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古来圣杰先立志:研读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有感

    时间:2020-09-21 14:48: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古来圣杰先立志  

    --研读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有感   

                          孙传志  

       

    孔子曾讲过人生“三段式”: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老年血气已衰,戒之在得。借春节闲暇,我算是细心研读了《曾国藩传》中的曾国藩,从他61个年轮的人生历程中,不难发现,他对人生有非常深的体悟: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的人生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从孩童时到28岁,标志性的成就,是在28岁这一年考中进士,并留翰林院深造,打破了曾氏家族几百年“寒籍”的历史,为他改变时代的历史创造了必要条件。并且在这一时段中,练就了一种经世致用的本领,尤以在岳麓书院学习时受到湖南经世思潮的影响最为显著。乾隆时,岳麓书院的一条学规写道:“立志。心之所之谓之志。志,气之帅也。志在南辕者必不肯北辙,则立志要矣。历观古圣先贤,未有不先立志者。诸生远来肄业,口诵先儒之书,已有年矣,试观此心,其果定志于圣贤之学乎?则宜加精进,益加涵养,以求至于其极。如尚未有定志,则宜急反前日之沉迷,而力端今日之趋向,往可不谏,来犹可追。须知古来圣贤豪杰,人人可为。”从后来的种种迹象看,曾国藩在翰林院及早期为自己立下的诸多“立志箴”、“课程”等,明显受到书院学规、学箴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京城从政15年。这15年曾国藩步步高升。道光二十七年,曾国藩在37岁的时候,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是一个与地方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平行的正部级官员。所以他信心满满,他打破了湖南建省以来一百多年的“升官纪录”。的确,在40岁以前就做了一个部级领导,9年连升12级,从山坳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仕途如此顺遂,连他本人都感到意外,他在给友人陈源兖的信中坦白地说:“回思善化馆中,同车出入;
    万顺店内,徒步过从,疏野之性,肮脏之貌,不特仆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数人,亦未敢为此不近情之称许。”京城为官不但他的位置爬升得很高,更重要的,他是天子的近臣。在中国这种人治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里,任何政策在某些人那里是一个底线不可逾越,但在另一些人那里就可能跨过去。曾国藩后来成功,追随他多年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说:他一生,平生精力十之六七在与世俗文法斗,十之三四在和太平天国斗。就是说,曾国藩一生都是在不断地逾越清政府给他设定的一道道红线。

      

    第三阶段是他从领兵出征到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第一号功臣。这个过程经过了10年。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这十多年就是打脱牙和血吞的日子,也是他走向人生巅峰的一段路程。  

    《易经》告诉我们,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曾国藩恰好在他50岁左右的时候完成了这项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清朝赋予他的最大的一个使命。曾国藩完成这项使命,非常艰辛。所以当曾国藩把武昌打下来的时候,咸丰皇帝最初特别高兴,一扫几年来节节败退的阴影:没想到一个书生还能建立这样的奇功,朱笔一挥,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一省之长,封疆大吏。但是,旁边一个大学士——汉人宰相祁寯藻提醒皇帝说:  

    曾国藩他是个在籍的侍郎,在籍的侍郎跟匹夫等,跟老百姓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登高一呼,从者数万,恐非国家之福也!跟老百姓没有本质区别的这样一个人,登高一呼,言外之意是什么?他今天能够把武昌城打下来,明天把安庆打下来,后天把南京城打下来,他又何尝不能把北京打下来!咸丰皇帝听到提醒,朱笔吓得掉到地下。咸丰帝此后牢记了这一点——绝对不能给曾国藩、这个手中有兵的人封疆大吏的权力。曾国藩在地方带兵长达7年多一直没有得到封疆大吏的权力这也是他在镇压太平天国途中显得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从他的视角看,他成功了。在他54岁的时候,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了,封侯爵,做宰相,他的事业处于一个巅峰。  

    他人生的第四个阶段是最后8年。这8年,曾国藩经历了逆境——天津教案。这是曾国藩处理的第一起对外交涉事件。处理这起交涉的案件使他由原来拯救帝国的一个中兴名臣一下子威信扫地,打到地狱一样,所以他后来在日记当中,给友人的通信里,也一再讲八个字——“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外惭清议”是指全国的舆论都不容他,骂他是卖国贼。“内疚神明”是说自己的良心也过意不去,为什么要我替国家承担这样大的历史罪名呢?处理天津教案前,他给儿子写了遗嘱,最后没处理完就重新回到了两江总督任上。这是他第三次到两江总督去上任。但是到任一年多,他就去世了。  

    研读曾国藩人生三境说,给后人的启示是积极的。他37岁位居要职,苦练湘军,打仗取得了巨大胜利。可就在他事业做得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失意的时候。皇上猜忌,大臣排挤,最好的朋友左宗棠骂他虚伪。他一气之下回湖南老家,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心为国家做事,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苦闷之中,一位老道士建议他将《老子》和《庄子》仔细读一遍。静心研读,曾国藩恍然大悟,总结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从此,曾国藩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态度,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环境的影响,越走越顺。曾国藩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如果眼中只有自己,不懂得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有能力也不一定成功。研读曾国藩人生三境说,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职场法则:立志固然重要,处理成功也不可忽视。越是成功的时候,越要处理好周围人和事,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好的自我。(作者孙传志系陕西作协会员,安康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现为陕西省安康疗养院副院长,13509158198)  

       

    相关热词搜索: 研读 立志 有感 曾国藩 人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