玄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际遇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与“名教出于自然”的观点有所出入的新思想。在魏晋时期,关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探讨,
      基本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重名教”,强调以名教来规范生活,试图加强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这也是司马氏集团鼓吹名教的目的;另一种强调“任自然”,
      他们有的是为贵族生活的放纵作辩护,有的是真的为反对封建礼教的桎梏,不管原因如何,都强调了自然的作用。这种思想氛围为嵇康观点的提出提供了一个确实的理论背景。
      3、个人因素。在竹林七贤当中,嵇康是最具有名士风度、也最具有傲骨精神的。他的卓越才华和孤傲的性情为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念提供了有力条件。他生于一个儒
      雅之家,其诗歌也是以表现追求自然、厌弃荣华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自称“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便变发”,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对当时司马
      氏当权的社会极为不满。当时玄学兴盛,这种时代的转变加上嵇康幼年丧父的经历,便形成了其好老庄之学的思想倾向。因此,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是有其个人原因的。
      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名教与自然之辨一直都是魏晋时期思想界的中心问题,其讨论和发展变化也丰富和深化了思想史的内容。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观更是以曲折的生活实践验证着此理论
      的全新开拓,也反映了当时残酷而现实的社会生活。
      一、内容上,大胆地批判了名教的罪恶。“越名教而任自然”观从字面意义上便可看出,其主要方向是直接抨击当时的名教,揭露了黑暗政权下所鼓吹的虚伪教化手段,如此
      振聋发聩的口号将名教的罪恶赤裸裸地摆了出来,其大胆的举动也是后世文人所需要的勇气。
      二、范围上,深化了人们对于道德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并且使得这方面的发展超出了人类本身所提出的领域,在此问题的探讨中延伸了其他论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
      观念提升了个性精神的地位,拓展了新的研究角度,不仅导致人生价值的广义转换,也导致思维方法的大转换,对道德的根源与合理性依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后人有着一定
      的借鉴作用,也为后来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可观的资料。
      三、实践上,“越名教任自然”观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打击,在特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引起的正面影响和负面
      作用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代表人物的文学作品也相应地附和这种哲学论调,对文学史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四、审美上,“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一种不被“名教”约束并企图打破其束缚的自然表现,这种任性放荡的倡导确实给文人们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平衡,这种平衡使他们
      内心的困惑、苦闷得到了一些消解,感到了暂时的轻松和快慰,由此呈现出来的无拘无束、自由的特征,也给人一种天然之感。而嵇康本人逍遥洒脱豁达人格,也给我们带来了独特
      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许诘.新编中国文化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3] 陈洪.醒醉人生——魏晋士风散论[M].东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4] 马良怀.奔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
      [5] 高峰.玄学十日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8月
      [6] 臧要科.三玄与诠释——诠释学视域下的魏晋玄学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7] 卞敏.魏晋玄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相关热词搜索: 名教 浅谈 嵇康 任自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