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新诗教学中酌凡个问题] 酌贪泉诗

    时间:2019-01-26 03:36: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诗教学,尤其是中学的新诗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从事创作的诗人远远地撇开大众,诗歌写作越来越个人化,诗人很少下到中学校园里来――偶尔到中学校园搞诗歌讲座,面对十六七岁的新生代,他们感觉到交流的困惑,有一种不知从何说起的感慨。另一方面,懂得新生代心理并善于与他们沟通的在校教师,又极少从事新诗创作(事务繁琐是一大主因),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的体会可能就相对缺少,甚至有许多语文教师坦言不喜欢新诗。因此,新课改下的新诗教学就让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捉襟见肘,勉为其难了。《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IB选修模块,对于该模块的教学,我校是通过学生选班、走读的方式进行的――就是在每周三下午来自同一年级不同班级选修了该模块的学生组成“临时班级”进行上课――开多少班,需要几位教师上课,都取决于学生的选课志愿。在新诗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报告如下,以就正于各位同仁。
      
      一、懂与不懂的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对古典诗歌,相信每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对新诗,许多教师可能就发憷――其实是正常的。我们举卞之琳的短诗《第一盏灯》为例――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这首短诗,元非是赞美“人间第一盏灯”――人间第一盏灯,细想想是来之不易的。“与太阳同起同睡”是说“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样的作息这样的人固然是“有福了”,但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其实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第一盏灯的出现非常了不起。“兽畏火”,注定“兽”永远是“兽”;只有人,“人养火,乃有文明”。某种意义上,“第一盏灯”象征着人类进化史上勇敢的创造和开拓精神。因此《第一盏灯》可以看作诗人卞之琳对文明的一种礼赞。但这首短诗,在1937年却曾引起轩然大波。1937年6月13日,在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238号上,梁实秋化名“絮如”,以一个中学教师的口气,发表了一封题为《看不懂的新文艺》来信,指责“现在竞有一部分作家,走入了魔道,故意做出那种只有极少数人,也许竟会没有人能懂的诗与小品文”。在编者后记中,胡适也对“絮如”的观点表示了支持。此后有周作人、沈从文撰文为“看不懂的新文艺”辩护,就连“像老衲似的废名(冯文炳),激于义愤,亲找胡适,当面提出了强烈质问”(事实上废名的诗是最难懂的)。堂堂大学问家梁实秋,都说自己不懂类似卞之琳的短诗,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懂新诗确实也没什么好羞愧的。
      不过,笔者感兴趣的是在那场争论中所提出的有关懂与不懂的一系列问题――对一首诗而言,如果没有读懂,是哪里没有读懂?为什么会读不懂?是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进一步,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
      讨论的结果:“不懂”的情况有三种。
      1.作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指作者表达不清。刘禹锡曾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及人意深。”诚然,人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有时由于作者文字方面的准备不足,经常有“辞不达意”之憾。新诗史上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象征派的李金发,比较关注自我的内心表达。但文字上有些“隔”,可能跟他从小习染文言文有关(新诗中多有文言句式)。
      2.作品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作品本身意义的模糊、意义的跳跃,意义上和艺术上都可以作多种解读,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不懂”或所谓的“晦涩”。这种“不懂”,其实是丰富,新诗的多义性倒是现代新诗的特质。像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李商隐的无题诗、卞之琳的一部分诗歌也可做如是观。
      3.读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读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上的不足和偏差,有时还加上人生阅历不够从而导致感受力的欠缺,进而不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所表现的艺术性。举例来说,一个人十六七岁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很难理解40、50、60岁时候的想法,反之亦然。因此,学生或教师看不懂某位诗人的诗作,确实不是特别让人惊讶的事情。我们要注意的是,面对一首看不太清楚或看不懂的诗歌,千万不要轻易下一个否定的结论。 要之:懂与不懂不是诗歌好坏的标准。同一首诗同一个读者,时过境迁,假以时日,不懂会转化为懂的。作为教师,不要轻易下判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二、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想先梳理一下诗人诗歌创作和读者欣赏的过程,看看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示意图如下:
      说明:①诗人在生活中情动于衷,有感而发,将思想感情发为文字,比如诗歌。②读者面对的是一堆文字,文字的疏通理解是基础。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出现一系列有感情色彩的意象。(经过再思考、再体验,读者揣摩出文字的深层意蕴。如果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吻合,那么我们说,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读懂了。但是读者的构成是多样的,他或她面对诗歌的语言文字产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受制于读者各自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每位读者产生的想法就可能有所区别,这个想法甚至可能与诗人原先的想法迥然不同,但你不能说他或她的想法是错误的。基于此,我们在新诗的教学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是平等的,如图所示,他们都归属于读者。教师手头无非比学生多一本教学参考书,而教参也无非是另一个读者的观点而已。因此作为教师切忌把自己看得过高,自以为比学生高出一截,尤其不能用教参的观点诱导或强行灌输。二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都应该有自己原初的体悟,而且要高度重视这个原初体厝。特别是学生,因为没有教参可看,也不受其他意见影响,因而这种原初体悟尤其难能可贵,需要得到教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可以这样说,一首诗的教学,应该建筑于学生的这种原初体悟的基础上。三是允许作品的被误读,朱光潜在《谈美》中说过,“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也认为,读者有误读的权利,作品有被歪解的必然,而且有时歪解不比正解差。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举意大利诗人萨瓦多尔・夸西莫多的《瞬息间便是夜晚》为例――
      每个人都独自站在大地的0脏
      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瞬息间便是夜晚
      这首短诗,笔者让学生说,结果有多种理解。主要的分歧在于“独自站在……”的理解,“独自站在”,可以理解为“孤独地站着”,也可以理解为“独立、自 立甚至有点自强地站着”。同时,这首诗歌,从不同的视角看,比如自己看人家,自己看自己,或者理解成上帝俯视芸芸众生等等,就会带有不同的意味(嘲讽、悲悯、自怜自叹等)。不过,笔者也曾经看过钱鸿嘉翻译的版本――《瞬息间夜晚降临》――
      每个人都孤独地站在
      地球的中心
      一线阳光,
      透过他的全身
      瞬息间
      夜晚降临
      两种版本对比,钱鸿嘉翻译的版本明了是明了了,但给人的想象空间却不大了。你能说,钱版是正的,人家是歪的吗?究竟谁的版本是原作者的意思?这重要吗?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这个问题,朱自清曾表述过,不过他主要针对古典诗歌的欣赏。他在《论百读不厌》中说:“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是为了消遣,浏览或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快感。这跟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在笔者看来,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朱自清把读书分为两种:求知与求乐。从求乐角度看古诗词,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得到吟诵的快乐就行。但新诗教学可能出问题,因为新诗的音乐性已经大大削弱了,虽然有些诗歌朗诵起来很有气势或者很有味道,但读者只想在新诗的吟诵中得到乐趣的想法恐怕是很少的。新诗的意义的传递很重要,没有人会认为“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
      那么“全篇的意义”怎样算弄清楚呢?
      
      三、“解读”与“感悟”的提法问题
      
      解读的提法,由来已久,对散文、小说、话剧剧本等等,教师动辄“文本解读”云云。但如果把它移用到诗歌教学上,笔者总觉得不太妥当。何谓解读?新版现汉词典说:①阅读解释。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这三种解释,似乎都不完全适用于诗歌教学。在笔者看来,解读似乎是手持解剖刀在解剖什么,过于冷静,过于冷血,理智有余,感受不足。诗歌教学,依笔者愚见,还是要尊重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而诗歌的特点有主情的和主知(智)的两类,前者如浪漫抒情的诗歌,后者如里尔克注重经验,而放逐情感,(“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诗是经验。”)以及受其影响的冯至、卞之琳以及九叶派诗人中的穆旦、郑敏、杜运燮等诗作――将感情升华为人生的经验(克制、淡化感情),这一种知性的诗,常常是多解的。为此,笔者提出“感悟”的说法。何谓感悟?感悟是有所感触而体悟。读者的感触点以及角度可以不同,所体悟到的内容也就可以不一样,加以每人的体悟能力有区别,因此,“人读人异,人言人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就顺理成章了。而解读,总觉得把读者(有时是自己)放置于作者的威压之下,战战兢兢,惟恐读不出或读错了作者的意图。读者读诗,好像在还原作者的意图,唯作者马首是瞻,读者呢?他的主观能动性没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受教参上各种观点的影响,有时会把自己的原初体悟丢失了,这样的教师,在诗歌的备课、教学中,解读多于感悟;而学生,他们的感悟会很充分(解读的比例很小)。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地交流,那么备课的时候最好先把教参远远地撇开,要多角度地感悟诗歌文本。因为只要一打开教参,教师的感悟成分就减少,解读的成分就增加了。
      
      四、教材处理和课型结构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有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两部分,教材容量大,但课时有限(总共36课时,给新诗的不会超过18课时)。就新诗而言,本模块就收录了25首诗歌,外加“思考与探究”的五篇文章。如果按部就班,一诗一课时,那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对所选诗歌进行取舍增删、重新组合,同时在课型结构上也要灵活机动,毕竟这是选修课。笔者把我们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1.专题讲座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宏观把握,就是把所有选修了该模块的学生集中到多功能报告厅,对新诗的历史、流派的演变以及各自的诗歌美学等做一个讲座。也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专题讲座,比如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诗歌网站、新流派、华文青年诗人奖(入选教材的诗人江非即为其中之一)和柔刚诗歌奖获奖诗人诗作等等。
      2.多重对比方式。在一堂课中,可以就主题、手法等方面,选取课内外诗作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比如把《老马》《半棵树》《井》三首诗合并在一起,因为它们都用了象征手法;比如把纪弦《你的名字》和保尔・艾吕雅《自由》做一对比阅读,内容上都是有关“自由与爱情”的。你会发现纪弦《你的名字》写法上还取法于保尔・艾吕雅《自由》,后者卒章显志的结尾尤其具有震撼性,由于该诗太长,笔者就援引末几段,以窥全豹。
      在并非自愿的别离中,
      在赤裸裸的寂寞中,
      在死亡的阶梯上,
      我写你的名字;
      在重新恢复的健康上。
      在已经消除的危险上,
      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上,
      我写你的名字;
      由于一个字的力量,
      我重新开始生活,
      我活在世上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叫你的名字:
      自由。
      3.活动体验式。这是把课内外打通的一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提前一周时间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某一单元的所有诗歌(一般是五首诗歌),然后挑出最喜欢的一首,写出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上课时,按相同的喜好,自由组合,由临时组长组织每个组员依次朗诵自己最喜欢的那首诗歌,然后根据自己写的赏析文字谈谈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每组推出1至2名学生在班级范围内交流――朗诵诗歌或分享自己的赏析文字。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多,对于课时紧张的选修课尤其管用,有时一课时就能解决一个单元的诗歌教学。当然,在课后,教师的备课是大面积的,需要投入很多,要能应对学生不同的喜好,而课堂,则真正成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②姜涛著《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③鲁迅著《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宋兆霖主编《诺贝尔文学奖金集(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诗 教学中 酌凡个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