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似锦繁花迷人眼】 繁花似锦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07 03:24: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的7个年份中,2007年中考作文试题(笔者手头搜集到的92道)所显示的变化最大,亮点最多。透过这些试题,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命题者为保证考试公平、提高考试公信度而求新求变的不懈追求。
      
      一、非开放式题型大幅升温
      
      中考作文常用的5种题型中,选题作文、话题作文对学生的限制较少,写作自由度较大,一般被认为是开放式题型;而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开放式题型。至于新型材料作文(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开放程度介于二者之间。鉴于新课标精神的要求,使得开放式题型占据了中考里的绝对领先地位,而非开放式题型则退居到低位苦苦徘徊。从下表中我们可见一斑。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2004―2006三年间,两种开放式题型一直高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并与第三名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足见开放式题型的“风头”之健。
      再看2007年,全命题题型升至23.9%,7年来首次进入前三名,跃居第二;半命题题型虽然保持第三的位次,但是它首次超过了话题作文。而当初视为开放式题型创新成果的话题作文,已经走过2003、2004年的颠峰,呈现下降趋势。
      面对这些巨大的变化,或许有人要问: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个性化写作创设宽松的环境,但是,过于开放的命题方向和过于宽松的写作环境,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的冲突――作文题目过于开放,如何避免猜题、押题、宿构?如何恰当评分?过度开放引发的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选拔的公正公平。或许是基于提高考试信度的考虑,或许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训练(盲目地鼓励个性化表达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或许是有意要击中学生的“软肋”进而促使他们全面提高写作能力,或许是话题作文到了顶峰之后的一种很现实的命题思路突破,总之,全命题、半命题形式已经、并且还将继续被广泛地运用到中考命题之中去――非开放式题目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考区的首选。这是2007年中考给予我们的最重要信号。只是,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1.全命题作文注重发挥提示语的作用。与1995年之前几乎一统江山的全命题相比,现在的全命题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内容上体现出的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姑且不说,单说形式上,大都精心设计了提示语,用来创设写作情景,开启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比如,今年广州市中考作文就是这样表述的:
      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红绿灯是指什么?如果任由广大考生去思考,恐怕中下游学生还得费一番思量,甚至有可能将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交通规则上。命题者干脆站出来说明“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明确地指定和拓展了写作范围,降低了审题门槛,努力创设较为宽松的写作环境。这种做法,在全命题作文试题中,特别是具有一定审题难度的全命题试题中比较普遍。
      2.半命题作文呈现控制备选项的趋势。半命题要算是一种具有较大写作自由度的题型,这种自由度主要体现在空白处填词的全开放。或许正是要将这种自由度控制在恰当的范围之内,几个考区就采取了这样的举措:限定填词的备选项。笔者手头所见,有湖北黄石的半命题作文试题“_________让我学会_________(坚强、关爱)”;在选题作文试题中的半命题选项中,出现了三例:河南课改区的“那一次,我很_________(快乐、内疚、受启发)”、河南非课改区的“_________(微笑、节俭、遵守规则)从我开始”,湖北黄冈的“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的湖北黄冈的命题,在前几年中发挥了命题改革创新先行军的作用,给半命题提供填词备选项的做法就是该市2006年率先实行的。可以断定,这种做法还会在更多考区里实施下去。
      
      二、同一考区内题型连续性大幅降低
      
      1.保持题型连续的考区比例急剧下降。通过分析近几年与上年度中考作文题型的连续性,我们发现,2007年是作文题型连续性最低、变化程度最大的一年。中考命题有“三年一调整”之说,那么,2007年这些考区启用新题型,是下一个三年的起步,还是今后不断调整作文试题题型的标志?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实践去回答。
      2.两种变化趋势同时并存。分析题型发生变化的考区,我们发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一类是向开放式题型靠拢。比如,山东临沂市由去年的半命题(“我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__________________”)更改为话题作文(“每一种草都会开花”),写作的开放度变得更大一些。二是向限制性更强一些的题型靠拢。比如,江苏苏州市由话题作文(“伸出你的手”)变为全命题(“晨”),浙江台州由选题作文(话题“执着”和半命题“_________伴我同行”二选一)变为半命题(“我和_________有个约”),广东省由新型材料作文(关于诗句)变为全命题(“最好的奖赏”),上海市由半命题(“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_”)变为全命题(“记住这一天”),等等。这些考区的试题,给考生指定了更强的范围,强化了限制性。上述两种变化趋势比较起来,后一种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都远远大于前一种情况,这很能说明中考作文命题正在进入非开放式题型“全面当家”的时代。
      3.连续之中也在追求变化。在许多沿袭上年度题型的考区中,命题者实施的是一种渐进式创新。一是选题作文中备选项的题型有变化。比如,河南考区2006年是“全命题+话题”,今年变为“半命题+全命题”;湖南长沙考区2006年是“全命题+全命题”,今年变为“全命题+半命题”;福建福州考区2006年是“全命题+半命题”,今年变为“半命题+材料作文(读后感)”;黑龙江非课改区2006年是“话题+半命题”,今年变为“话题+材料作文”等等。这些考区,在大的题型保持延续性的同时,也作出了不小的调整。二是话题形式、内涵的变化。一般而言,充当话题的,可以是词语,也可以是短语。其中后者的限制性又更强一些。比如,2006年,山东淄博、江苏徐州考区选用的话题分别是词语“节日”、“心”;2007年,它们分别选用了短语“美就在我身边”、“心有所系”作文话题,考生在写作中必须顾及更多的内容和要求。
      
      三、内容拓展带来了诸多创新亮点
      
      1.不少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近年来,中考作文题干大多由标明美好思想、道德、情操的词语组成。这类试题,实际上框定了主题方向,往往限制了考生个性化的发挥。作为一种探索和突破,命题者试图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命题视角和资源,让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2007年中考,江苏苏州的全命题“晨”,上海市的全命题“记住这一天”,山西太原的选题作文中可供选用的三个话题是“立春”、“惊蛰”、“春分”,云南课改区的选题作文中有一道的话题是“有效期限”,等等。这类试题比从前任何一个年度出现得都多。一些诸如“节日”之类的时间名词,还有一定的文化含量。这两类时间名词,还会继续出现在来年的中考中。
      2.第二人称词语进入题干。2007年中考试题中,在很多考区继续保留“我”入题干的传统的时候,几个考区试题中出现了“你”,比如,江苏常州的半命题是“你还会_________吗”,福建莆田的半命题是“我爱你,_________”,陕西的选题中有一道是“ _________,你好吗”,等等。由“我”到“你”,其实“我”还是叙述、表达的主体,只是写作时关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陈述的角度变成为直接倾诉。需要说明的是,“你”具有不确定性,人、物皆可,拓宽了写作范围。所以,我认为这类试题会有更大的市场。
      3.多类“虚题”频现亮点。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07年这样,有这么多的以物象命题的“虚题”出现:一是用实物直接命题的,比如重庆的话题“翅膀”,湖北黄冈的选题作文中有一道是话题“深深的脚印”,四川内江的全命题“路上”等等;二是以实物作为比喻的,比如天津的全命题“心中的彩虹”,广东广州的全命题“心中有盏红绿灯”,河南课改区的全命题“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等等;三是用物象揭示哲理的,比如江苏南京的全命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山东临沂的话题“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湖北恩施选题中有一道是话题“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等等。写好这类文章,要恰当采用借物抒情、托物寓理、虚实结合、深入开掘的写法。
      4.作文的考查功能被放大。我们注意到,不少考区将书写能力的考查与写作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在作文评价之外,另外根据作文的字迹增加书写评分。比如,浙江绍兴“其中5分为书写分”,江苏南通“其中含写字5分”,江苏徐州“其中含卷面分5分”等等。这种做法,会在一些考区下一个年度中考里得到延续。
      在总结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新做法、新创意、新亮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不足:一是题目过于常见。比如福建宁德的“感谢_________”,浙江义乌的“_________真美”。这些题目缺少新意,内涵陈旧,不利于避免宿构。二是试题照搬往年。笔者手头上的资料显示,湖北孝感“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就是全文搬用2006年湖北黄冈课改区的中考试题;四川南充选题中的一道半命题“人生路上____多”,曾经是湖北黄冈课改区2005年的中考作文试题。这种简单地拿来为我所用的做法,有失严肃,值得商榷。
      (作者地址: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

    相关热词搜索: 繁花 似锦 迷人眼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