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国外时事【第二章,时事篇】

    时间:2019-03-20 03:33: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真情导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90后的一代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是非常可怕的。很多同学写议论文,以援引古人古事为博学,以言必称古诗古词为多才。于是议论文都成了“历史回忆录”,屈子、陶潜、太白、东坡等成了“值班经理”,沉浸在那些伪咏史怀人题材的套作中难以自拔,满足于通篇“暮气十足”的写作。其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放眼世界。要有“喜新厌旧”的意识,也就是说要结合现实,给文章注入新鲜血液,让自己的文字能够在眼前这个纷繁美丽的大千世界里自由翱翔。
      
      例文精批
      梦想兴国
      内蒙古_任杰
      你恢弘磅礴的气概,唤醒了沉睡多年人虽亡、志犹在的古人。他们为你献上内心最诚挚的祝福:倾诉落魄人生,追忆故国已逝,赞颂今朝盛世,畅想祖国未来,讲述心中梦想。
      听,屈原是这样说的:
      我仇,那秦君的残暴无礼。他们为什么要抢掠我们的土地?黎民百姓,我亲爱的兄弟姐妹;祖国,我可爱的母亲,他们为何要遭受如此蹂躏?我恨,那郑袖和小人的恶毒。我知道,我的王也热爱他的国家和臣民。是他们,都是他们这些奸邪的贼人向王进谗,只为一己私利,置国家于不顾。我悲,那楚怀王的昏庸懦弱。我想挽救民族危亡,可他却将我的忠心践踏,无情地摧毁了我匡扶祖国的梦想。
      可我那无比悲愤的心情只能在祖国即将被秦吞并时暗自吞下。我想为了我的梦想高呼,号召兄弟姐妹们奋起反抗,可那便是背叛了我的王。所以,我只能以文抒怀了,用《离骚》记下祖国的苦难、人民的悲惨,我要让子孙后代记下这血的教训。可我真的不忍心看祖国在那些恶人手里走向灭亡,所以我带着破碎的梦想,选择了投江,用我的生命去祭奠,缅怀我亲爱的祖国。
      我想,多数人都拥有“让祖国昌盛”的梦想,因为我的后辈记住了我――台湾诗人余光中带30万人来到汨罗江边诵诗纪念我。又有人说:“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节因我而生,我备感欣慰。端午的盛况有诗为证:“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纪念我的节日能有如此景象,昭示了我们民族深沉的爱国文化。不单是爱古代的那个国家,更是爱我们劫后重生的伟大中华。我坚信我的梦想在这个世纪定会实现!
      听,李白是这样说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看到杜老兄这样评价我,真是感慨万千:其实我并没有喝醉,无日不梦想着在庙堂上与皇帝讨论天下大事。我知道他看重我的才华,不然庙堂上、君主前,怎能让高力士为我脱靴,活画那张谄媚小人的嘴脸?可皇上并未体会我心中的梦想。他只是让我作诗供他享乐。我是如此清高之人,怎能让我的才华遭泥陷?怎能像他们那样沉溺在靡靡之音中?你难道没听过我神鬼皆惊的《草书歌行》吗?“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我不想每天无所事事,只知享乐而不顾天下臣民,不管国家危亡。
      对于那些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尤其是杨国忠兄妹,我怎能同他们狼狈为奸,祸害我的祖国,亲手毁灭自己的梦想!我宁愿在那野渡边,扁舟上,白衣临风,散发而歌,持一壶酒,撮口饮之,品评日月,醉看世态炎凉,也不用眼看我的梦想一片片慢慢瓦解。
      在别人面前,我是狂傲清高的,可在我亲爱的祖国面前,我是那么卑微,那么无力,只能借酒消愁,却愁更愁。“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我要为好饮者留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我要为善饮者壮胆。我宁愿慵懒而卧,或痴或狂,不去管那市井白眼。将我的梦想深埋在心底,期待它在这个世纪重生。
      中国的文人,不只要读书,还要心怀天下,抒发灵性。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生的目的;而爱国,为国献身,便是一生的梦想。
      岳飞高呼“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他用如此激昂的句子呼出心中的兴国梦;杜子美哀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心中最美的梦破碎后,尽是对国家的爱和徒增的悲哀;李清照婉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多情又爱国的女子,有着如此伟大的梦想,甚至会让男人自觉汗颜……他们的梦想便是使国家兴盛,而这也是我心中的梦!
      
      文章一开篇就显示出大视野、大气魄。从“人虽亡、志犹在的古人”说起,切入“梦想”主旨,领起下文。
      简洁利落,自然过渡。紧扣主旨,选择恰切的材料,深入挖掘。
      “我仇”“我恨”“我悲”,我们跟随屈原的感情从仇恨愤怒到悲愤无奈,为他“匡扶祖国的梦想”被无情践踏,为他“带着破碎的梦想,选择了投江”而痛心不已。
      文势由前一段壮志未酬的低沉陡然扬起,到了“让祖国昌盛”的梦想熠熠生辉的新时代,由古到今,文章又向纵深挖掘,有了现实意义,又时刻紧扣回应开篇的“人虽亡,志犹在”。“我坚信我的梦想在这个世纪定会实现”!屈原如此坚信,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选取第二个典型事例:李白怀揣“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与抱负,却感愤时艰,终究只能十年漫游,一事无成。在屈原事例的基础上,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说服力度,强化了“梦想兴国”的主旨。
      作者善用排比,增添了文章的气势之美,使得文章恢弘大气。大量诗句的引用使得文章流光溢彩,光芒耀人。这体现出作者深厚的阅读和积累功夫、扎实而灵巧的写作功底。
      “爱国,为国献身,便是一生的梦想”,中国文人的梦想有了一个落脚点,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简叙岳飞等人的兴国梦,联系自身,印证这“使国家兴盛的梦想”,几千年来,一直绵延不绝!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指导老师/刘征)
      
      真情感言
      作者能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跳出来,眼光向外,关注广阔的大千世界,表现出了拳拳爱国之情。在对事例的选取上,从“匡扶祖国的梦想”被无情践踏,最终自沉汨罗江的屈原,到怀揣理想与抱负,却感愤时艰,终究只能十年漫游的李白,再到岳飞、杜甫等人,作者都能自如倾吐,文气如海似江,滔滔奔涌。总之,磅礴的大气,真挚的情感,深厚的积淀,扎实的功底,流畅的行文,严谨的结构使本文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水湄)
      
      
      佳作展评
      自然的力量
      湖南_余轶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战争中显示的各国军事实力之强大,波及范围之广泛都是空前绝后的。然而,纵观二战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自然之力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当似乎没有什么能战胜法西斯的坚船利炮时,人类再次领受到了一种来自自然的无法超越的力量。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法军主力被围困在了临海的一角。纳粹的装甲师翻过茂密的丛林步步逼近。这时,是宽阔的英吉利海峡挽救了法国大兵的生命,也是它,呵护了欧洲人民心中希望的火种。法西斯的第一次重大失败,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人类被自然征服的又一生动例证。纳粹官兵们即使有再多的先进武器,面对着冰天雪地,人尚且冻得四肢僵硬,如何去操纵那些本不适合街头巷战的庞然大物?狼狈逃窜的法西斯分子只能在自然面前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
      人类历史上最激烈的战争,在自然面前竟也显得这般微不足道,更何况其他行为呢?那些妄图战胜自然的人不过也是在自欺欺人罢了。爆炸一颗原子弹威力着实强大,广岛长崎瞬间被夷为平地,辐射区域里寸草不生。自然看似被打败了,可事实却是人类又失去了一块赖以生存的土壤。强大的放射性物质导致在之后相当漫长的时间内,人类无法在那块土地上正常地繁衍生息。这是自然在报复人类呢!另一方面,人类的确是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沙漠中的绿林到绿林中的沙洲,八路军把南泥湾开垦成肥沃的土地,歌声至今传颂着“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战争结束后,人类并没有为他们对自然造成的伤害感到惭愧,或是有所补偿,反而变本加厉。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也越来越多,如旧金山的光化学烟雾,新奥尔良的飓风之灾,死海的逐渐枯竭,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下降近400米。人类懂得从相互的战斗中走出来,了解和平生活的珍贵,却忽视了与自然也应和谐共处。长久以来,人与自然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持续升温,而人类又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
      回首二战,人类的战争在自然面前也一次次以失败告终,我们又何必再以鸡蛋碰石头,与不可战胜的自然之力抗争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难道真要等到自然爆发的时候再来承认那个注定的结局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长久的和平共处,人与自然之间更需要永久的和谐生活。
      真情感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很多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阐发都是可以的。但是,这种宽泛的题目写起来容易空洞。只有从小口切入,从一个具体的问题入手,才能把问题谈深谈透。所以,将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只有“以小见大”,文章才有个性,有特点。这就是本文最成功的地方。作者只是选取了众多启示中的一条――自然在战争中的作用,这就使得中心很突出。另外不管什么题目,我们今天来写,确定中心时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即有现实社会意义。可褒扬时代新风,也可针砭时弊,与时代共呼吸,这样,文章才有时代气息,也才有新意。 (王学明)

    相关热词搜索: 第二章 时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