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经济危机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危机视角下的会计改革探讨

    时间:2018-12-23 12:47: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认为,经济危机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交易信息至少要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信息、成本价格信息和交易能力信息,其中绝大部分是会计信息或者与会计活动相关的经济信息。所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改进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重建会计监管体制是防范经济危机不可或缺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经济危机 会计改革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披露 会计监管
      
      会计发展对经济的反应性特征,至少可以给人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任何一种会计模式的产生与改进都不可能超越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会计也必须做出适应性改进,否则就难以发挥其职能与作用,甚至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反思经济危机时就已经意识到会计的社会性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并把属于私人的会计行为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之中,从而使会计制度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人们仍然不能不考虑到会计改革的与时俱进的问题。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经济危机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交易信息至少要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信息、成本价格信息和交易能力信息与会计的关系。
      
      一、信息缺失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一)需求市场的简要分析
      在经济学教科书中,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并断言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供应量增加;市场价格下降,需求数量增加,而供应数量减少。实际上这一理论有个重要的假设就是需求者不仅大致了解相同功能商品使用价值的信息,而且大致了解这些商品的成本价格;只有在掌握这两种信息以后,需求者才可能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的趋势做出判断、价格机制才可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的功能。如果需求者对这两个方面的信息缺失或者了解的不够充分,那么价格机制的运行结果也可能正好相反;也就说,供应者给商品的定价越高,或者使价格呈现出上升趋势,需求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如果供应者给商品的定价越低,或者使价格呈现出逐步下降趋势,需求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表现为减少。价格机制的这种逆向作用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人才市场、高科技产品市场、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以及其他垄断性行业表现更为突出。不过如此分析,看不到需求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生产过剩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正是需求市场的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形导致了社会的个别生产上的冲动性与盲目性。
      
      (二)供应市场的简要分析
      在讨论房地产价格问题时,易宪容先生认为房价并不是由土地的价格决定,土地的价格到底是多少,源于开发商对所拍卖土地建筑住房价格的预期;如果认定房地产行业税费过高,企业只可能获得市场平均利润,那开发商就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也不会吸引众多投资者。如果我们承认易先生的观点,那么房地产企业的超额利润、暴富的开发商和高额的房价又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为何就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其中的奥妙又是什么?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需求者不了解所要购买的房屋的开发成本及其开发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不了解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和房屋的供应数量的变化,只要看到一个楼盘的价格高过一个楼盘,就会带着一种恐慌的心里去抢购,并在看到另一个楼盘的涨价而感到欣慰和自豪。需求市场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决策对供应市场的作用是:投资人只看到旺盛需求与超额利润的商机,并认为只要能够做出一个个新的概念、只要能够加大广告宣传力度,跨入房地产的时间越早、生产规模越大、获取高额利润的几率就会越来越高;如果还能够获得金融信贷政策的鼎力相助,他们就不可能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支付能力和未来生产过剩的情况了。所以,市场经济环境下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防范经济危机只能从解决信息公开方面着手。
      
      (三)信息不对称的趋势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就必然存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社会资源配置的所有机制的良好运行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信息;如果缺失了这些必要的经济信息,不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爆发生产过剩危机,而且在计划经济环境中也会发生商品短缺危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中,之所以没有发生过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在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有限性,决定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社会劳动壁垒尚未达到导致盲目生产的程度。如果锄头的价格高过了农民的想象,就会有更多的农民转行做铁匠;而粮食的价格高于铁匠的忍受程度时,铁匠也会从事农业生产。可以相互替代生产的技术环境和共享的基础信息,使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的功能。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且不说技术上的障碍导致劳动能力难以自由的流动,而且在以下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交易信息的缺失已经使市场主体难以做出恰如其分的经济决策。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趋势、产品生产的高科技化趋向、虚拟商品种类的日益增加和劳动知识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决定如果没有信息披露制度的约束,不仅一般的需求者。即使具有一定知识的人士也不可能掌握经济决策需要的信息。交易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已经超越了交易双方可以协商解决的程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
      二、信息不对称解决的途径
      
      (一)使用价值信息的披露
      消费者或者需求者拥有产品使用价值的“知情权”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仅生产者或者供应者为了,推销其产品乐意制作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广告宣传投资,而且多数国家也相继颁布了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由于不同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的表现为有用性,有的表现为未来的收益或效用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披露使用价值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有不同。如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企业不仅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或者债券发行公告中披露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盈利情况、资金用途和未来收益方面的信息,还要披露企业治理结构方面的内容。虽然在使用价值披露中目前还存在着虚构产品的构成元素、夸大产品功能和效果等虚假信息问题;但生产者或者供应在经济上的需要和法律方面的规定为解决产品实用价值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基础,披露使用价值信息使消费者或者需求者买的有用、买的放心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的基础。从现行状况来看,使用价值信息披露方面的后续工作应当是从优化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建立和谐社会高度,而不是单纯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来认识虚假信息问题,要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充分、完整。
      
      (二)成本价格信息的披露
      相对使用价值信息披露而言,商品价值信息的核心部分的成本价格的披露就困难很多。首先是披露成本价格信息对商品生产或者提供来讲,除了可能或多或少增加披露成本外,几乎不可能带来经济利益,并且会妨碍其获取超额利润;所以不仅没有对外披露的积极性,甚至有抵制情绪。其次是在自由市场经济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成本价格信息成为企业商业秘密的重要内容,政府也未能采取颁布法律制度加以干预的措施。如上市公司要逐期披露每股净资产信息,不仅没有影响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交易量,而且也未影响到股票或债券的价格,超过每股净资产几倍或者十几倍价格的股票普遍存在。企业的竞争能力与成 本价格的高低有关。与是否披露成本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有利于成本价格高的同行企业发现自己在成本管理上的差距,在调整经营战略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建议对一些大型商品,如房屋、汽车、高档家电等;对一些带有严重垄断性质的产品。如石油、电力、3G手机等;对一些具有特殊用途替代性较差并且价格价较高的商品,如药品、医疗机械等;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售价较大的新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其成本价格,以便于市场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交易能力信息的披露披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成本价格对维护商品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从而引导市场主体决策的合理性,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无疑是有用的。但对于在证券市场、人才市场、借贷市场或者服务市场上形成的带有长期合同性质的交易来说,单纯依靠这两个方面的信息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购买股票虽然也留意每股净资产,更关注的是盈利能力;聘用人才虽然也留意起教育背景,更关心的还是实际工作能力和忠诚程度;发放金融或者商业信用,虽然也留意质押或抵押物的价值,更关心的还是偿债能力;接受服务虽然也留意服务设备的拥有情况,更关注的还是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所以,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平交易,不仅要建立披露使用价值和成本价格信息的制度,还要建立披露交易能力信息的制度。反映企业法人交易能力的信息,除了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职工人数等基本情况数据外,公司的治理结构、高级管理人员的构成、战略规划、财务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企业始终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经营实体,始终收集整理并保存有这些方面的信息,现在的网络系统已经相当发达,只要自觉自愿或者制度要求披露这些信息,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是不可能存在问题的。
      
      三、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改进
      
      (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目标是规范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行为,是会计信息能否成为公众商业语言的关键。从历史演进角度来看,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大致经历了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阶段。在语义阶段解决了会计程序本身的结构问题,回答了怎么做会计以后,在回答会计数据的经济含义的语义阶段,人们的会计观念发生了脱离会计本质的变化。片面地认为如果会计数据与股价变动或股价水平没有关联,那么会计数据就是无用的;导致会计制度要求或者允许按照所谓的公允价值来核算尚未发生的假想交易,从而使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初步确认还是再确认,制度都未给出能够描述经济活动实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使会计确认的最终结论成为企业管理当局按其自身利益选择的结果;把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两种具有共同属性的计量模式对立起来,否定了历史成本计量的公允性,篡改了以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为主导的会计计量的指导思想。如果说历史成本itll是基于已经发生购买或销售某种资源,通过公平交易形成的关于该项资源的货币数据,具有真实、可靠、公允性特征而成为会计核算的基础。那么否定了历史成本计量,就等于抹杀了会计数据的作用和会计行为存在的价值。因为,会计信息的所有功能最终都集中表现在它反映的企业的价值或产品的成本价格上,即取得或者生产这些资源的当时耗费或者支付的货币量上,从而才可能使会计数据成为计算纳税的依据、经营管理和缔结契约的基础,从而会计信息能够调节市场价格而社会治理的功能。所以,在美国极力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同时,大多数用户还是赞成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的;因为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才可以向用户提供“稳定的和一致的价值基准,对于了解一个企业,识别其发展趋势,通过推断盈利和现金流量来评价一个企业有很大的好处(ASCPA,1994)”。这就说,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的关键点就在于恢复历史成本计量,除非物价指数发生了重大变动,禁止在后续计量过程中改变会计数据。资源的会计数据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发挥价值规律和会计信息调节市场的基础。
      
      (二)改进会计披露方式
      有关会计披露的讨论,主要来自一些法律类文献;FASB在第二号概念公告附注19中引用的关于重要性与披露的文献,就是来自TheBusinessLawyer上的一篇文章。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就已经明确提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并规定证券交易委员会具有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权利。这就是说,虽然在现代会计理论中会计披露与确认是一组相对应的概念,但会计披露制度的建立已经超出了会计理论研究的范畴。由于现行会计披露制度是面对证券市场的需要而设计并不断完善的,所以当会计面临社会治理需要时,披露制度的改进就成为情理之中的必须进行的事情。我们对会计披露制度改进的建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重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宣传广告中或者价格公示表中,公示产品的成本价格,使消费者或者需求者获得应有的知情权。二是在披露企业整体会计信息时,不仅要披露股东利润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信息,而且要依次披露剩余价值利润、合作剩余利润和财务资本利润的信息;使社会的、持有不同目的的会计信息使用人都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其不同层次上的结果。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的观点来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果用会计语言来描述,是企业实现的收入减去物化劳动耗费的价值c、活劳动耗费的价值V、外购劳务费用F后的净额,加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价值。合作剩余利润,是剩余价值利润减去企业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之后的余额,不仅集中说明了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程度,而且反映了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66)的本质。如果我们把非人力资本统称为财务资本,那么从合作剩余利润中扣除人力资本或者劳动者享受的部分,就是本文所述的财务资本利润的概念,实际上是企业债权人和股东享受的合作剩余。如果把债权人享受的企业剩余价值部分统称为“财务费用”,那么财务资本利润扣除财务费用后的差额就是股东投资利润,近视于现行利润表或者损益表反映的企业净利润。
      (三)重建会计监管体制
      如果认真研究会计史料,我们会发现会计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数据或者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官厅会计”和“城邦会计”都带有国家财政管理的功能,会计数据或者资料是一种反映公共财政收支情况的信息,所以那时都存在比较完善的会计监管系统;但是在“地主庄园会计”和“业主制企业会计”那里,由于记账可以是庄主或者业主及其亲属的附带劳动,会计数据主要用于庄园或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所以在那里不仅没有完整的会计审查制度,而且记账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当会计信息的使用必须满足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的需要时,投资人不仅不可能直接干预公司的会计活动,也不可能直接查阅会计资料,而会计信息又是他们做出经济决策的依据时,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成为社会的会计监管制度的一种选择。如果认为随着劳动社会化、经济国际化、行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信息使用的社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如果认为企业会计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纳税管理,又要满足外部财政管理、公司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双重需要,既不能完全成为私人产品,又不可能完全成为公共产品;那么承认会计监管的公共产品属性、推动政府主导的社会审计的发展将成为世界会计监管体制改革的必有之路;也就是说,政府要承担更多的会计监管义务,不仅要组织制定会计核算、披露和监管制度,而且要承担会计报告或者资料审计、会计工作监督检查的全部费用。
      如果说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或者说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只能选择次优的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模式,那么在这种经济制度约束下而发生的所有经济问题,人们都没有理由再去追究市场或者市场机制的责任;因为人们对市场失败原因已经达成共识:公共产品缺乏、市场垄断盛行和信息不对称。如果政府干预市场或者经济的主要精力仍然不是放在解决公共产品缺失、行业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扶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上,而是采取加大政府投资规模、弱化私有产权、直接定价等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措施;其结果只能是计划和市场两个机制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国民收入分配的两级分化、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本文只是从信息不对称和会计制度改革角度探讨了一种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方法,期望能获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简介:
      邱红(1970-),女,辽宁沈阳人,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讲师
      田晓雨(1989-),女,河南滦县人,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危机 视角 探讨 改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