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如何较快地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时间:2019-01-13 03:29: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贵有思,小思有小进步,深思则有大进步。所有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最后的思考作结,那么这一活动就是失败的,就是微效甚至无效的。多做多练是必要的,但善思更重要,会思考的人,学习必然轻松,而且效果明显。很多时候,老师都责怪学生,某某题、某某知识我讲过多遍了,我强调过多次了,不少学生还是不懂,还是出错!究其根源,是学生没有思考的结果。鉴于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引导学生思考,感觉效果比较明显。
      一、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初中生主体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强调初步的理性思维还不是超要求的。而且有了初步的理性思维后,其形象思维也会得到促进。我在指导方法上主要是遵循实用的原则,让学生在实用中感受到思考方法的重要,体会到思考的效果。
      首先是思考什么。换言之,就是哪些东西我们应该思考,不能轻易放过,比如生难字词、成语,没有理解的句子,或者感觉优美的句子;如果是文章的话,读完后,自我思考: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哪些地方我印象较深?哪些地方对我有启发,让我有收获?老师讲了哪些重点?等等。总之,第一印象不懂的,或者感觉好的,都应该思考,把不懂的弄懂,把说不出的感觉尽量明晰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怎么思考。发现了思考的对象、目标,我该怎么思考呢?其实,寻找思考的对象,本身就是在思考,只是比较浅层、比较表面化。这里谈的“怎么思考”是指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由表面的、平面的思考向深层的、立体的思考转变。这就要围绕问题,从前面的思考对象出发,去深究。语文的问题基本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思考的,所以时刻要把发现的问题置于语境中,而语境,是可大可小的,小的语境如果无助于思考解决,那就逐层放大语境: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比如前面发现的生字,怎么思考呢?先看在什么词、句中,由此理解它的意义,然后结合句、段或篇去理解它的表达效果。
      二、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园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指导了思考的方法,能不能有效还得靠学生自己的运用。常用才能常有所得,常用才能常有所创新。我觉得,早读课是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最佳园地。现在学生的时间分配细而密,基本都有老师在引领,难得有自己自由的空间。早读是最自由、最充分、最个性的时间段,用得好,能发挥巨大的功效,这要求学生有目标感、任务感、紧迫感,不思考的干耗,不但无效,还增加痛苦与厌烦。早读如果积极运用方法去思考,可能就是有乐趣的活动。时而是字,时而是词,时而是句,或者试着按试卷的基本格局、基本考查习惯去找点思考,这样多点多法交错,富于变化,避免了课堂专题训练的枯燥;读读、想想、查查、记记,再长的早读也感觉时间短暂。
      给学生自由思考园地的另一个措施就是让学生“心做”题目。习题只是现象,知识才是根本,做题是检测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现象是无尽的,知识是一定的。因此,我每周或两周都给学生一定的“心做”语文题的时间。心做,就是不动笔表达,头脑想,嘴里说。让学生看题、读题,然后想想、谈谈解题思路、涉及到的知识,可以说能想出思路肯定能做。这样既训练了审题的能力,又省掉了很多“书写表达”的时间,又从习题探究到了知识,很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规范练习,强化思考
      “心做”是必要的,但规范的练习更不可少,毕竟目前的初中语文的检测还是全依赖于书面表达的。我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使用圈点勾画批等批注方法,确认知识的干扰点、审题要求,并批注纠正后的结果。不动笔,不读书。可以说,笔到了哪里,思维就到了哪里。不少同学没有批注的习惯,每次做起练习就盲目、茫然,写起答案就“想当然”。如果能从题干、语境、或者定位的知识中找到解题依据、步骤,自己才有解答的方向,才有胜算的把握。
      练习时用排除法,固然能针对性地做对一些题目,但却易漏知识点,这次没考到,不等于下次不考。而批注能探根究源,有效防止知识遗漏,避免下次“被动”。找出了题目中隐藏的根本知识,就是以后考试变化,也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一是一,二是二”地做题,是呆板的死做,必然越练越死,越练效果越差,情绪也越来越低落。不妨借批注来强制引领思考,从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句话说得好,“练习是训练思维的,不是训练体力的”。作为思维的工具,外在的语言表达会促进内隐的思维活动的条理化、清晰化和抽象化。有了批注式练习,才能有序思考,深层思考,有效思考!
      教学应该是一种隐性的“告诉”,学生在教师或者问题情境的带领下,去思考,从而获得体验、激励与唤醒,实现“自我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而这,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不深思的练习得到纠正的。“如果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思考,那么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乃至品质个性等等,就什么都有了。”■

    相关热词搜索: 较快 促使 养成 习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