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低碳经济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我镇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助农增收的调查】

    时间:2020-02-02 16:47: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镇地处巴山北麓,县城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乡镇,“九山半水半亩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多年以来,由于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规模上不去,农民收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现实,为切实加快农民增收和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农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先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专业协会5个,发展成员500余人,成功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济模式,架起了农民增收的桥梁。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三年来,全镇农村主导产业规模和效益均实现了翻番目标,人均增收达到1200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了该镇农民增收的一面旗帜,在实现镇域经济突破发展、跨跃式发展、跳跃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展露头角,引领凤骚。  

    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源于2007年初。适年,伴随着《农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镇党委、政府便在第一时间洞察到其中玄机,一致认为这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和发展模式势必会成为今后农村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主导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认识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在充分认清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优势和巨大潜力后,镇党委、政府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在全镇10个行政村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通过对全镇产业现状、规模布局、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论证,决定以畜禽养殖这项传统产业突破口,率先建立合作组织,彻底改变过去抓畜牧产业星星点点、效益不高、抵御市场凤险能力比较弱的现状,通过合作组织的示范引导,带动全镇畜牧产业上规模、出效益,促进畜农快速增收。当年秋,在党委、政府多方努力下,素有滔河养殖大村之称的联合村的张业显、杜少银、操时邮等十几名养殖大户,因同一目标汇聚到了一起,注册成立了岚皋县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金淌养殖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开展改良品种、饲料供应、防疫治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合作社的成立,点燃了联合发展畜牧产业的希望之炬,仅2007年一年,该村畜牧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就实现了翻番。同时,合作社成员也由联合一个村发展到联合、田垭、车坪、构坪四个村,成员总数达到110余人,使全镇的畜牧产业走上了规模发展之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金淌畜禽养殖农民专业社的走向成功,“联合”模式逐渐被全镇群众接受和认同,纷纷认为这种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产业发展之路不仅符合滔河实际,也是带动群众快速增收的有效办法。2007年底,友谊村支部书记在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村传统的糯苞谷花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仅限于分散经营,加之缺乏专业的营销手段和品牌观念,效益一直不容乐观,便打算领办一个企业,将全村的生产户融合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扩张规模和效益。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翌年春,在吴先东的牵头下,一个由12名农户联合参股的以生产、销售糯苞谷花的为主的友谊村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了。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给友谊村糯苞谷花这项传统产业带来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当年“南宫山”牌商标的引进和使用,友谊糯苞谷花这项传统产品披上了时尚的“外衣”,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产品远销二十余个县、市,成为当地重点推介的一种旅游产品。  

    2009年,合作社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所生产的“南宫山”牌糯苞谷花因其独特的品质于2009年7月被收入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国安康富硒食品”名录,再一次为这个本土产品打出了特色“名片”。通过一年多的运作,合作社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成员由当初的12名发展为28名、注册资金由当初的10万元扩大为26万元、原料基地由当初的100亩发展拓展为600亩,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正式形成,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为当地群众增收铺开了康庄大道。  

    “一群引出一片,一招激活全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所生产的“联合模式”、“友谊模式”的效应,进一步激发了全镇群众发展农村产业、加快增收致富的步伐。自2007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全镇先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民专业协会5个,涵盖了魔芋、烤烟、蚕桑、畜牧、农产品等多项产业。合作社、协会经济已逐步成为引领全镇产业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据统计,仅2008年一年,全镇各项产业综合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大关,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逐步显现出其强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乘凤扬帆正当时  

    成绩面前,党委、政府没有沾沾自喜,没有停止思考。合作社的“架子”搭建起来以后,如何实现规范经营、科学管理,使其成为能始终成为持续带动群众增收的生力军,就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针对全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蒸蒸日上的发展局面,党委、政府超前思考、提前谋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这一新兴组织保驾护航,确保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建全领导机制。党政主要领导每人分别挂联一个专业合作社,其他班子成员每人分别挂联一个专业协会,同时明确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依法负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加强技能培训,造就高素质的合作社成员队伍。三年来,镇党委、政府结合劳动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以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契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和协会会员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培训,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搞好信息服务。镇党委、政府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目标,以市县镇新闻媒体为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积极为合作组织网罗农业技术、产品供求、政策走向、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四是狠抓合作社组织自身建设。在抓好合作社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领其向党组织靠拢。2008年5月,全县首个农民专业合作党支部——金淌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2009年3月,我镇友谊村农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立。此后,我镇的农村经济合作经济不仅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优秀企业,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红色”组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镇党委、政府正确引导和全方位扶持,使得一个“支部+合作社+农户”具有滔河特色的新型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在滔河扎住了根、站住了脚,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力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了引领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一面旗帜,真正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增收 依托 我镇 组织 调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