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富二代和官二代区别 [影视传播中“官二代”、“富二代”的形象变迁]

    时间:2019-04-05 03:21: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官二代”、“富二代”通过媒体的呈现被人们想象成生活无忧的优势阶层。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影视传播中对于“官二代”、“富二代”的形象塑造经历了特点明显的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影视传播的倾向性是和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政治政策分不开的。随着政策的转变,媒介逐步从片面的意识形态宣传到开始比较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和引导社会舆论,这从媒介的自身功能和社会效用来看,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解放前:“官二代”、“富二代”打天下
      解放前,实现民族独立是我党的首要任务,所以共产党对开明绅士是非常尊重的,欢迎正义、有着革命立场的各界人士。在革命过程中,许多国民党高官、资产阶级、地主家庭出身的“富人子弟”,经济实力强,有留学经历,教育背景良好,他们有开阔的眼界和比较清醒的政治头脑。相较之下,穷人的孩子大多出身贫苦,文化层次比较低,很多都是难以承受长期的压迫,凭着一种“莽劲”去“闹革命”。所以在解放前,“富人子弟”是革命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不夸张地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就是由正义感的富人子女发起的,而日益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也是由富人帮助的。①
      1939年拍摄的影片《中华儿女》中第二个小故事《老公务员之死》,就讲述了某老公务员与日军斗争直至牺牲,其儿女和进步学生一起投身抗战的故事。而电影《长恨天》对大地主儿子沈泓也持一种比较中立客观的态度。其实,解放前专门表现官员、大地主、资本家后代生活的电影并不多,但他们是很多电影的配角。这一时期,影视传播中的他们大多文质彬彬、思想进步,是可以团结和塑造的。
      解放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穷人子女受褒扬,“富二代”被丑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迎来了民族的独立,此时人们怀着美好的憧憬开始建设社会主义。但经历了常年战争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其生活状态并没有明显改善,占全国人口少数的资本家和地主仍拥有着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所以对地主资本家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导致许多对革命有过贡献的地主、资本家受到错误批判和敌视。
      为了配合阶级斗争,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表现穷苦儿童参与革命斗争的影视作品。穷人的子女从一出生就身家清白、机智勇敢。而地主、富农、资本家子弟则被全面丑化,他们相貌丑陋、品德败坏、欺压民众。
      《鸡毛信》中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儿童团长海娃,《红孩子》里的少年游击队,他们都是穷人后代的杰出代表。而为了衬托他们,地主家的小孩就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他们不仅没有可能成为电影的主角,甚至只有难听的外号,因不停地使坏却又脑子笨拙,受到穷人小伙伴的捉弄。
      这一时期狂热的极“左”政治思潮让媒介完全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根据李普曼的观点,我们所知会的这个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我们想象的所谓“拟态环境”,正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②换句话说,那个时代影视传播中地主、资本家后代被丑化后的形象,成了很多民众认识他们的依据。时至今日,我们每谈到地主、富农,仍还觉得他们就是《红旗谱》中的冯老兰和其子冯贵堂、《苦菜花》中的王柬之等罪恶滔天的大坏蛋。
      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党干部子女和先富者子女形象走入荧屏
      相比之前对于普通工人、农民阶级后代的关注和对于其他“敌对”阶级后代的打倒态度,我们党内领导干部子女的生活状态却从未受到“曝光”,他们像一群神秘的人物生活在人们的想象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这一批“官二代”、“富二代”开始受到关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首先,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日渐完善,许多人意识到之前对于其他阶级形象的塑造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而有失偏颇;其次,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我国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最后,部分行政干部经受不住经济诱惑的考验而落马,让民众对于高官、富商及他们后代的生活产生了好奇。这一时期,从影视作品就可以看出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有两部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血色浪漫》。
      《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一次把“文革”期间军队大院里孩子的生活搬上银幕,由于外面世界天翻地覆,他们反而无人管辖,因而逃课、打架、抽烟、偷东西成了他们的生活主题。这部电影虽然主要表达的是对青春的留恋、赞美和怅然若失,但干部子女的生活也由此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2004年《血色浪漫》的上映则将这一主题推向巅峰。故事的背景仍然是“文革”时期的北京,人们看到了那个突兀年代里红色接班人的子弟成长的全过程。他们插过队、参过军、要过饭,比普通人有过更多的荣耀却也在成长中有过烦恼。这部影片是一部意义重大的影片,让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官二代”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时至今日,展现“官二代”、“富二代”形象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它们常常用“官二代”、“富二代”的挥金如土烘托普通青年奋斗的辛酸史,比如《奋斗》、《裸婚时代》等等。影视传播中大量使用这种形象表达,表现的是我国民众对于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的担忧和思考,这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挥霍毕竟是违反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不过媒介始终将“官二代”、“富二代”与飙车、内心空虚、私生活随便等形象联系起来,这对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该问题是不利的。根据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当代人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这就培养了他们“头脑中的世界图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事实上,电视所呈现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往往会出现较大偏离。③也就是说,媒介在传播中要把握好一个度,过度的渲染不仅不利于民众理性思考,反而会造成拜金主义、仇富仇官思潮的泛滥。
      从影视传播中“官二代”、“富二代”形象的变迁过程,我们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我国媒介在舆论监督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不过,对“官二代”、“富二代”问题的思考,必须放在历史的语境下理性看待,这样才能使观众不至于对“官二代”、“富二代”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持敌视态度。
      注释:
      ①杨靓:《从阶级敌人到同胞兄弟——1949年以来大陆电影中对国民党形象演变研究》,《电影评介》,2010年第1期
      ②【美】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③陈力丹 闫伊默:《传播学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变迁 形象 传播 影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