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朗读不可断词破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意思

    时间:2018-12-30 03:29: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社会上讽刺某些人不辨文意,信口而出的笑话很多,如:把“南京市长江大桥”读成了“南京市长/江大桥”,把“已经取得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学历的干部都要………”读成“已经取得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学历的干部都要……。”这些读法的可笑,就在于犯了断词破句的大忌。
      朗读切忌断词破句。把一个词拆开来读或把非词的两个词硬凑在一起,当作一个词来读,都会破坏句子的完整,违背作者的原意,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阅读文章,要仔细辨清文意。现代文中,有时沿用一些文言词,必须仔细分辨。如:现代文中的“可以”,大多情况下是个双音词,但有时也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如:在“不可以言代法”句中,“可”是“可以”,“以”是“用”,因此读时,必须在“可”后稍作停顿。又如在毛泽东同志的《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中:“工农分子,可以自己的光荣出身傲视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又可以自己的某些知识傲视工农分子。”文中的两个“可以”,都不是双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可”即“可以”,“以”在这里有“凭借”、“依仗”的意思,朗读时,“可”字后都要稍作停顿。
      朗读现代文,需要认真分辨词义,朗读文言文时,更要慎重。
      在文言文中,“可以”既可是两个单音词,也可以是个双音词,甚至在一段文章中,“可以”的念法也有不同。
      如:在文天祥的《<指南针>后序》中:“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①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②口舌动也。”其中“一行”是走一趟,“为”是“是”,“一行”后必须停顿,不可与“为”连读,第一个“可以”可以连读,后一个“可以”则不然。“可”是可以,属上读,“尚可”意即“还可以”,“以”属下读,“以口舌动”意即“用言辞打动”,朗读时,非在“可”后稍顿不可。
      文言文朗读,要读清句读,特别要注意句中停顿,不要读破句。古代文言文是不加标点的,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培养分清句读的能力。现在选入课本的文章,后人都已加上标点符号,朗读时只要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即可,但遇到句中停顿时,还应特别注意。
      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多数,而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恰巧是一个双音词,词义也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分开读,不要错把它当作一个词来连读。例如:“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其中“形成”,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在上例中,“形”是个名词,并且前有定语,在句中作主语,“成”是动词作谓语,作“形成”讲。因此“鼎足之形成矣”要读成“鼎足之形/成矣”。如果“形成”连读,就错了。
      又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中的“形容”,是两个单音词,作“形体”、“容貌”讲,故“形容”不可连读,必须在“形”后稍作停顿才行。
      一些较长的句子,朗读时要在句中停顿,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结构,使语言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例如:“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赤壁之战》)文中的“此所谓”后面,必须停一下,以显示下面是引文;引文部分有十个字,是个完整的句子,中间要有停顿的话,就只能停在“末”的后面;如果不辨清语意,误停在“势”的后面,就是读破了句子。又如:“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不能误读成“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可是在“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句中停顿只能放在“将兵”之后,“将将”必须连读。因为形式虽是两个“将”字连写,但词意和结构都不同。于此可见词意、结构同语言停顿的密切关系。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夫”、“盖”、“惟”、“其”、“若夫”,“至若”等,朗读时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必须作些停顿,否则就会影响对文意的理解。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中,是用“夫”字领起后面三个句子,用来发表见解,如念成“夫以”,就与原意大相径庭了。“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盖”字的作用,与“夫”字相同,只是语气稍委婉些,带有推测意味,如念成“盖儒者”,就起不到统领作用了。《岳阳楼记》中的“若夫”领起“悲”的一大段文字,“至若”领起“喜”的一大段文字,更是非单独停顿不可。
      近年来,在高考和中考中,此类题型已少见,因而朗读时不大注意,但从日常教学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看,还是不可小视的。
      河北省香河县第一中学(065400)
      
      编后语
      本期所选的几篇习作,大都有自己的特色。小作者林帅的《亲情永驻心间》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先写“弟弟”的“劣迹”,写他肮脏、懒惰、蛮不讲理。但后来才发现他身上的亮点:嫉恶如仇,不畏强暴,见义勇为,而且在汶川地震消息传来时,毅然全部捐出买自行车的钱。可见他是一个正直、豪爽、有强烈爱国之心的少年。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一个人和一件事。刘翠的《瞧,我们这一家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三口之家的和谐幸福场面,和所有家庭一样,这个家庭也有矛盾,但孩子是父母感情之间的“滑润剂”,具有很强的化解矛盾的功能。王俊的《空白》则运用了烘托手法,用中国画的“计白为黑”来映衬成长中的少年的心灵,他们的心灵往往留有“空白”,那是个人的情感隐秘之处。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和体贴。张翠的《静夜思》用白描手法抒写了自己父母那复杂深沉的情感。为了培养女儿,他们承受着重负,无怨无悔,“砸锅卖铁也供你。”这句话反映出做父亲的铮铮铁骨和耿耿丹心,做女儿的听了宁不落泪?张莹莹的《给自己一个舞台》则用典型例证来论说一个道理:为自己找到一个舞台不容易,在舞台上不付出汗水则很难有成就。朱仕龙的《第十三级台阶》采用悬念手法,写出了登高者独特的感受。李亚杰的《对手的存在使你变得强大》则娴熟地运用了辩证思维,说明相反相成的道理。总之,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每篇都有值得赏读之处,请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热词搜索: 朗读 断词破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