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狐妖小红娘相思树下 来生做棵相思树

    时间:2019-03-16 03:25: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博客”这个词,最早起源于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最早来自于中国秦代。当时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找到一位侠客,并选定博浪沙作为刺杀地点,结果刺杀失败。但大秦帝国还是被这一突发事件所震惊,纷纷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无数竹简在驿道上往返奔驰,上面的新闻只刻着一行朱色的篆字:“博浪沙之侠客。”由此可见,“博客”的最初含义是指突发性大事件。后来这个词的意义被进一步引申,代指“值得一看的东西”、“令人震惊的事件”或“富有新闻价值的言论”。
      博主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心情倾注于“博客”这小小的一方天地,自由自在,既可以尽情写文章,还可以配发相片、视频等。我们很多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说、不能说、不便说的,便可以尽情的用键盘发泄,何其痛快!
      人在人群中呼喊以寻找回声,在人群中穿梭以寻找挚友,“博文”应该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有了“博文”,就多了一份挂念,是否有人登门,留下脚印?
      “博客”应“运”而生,这个“运”,不仅仅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之“运”而生。更是应治疗现代社会人的“孤独症”之“运”而生。
      下面摘取山东青岛城阳一中李文贤同学的“博客”中的几篇“博文”,与“博主”共同分享他的思想、智慧、心得和感悟。
      
      语录十八则
      
      1 读了《三国演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做大事之前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预兆,因此一定要好好学习占卜之类的技术。
      2 作业相对论:“写完作业”永远是相对于某一部分同学,对于更勤奋的一部分来说,你永远写不完作业。  3 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对于那些高墙内的学子,确实是这样。  4 不要指责玻璃总也擦不干净,你或许忘了它还有反面。
      5 我终于明白初中高中为什么要分开,又在中间横插一中考之利刃:使你跳到对岸的时候捎带一份幸运感,另外使你看到课程表的时候稍有一丝安慰:艺术、技术、地理、生物……唉!又被蜃楼迷惑了…
      6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少年更比中年愁,因为中年之愁诉之人皆怜而同愁,吾辈之愁诉之至笑而不以为然,悲哉!
      7 三径竹未成,东篱菊还幼。己身为业役,本心何处留?
      8 低等动物:我体内是有液泡的呀,人类因为考试没有这个知识点就说只有植物有液泡,我冤不冤啊!  9 作为学生,心里会有一种特别的计时标准:放学回家的次数。这也就是时间感觉越来越快的原因,如今回两次家就月考了……
      10 思考的过程犹如蜕变,只有自己知道切身的痛苦――世人惊叹于阳光下双翅灿射出的斑斓的光,却未注意到上面未干的泪,未抚的伤……
      11 从什么时候开始,才不敢大声地哭,用力的往前奔驰,因为害怕迷路,冲破了终点享受欢呼,再没有人抱着你一起跳舞……
      12 每每言愁,然愁在何处?本心答曰:“触秋伤时,感悟悲己,悼年华,恨无常,哀别离,皆不可名状之悲。”
      13 学是快乐的,但上学是痛苦的。差别就在后者是个变化的过程,变化总是痛苦的。
      14 他乡的方言我总是当作一门技术,像学英语一样练发音语法。乡音难再得。
      15 我说我的话,你怎么思考多少遍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我说话又不是为了专门为让你相信而说的。
      16 喜欢在放学时倒着漫步至门口,看着人群快速的向后流动。想起李白的“天地之逆旅,百代之过客”,感觉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17 很为星星们鸣不平,他们受到的称赞总是“集体奖”,要知道他们其中的某一些比太阳大成千上百倍!距离产生美,太远了又看不清,物极必反啊!
      18 我曾热衷于围棋,纵横黑白中蕴藏世间真道,阴阳调剂方成自然。现在觉得人力所创毕竟不比天地所创,故愈加喜欢星星。
      
      评点
      
      “语录”是博主对自己言行的总结、反思与升华,其中浓缩了自己的思维流程,抒写了博主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认知,包含有一种人性的智慧和才学在其中,更有灵魂深处的裂变和舞蹈。
      
      说说我所认识的乐器
       这么多年了,我也没学习过一种乐器,深感惭愧,虽不能创造动听的旋律,但也对些名家名作稍有了解,鉴赏能力也是可以的,在此就以朋友的身份说一说那群乐器们。  笛子――假公济私,先说最爱
      苍苍竹林,清笛悠抑,千竿万叶随笛孔中流泻出的哀思共鸣――摇曳、起伏,那流音绿了山野,绿了清风,绿了林旁侧身倾耳的我的心情――那是水墨画中的绿,淡淡渲染,毫无矫饰,自然天成。她就像一个淡妆素衣多愁善感的女子一一颦一笑都透出幽婉的气质。
      古琴――君子隐士的必备之物
      传说古琴弦数愈多,弹之愈显急促、哀愁,因此心怀幽怨的迁客骚人、君子隐士便借此一抒胸臆。和着清风吟唱梅兰竹菊,清逸飘洒。羽扇轻摇,纶巾微动,享受自然的同时,偶得一知音也未可知,共聚壶觞,岂不美哉?且又闻武乡侯以琴声退敌,震慑力自然不敢小觑。
      二胡――兼有奔放和幽凄的两面派
      在草原上或大城市中想要找到它并不很难――前者牧人用其消遣时光,激扬生活,故弦响之处必是水草丰美,景色宜人,一边赛马一边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免不了让他们这么高兴!后者则是乞人用其打动听者,悲怆气氛,弦响之处一段段凄凉心境――二胡不同于笛琴,欲悲则泣烈尖锐,其音刺入肺腑,化入血液,真真欲罢不能!
      琵琶、胡笳――又是两个幽怨派的
      昭君文姬使二者多多少少带了些西凉的沧桑,黄沙漫处,马鸣萧萧,十八拍之辞飘忽在硬骨朗朗的胡杨林的上空,便也尽染了铿锵的节拍。相比之下,琵琶虽“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但也有“问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莫非琵琶又从江南借得一段氤氲的水气?可她又怎将二气贯融,浑然为一的呢?
      鼓――标准的草根阶层  古时的鼓多用于传递信息,击鼓进军,击鼓鸣冤,伴舞迎宾之事成付与缶。现在的鼓种类颇多,长鼓、手鼓、腰鼓……(拨浪鼓?)这种平民乐器似乎难登大雅――交响乐会时,满眼灿灿的金黄――而它应该是最得人气的:金黄的沙滩上,一个墨镜短裤、肤色黝黑的男子手中会拿什么?没人会猜是长号、箫一类的吧?
      
      评点
      
      将乐器的特点与相关的历史情节联系起来,演绎出一种历史的深重沧桑感和人性的多面性,让人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博文的背后是作者对中国传统乐器内在特征的深刻理解。
      
      文史感悟
      
      可笑的轮回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纵观历朝历代,开国大帝非德即武,总之是相当有才。出于私心,上一任皇帝在有生之年总会致力于维护自己家族的无尚统治。始皇大人筑长城,铸金人,焚诸子,坑群儒,战匈奴,逐蛮夷,收银钱之府库,陈精兵于关隘……可怜他老人 家忙了一辈子,以为“千秋万载,帝运隆昌”,但在棺材里没躺几年就被人灭了国,听说他亲爱的儿子还把他的尸首和烂鱼同车共载,实在可哀……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却总像是在一个既定的圆坑内无休止的轮回,新的朝代总是吸取前面朝代的灭亡教训:曾被外戚专权的下次肃清,曾被宦官乱政的下次杜绝,曾被藩王取代的下次削势……如果不是太不现实,武将出身政变夺权的赵匡胤就不只是释兵权了。
      同样是轮回:高喊着“平富贵,均地权”动人口号的那些农民起义军兄弟,在成功把皇帝拉下马之后却又把原来口号的适用范围缩小N倍,重新等级统治――只是换了一个领导而已。
      古之萱草谓之“忘忧”  “愁“之种种,盖自忧生矣。无忧便可无愁:愁无贤辅国者忧治之不理,愁皓首霜鬓者忧此生无功,愁秋时萧条者忧万物凋零,如此而已。
      忧郁于中,愁发其外。因有诗词歌赋,骈散文体皆备,宜以舒之矣。故古之善舆之才可使中之忧郁发乎其外,声至千里,阅于万人。于是众皆称善,其愁亦可稍解。然吾辈文微辞陋,叙不切意,议不及理,心结诚将不可解欤?  近阅《诗经・卫风・伯兮》,遇“谖”字不识,查之典曰:“萱草也,以有指母亲――椿萱并茂”。吾掩卷细思,似有所悟:夫母之为亲,宽恕忍让,心系儿女之家业而无求所报,同分忧愁,共担风雨。如此则称母为“忘忧草”不亦可乎?古之圣贤造字何其精妙哉!
      闹剧
      碧瓦飞红,粉饰琉璃的红楼之上,宝玉的梦在绛珠仙草魂归离十艮天之后,倏然破碎。
      闹剧,十足的闹剧,元妃丧期未满便行婚嫁,此无国礼:宝钗重臣之后调包过门,此无家礼;贾家皇亲国戚,名门望族,此举岂可瞒过众人?“钟鸣鼎食之家”遭世人耻笑,高鄂竞谓之日妙计。贾母真的就因金玉良缘的一句迷信,就连在她亲外孙女病亡的一刻也不赶去?
      稿断痴情,归结红楼一梦,宝黛二人以这样的结局斩断其间情丝,不能不说高鄂先生和雪芹先生在本质上的理解有偏差,情字难书,纲常大礼为重
      晴雯逝去时,我哭了,林黛玉死的时候我竟没哭。
      黛死钗嫁竞在同一时辰,宝玉若有来世,看到此事,想必也和我一样奇怪作者为什么会安排这样一场闹剧。
      可宝玉的病竟又好起来了。
      评点
      博主对封建历史体察体现出一种少年学子的冷静的观察和认识,而对母爱的“感恩”情怀却从古书中“忘忧草”的“训诂学”角度切入,表现出一种对文字的敏锐感和对历史的把握。而对“宝黛”爱情悲剧的阐释,表现出作者对“红楼”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

    相关热词搜索: 相思树 来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