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播种者 荒原里的播种者

    时间:2019-03-30 03:12: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读《北京文学》,注意到一个人,写散文的胡传永,竟也客串报告文学,好像还获过奖。事实上,胡传永的报告文学也是以散文式笔法写就的,如她的《血泪打工妹》《篱下沧桑》《陪读》和《中国有条河》等,以她独有的叙述方式,来聚焦社会问题并挖掘它的深度。胡传永散文的写法也非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形式,而是不拘一格随心随性带着韵味的一种活泼的对于生命记录和内心的展示。
      “这天,我又来到了老淠河的沙滩上,转过一道沙丘,眼前突然一亮,好一片开阔地!四周没有一个人影。几棵落光了叶子的野生小桃树七零八落地立在成窝成簇的野蒿中,由于枯萎而覆不住沙层的巴根草,扯着漫地的瘦莛,还有远处灰苍苍白茫茫的芦苇……都在初冬的寒风里瑟瑟地昭示一个极平常但又很特别的字眼:荒凉。”(《感受荒凉》)
      通过上面这段文字,使我好像看见了在这片荒凉的滩地开始心灵播种的作家胡传永亲近泥土的独特的身影,看见她的生命形式竟是那样的本真与自然。
      曾见过一张作家在开荒时的照片,也有幸品尝过作家亲手种植的花生。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就应该知道胡传永的文字是从什么地方生长出来的。那是野地里活蹦乱跳的蚂蚱一样的语言,这些语言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荒原中成熟的豌豆突然落在海碗中:清脆、利索,带着泥土的生动和直接,让我们的耳膜经受着自然的搏动。生长着芝麻、地瓜的荒地之于胡传永,是生命的腹地,是精神自由奔突的场所。
      胡传永从民间文学的纯真、朴素里吸收了极有生命力的语言,如棉歌、牛歌、秧歌等等。这些丰富活泼的语言形式像一枚枚摇不落的青果,它们将永远亮在绿色的枝头上,嫩生生不会老去。读她的文字仿佛我们又回到童年的月光下,又重新经历一次往事的战栗与疼痛,又打开了狭窄的记忆之门,看见了皮肤深处隐隐酸楚的旧伤口,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
      作为作家的胡传永在荒原里播种的是什么?如蟋蟀低吟一样鲜活的语言?如沉默的南瓜一样的厚重思考?还是微风拂过秋野似的悲悯?她在“金达莱花开满山冈”的意象里读完了一个学生应该读完的所有课程;她在小院子里栽下柿子和月季;她在萤火虫的亮光中体味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她在那株浸透了莽汉心意和祝愿的水竹前追思生命的苦难……“入秋以后,院子里几株果树上的果子陆续成熟,先是木瓜,再是石榴,最后是柿子。”(《等待命约》)播种者迎来了生命中的秋天,作家是一个等待挂枝的母亲。在这里我们看见了闪亮语言背后的东西,那是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泪水,那是饱含着悲悯、感恩的祷告和倾诉。
      莽汉走后,胡传永的写作更是荒地里形单影只的播种。可以想象,那些越来越重的种子离开温暖的掌心深入荒原的母体时,会有怎样的悸动和忧思。荒原由于人类的播种而有了所谓的生机,但那静谧和神秘呢?种子在地下倾听着各种声音:远处淠河的流淌声,郊野的狗吠,星星的私语……种子也理所当然地听到了心灵的哭泣和眼泪坠地的细微响动,这都是最真实的事物。于是种子在真实中感恩和领受,凭着上帝的眷顾而结出累累硕果——这是对造物主的回报啊。
      胡传永的写作因为亲近了深厚的土地而充盈。正是这样,当笔落在纸张上的时候,就好似种子嵌进了泥土里。她写出的不是干涩苍白的文字,而是记忆、苦痛和欢悦。荒原里的播种者带着泥土的清新和脉动,也带着泥土的枯涩和疼痛回到精神的家园,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收获。
      责任编辑 白连春   读《北京文学》,注意到一个人,写散文的胡传永,竟也客串报告文学,好像还获过奖。事实上,胡传永的报告文学也是以散文式笔法写就的,如她的《血泪打工妹》《篱下沧桑》《陪读》和《中国有条河》等,以她独有的叙述方式,来聚焦社会问题并挖掘它的深度。胡传永散文的写法也非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形式,而是不拘一格随心随性带着韵味的一种活泼的对于生命记录和内心的展示。
      “这天,我又来到了老淠河的沙滩上,转过一道沙丘,眼前突然一亮,好一片开阔地!四周没有一个人影。几棵落光了叶子的野生小桃树七零八落地立在成窝成簇的野蒿中,由于枯萎而覆不住沙层的巴根草,扯着漫地的瘦莛,还有远处灰苍苍白茫茫的芦苇……都在初冬的寒风里瑟瑟地昭示一个极平常但又很特别的字眼:荒凉。”(《感受荒凉》)
      通过上面这段文字,使我好像看见了在这片荒凉的滩地开始心灵播种的作家胡传永亲近泥土的独特的身影,看见她的生命形式竟是那样的本真与自然。
      曾见过一张作家在开荒时的照片,也有幸品尝过作家亲手种植的花生。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就应该知道胡传永的文字是从什么地方生长出来的。那是野地里活蹦乱跳的蚂蚱一样的语言,这些语言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荒原中成熟的豌豆突然落在海碗中:清脆、利索,带着泥土的生动和直接,让我们的耳膜经受着自然的搏动。生长着芝麻、地瓜的荒地之于胡传永,是生命的腹地,是精神自由奔突的场所。
      胡传永从民间文学的纯真、朴素里吸收了极有生命力的语言,如棉歌、牛歌、秧歌等等。这些丰富活泼的语言形式像一枚枚摇不落的青果,它们将永远亮在绿色的枝头上,嫩生生不会老去。读她的文字仿佛我们又回到童年的月光下,又重新经历一次往事的战栗与疼痛,又打开了狭窄的记忆之门,看见了皮肤深处隐隐酸楚的旧伤口,如此之轻又如此之重。
      作为作家的胡传永在荒原里播种的是什么?如蟋蟀低吟一样鲜活的语言?如沉默的南瓜一样的厚重思考?还是微风拂过秋野似的悲悯?她在“金达莱花开满山冈”的意象里读完了一个学生应该读完的所有课程;她在小院子里栽下柿子和月季;她在萤火虫的亮光中体味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她在那株浸透了莽汉心意和祝愿的水竹前追思生命的苦难……“入秋以后,院子里几株果树上的果子陆续成熟,先是木瓜,再是石榴,最后是柿子。”(《等待命约》)播种者迎来了生命中的秋天,作家是一个等待挂枝的母亲。在这里我们看见了闪亮语言背后的东西,那是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泪水,那是饱含着悲悯、感恩的祷告和倾诉。
      莽汉走后,胡传永的写作更是荒地里形单影只的播种。可以想象,那些越来越重的种子离开温暖的掌心深入荒原的母体时,会有怎样的悸动和忧思。荒原由于人类的播种而有了所谓的生机,但那静谧和神秘呢?种子在地下倾听着各种声音:远处淠河的流淌声,郊野的狗吠,星星的私语……种子也理所当然地听到了心灵的哭泣和眼泪坠地的细微响动,这都是最真实的事物。于是种子在真实中感恩和领受,凭着上帝的眷顾而结出累累硕果——这是对造物主的回报啊。
      胡传永的写作因为亲近了深厚的土地而充盈。正是这样,当笔落在纸张上的时候,就好似种子嵌进了泥土里。她写出的不是干涩苍白的文字,而是记忆、苦痛和欢悦。荒原里的播种者带着泥土的清新和脉动,也带着泥土的枯涩和疼痛回到精神的家园,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收获。
      责任编辑 白连春 存入我的阅览室

    相关热词搜索: 荒原 播种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