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浅谈在铁路职业培训中《电工基础》课的教学方法_初级电工基础知识

    时间:2019-02-19 03:21: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职业技术培训中,《电工基础》是电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针对该课程基本概念多、理论性强的特点,笔者从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职业培训 电工基础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30-02
      
      在铁路职业技术培训中,《电工基础》是铁道信号等电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员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学习后续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但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较多,理论性又强,而笔者所面对的学员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基础薄弱,给教学和培训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怎样扭转教师难教,学员难学的不利局面,使学员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将来操作电工设备的实作技能,从而尽快适应铁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本人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培训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见解。
      
      1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随着铁路大面积提速及各项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对职工的技能水平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核心任务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教育要创新机制,教师要创新教学。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员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潜心探索教学内容的独特之处,让每位学员都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发展创新能力。
      (1)变学员由被动的客体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例如在进行电路组成部分的分析概述中,我紧密结合信号专业学员的特点,联系现场实践中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员自己归类并总结得出:所有的电路,不论其结构多么复杂,功能多么强大,归根结底都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的结论,不但加深了学员对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还极大的调动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营造了氛围。
      (2)作为创新教育的操作者和实践者,我体会到在教学和培训环节,必须要把电工基础的教学活动与学员将要从事的工作实践联系起来,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要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体现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强化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就拿“谐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来说,笔者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接受能力而适当地删除了串并联谐振条件及相关特征的理论推导,反之则把串并联谐振在铁路信号中对“抵抗不平衡牵引脉冲电流”的应用花了相当的笔墨作出详尽的分析讲述,因为与现场的作业实践有了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学员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花费心力去探求对该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电工基础》课的教学注重直观性、实践性,笔者认为如果对课程中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便于创造情景,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会使教学效果更趋显著。比如在“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教学中,电动势的形成是学生最难接受的知识点,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员普遍感到难以理解。非静电力移动正电荷这一难点,通过一个程序控制正电点荷在电源两极间移动的速度和数目,运用电路动画的手段,逼真地模仿出电源两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员对微观世界的创新认识和真实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物质宏观化,静态的效果动态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从而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员的创新认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电压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怎样说清“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比拟的方法将水流比作电流,水压比作电压,以抽水机比作电源进行描述的。但笔者所面对的学员普遍缺乏想象力,无法将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模拟出正电荷从正极向负极的运动,这样将电流转换成电荷的流动,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遵循对事物的认识有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从而容易得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应体现在教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践证明,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培训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1)类比教学。《电工基础》中许多的事物都与生活中的事物相类似,而且前面所学的内容和后面的新内容又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相似的联系,便于学员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同时,强调其相互间的区别,加深学员对该知识的理解。
      譬如,电容元件的串并联关系与电阻元件的联结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但不同联结形式的特点既迥然不同且刚好相反,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并总结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实物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利用实物感知的直观性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就拿“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这一讲来说,利用教具中的小型发电机实物,先引导学员认清发电机的结构,使他们对发电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讲述正弦电动势的产生。正因为发电机三相绕组空间位置上的关系,决定了对称三相电源间互差120°的相位关系,从而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难度。
      (3)实验教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实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变“要他们学为他们要学”,努力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程度质的飞跃。有计划、有组织的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课程的趣味性,增强学习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动手能力,掌握知识。
      
      2 培养问题意识,致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对学员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得学习积极性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的作用不容忽视。传统的提问模式都是教师发问而学员作答,时间久了,学员会感到乏味,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不是八股似的教学环节,而应该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的任何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1)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巧妙设疑,重在一个“巧”字,问题的提出,既要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使学员能够学以致用,积极探索。譬如在进行三相电路的教学中,笔者曾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各位在参与家庭装修中,注意到家中的各种用电器怎样连接?”小小的一个问题,因为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引起了学生的广泛讨论,接下来教师进行Y型与△型连接及相电压、线电压的关系教学自然能引起学员的自主参与、积极思考。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着眼于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教材内容和学员特点,认真组织,通过不同问题情境的创设,启发学员运用实验法、讨论法等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帮助学员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重要性。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适时安排课时练习,是《电工基础》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教师在习题的组织上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精心挑选,分析例题时一定要让学员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要让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作为一名培训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性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员适应以后工作岗位和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要求。
      总之,在现代企业教育培训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对《电工基础》课教学培训工作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愿与各位探讨。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方法 浅谈 职业培训 电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