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儒家思想 [道家智慧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时间:2019-03-30 03:19: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社会道德失范事件不断发生,社会各界在担忧社会道德现状的同时,对于做为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家智慧的分析,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两个方面,对道家智慧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道家智慧;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小悦悦事件、虐熊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急功近利,人性淡漠,社会关爱缺失,媒体频频爆出关于道德的种种负面新闻,在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震动的同时,也从心灵深处对时下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反思。而做为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诚然,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在传统文化中育人,却有着其他德育与素质教育资源和方式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与功能。本文主要探讨道家智慧以及其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道家智慧
      道家思想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伦理智慧,这些智慧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1.致虚守静,顺应常道。"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道家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自然常道者,是为明智;不能合乎自然常道者,常会产生祸害。知常道者,对事情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才能得天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危难。因此,致虚守静,顺应常道就是要返朴归真,从外界的种种干扰和诱惑中超越出来,保持自己空明宁静的心境,不为外界的环境或个人的境遇所扰,能够包容无私,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获得生命的意义。
      2.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功名、财货和生命都是人生所需要的,但三者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道家从"重生"的基本立场出发,认为名利是为了人的生命,但如果损害了人的生命,则宁肯抛弃名利,也要保存自己的生命。所得的是恬然自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咎莫过于贪欲掠夺。因此,只有去掉对富贵名利的追逐,知足常乐,才能无忧无虑,怡然自适。
      3.上善若水,柔弱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道家认为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却是包容,水的善,利益了万物,而不与他们争斗,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却因而接近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七十八章》)在天地万物的发展过程中,柔弱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而坚硬刚强一类事物往往容易被破坏,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原则。老子告诫人们:"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是以退为进,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后发制人之道。因此,一个谨慎的人要想在世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的,必须柔弱、谦虚、包容、不争。
      二、道家智慧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
      1.道德认知与行为不统一。虽然大学生群体整体上处于较高的道德层面,但由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尚浅,道德观念趋向不坚定,又容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在道德评价与行为选择产生矛盾时,往往产生理想追求盲从于现实功利,吃苦耐劳精神淡化,贪图享乐等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2.价值取向功利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社会正处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规范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因此,大多数学生容易受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过度的追逐和索求不恰当的价值份额,把获取金钱名利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价值取向,从而出现重功利、重自我、社会责任感缺失、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淡漠,奉献精神欠缺等问题。
      3.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然而目前的大学校园里,诚信正悄悄地被时代的精英遗弃在灰暗的角落,诸如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作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篡改成绩单、擅自违约等现象经常可见,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道家智慧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们国家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将一切都吞没在急功近利的欲望之中,致使狭隘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其寐也魄交,其觉也形开,……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庄子·齐物论》)人为物役,结果导致为生命服务的手段变成压抑人的东西,人变成了外物的奴隶,人性异化成了物性,人的生命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道家致虚守静、淡泊名利的古老信条,可以净化现代人污染过重的心灵,使他们能够从外界的种种名利诱惑中超脱出来,保持自己内心的空明宁静,去除因执着于名利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养成一种高远豁达的胸怀,从而保全生命,获得生命的意义。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道家这一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重新思索生命的本质、生存的原则、生活的态度等重大人生问题,启发他们珍重自己的生命、淡化名利心、保持平常心,超然物外,返朴归真,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2.有利于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所谓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品质与情操的统一。而理想道德人格则是集中了每个人高尚道德人格的精华,是一定社会道德和规范的结晶和道德的完美典型。"圣人"、"真人"等是道家所标举的理想道德人格,既反映了他们涉世又傲世的人生态度,体现他们向往超越的人生追求。
      首先,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知足不争。当然这里所说的"无为"并非指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而是顺应、尊重客观规律,不强作妄为,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在老子心目中"圣人"是自然无为、知足不争的识道、体道、得道之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五章》)强调"圣人"的自然无为、大公无私;"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强调"圣人"的知足不争。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运用道家的这种自然无为、知足不争的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时,能够不为外物所惑,使心灵得以自由,恢复本性,从而能用更加开阔的心胸去审视自己的得失,体悟生命的真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其次,道家强调守柔处弱,诚信待人。老子心中,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正善治,动善时。"(《道德经·八章》)意思是说,居住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在处世哲学方面,老子将水的柔弱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深谙"柔弱胜刚强"的原则。这一思想对于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性的善良与本真,使其在待人处事中能够做到真诚守信,从而有利于其理想道德人格的养成与升华。
      参考文献:
      【1】沙少海等.老子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孙以楷.庄子通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苗相辅.伦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郭颖.道家道德智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胡琼(1982-),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现任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教师一职。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教育 道家 大学生思想 智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