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1-01-17 08:12: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目前,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
    以传统的存款、汇兑和结算业务为主,服务品种单一;
    农村信贷规模小、资金外流严重,“贷款难”普遍存在于西部农村;
    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农村金融“贫困”极大地制约着我国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展开分析,并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

    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问题  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内蒙古和广西等12个省市区,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6%。目前,该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低、服务品种少、“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

    一、西部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状况的分析

    在我国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西部地区的农业则更弱,急需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扶持。所以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状况是衡量西部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最重要指标。从本质上说,一部分农村金融业务属于“公共”产品,包括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油收购以及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其“外部性”问题十分突出,又存在“市场失灵”因素,根据国际惯例,主要靠政策性的金融介入。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不单纯是个金融问题,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更依赖全社会的群策群力。

    1、扶贫贷款逐年减少,西部农村脱贫致富面临资金困境

    贵州和陕西都是贫困面较广的西部省份。贵州省的贫困人口占中国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2000年贵州省农行扶贫贷款总额曾达23亿元,而2005年仅为8.36亿元。扶贫贷款日益减少的原因是其呆账死账多、贷款回收率低、运行成本高、资产质量差,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扶贫贷款。例如,贵州省松桃县“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发放扶贫贷款1.8亿元,其中的1亿多元成为死帐,这样,到2004年该县农行也就只发放了30多万元扶贫贷款。陕西省有5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7个省级贫困县。但2004年陕西省农行扶贫贷款投放仅为4.14亿元。其中,榆林市12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市24%的农业人口是贫困人口。但从2002年开始,榆林市每年净投放的扶贫贷款数量却急剧下降,其比例也越来越小。 2003年陕西省府谷县(国家级贫困县)农行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曾达到3783万元,但2005年仅有240万元。扶贫贷款的逐年萎缩使西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面临严重的资金阻力。

    2、积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夯实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

    主要是对农发行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使政策性金融更多地参与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和流通、农业科技产品开发应用和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等方面的投资,更好地发挥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推进西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步伐。但由于目前还面临一系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构建适合我国西部农村、牧区金融需求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大力推进西部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发展

    目前,涉农保险业务在西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我国的农业保险收入仅占农业增加值的1%,农民人均交纳农业保险费2-3元,获得的保险赔偿不足2元。如果缺乏必要的政府补贴,从长远看无论开展什么保险品种,其保障作用都将十分有限。根据西部农村地区现状,应该推行基本保障,只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养殖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并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原则,尽快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建构农业再保险机制,以分散农业风险,这是改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二、西部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的分析

    所谓覆盖面是指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总体情况,是国际上评价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它可以全面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服务于农户和农村企业,以及满足它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

    (一)网点覆盖情况的分析

    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业务覆盖率低,有些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展过象样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国银监局的资料: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网点覆盖面最高的地区是重庆和四川,其次是内蒙古、陕西和广西,覆盖面最低的是青海和西藏。西部地区每个县域只有18.96个银行网点,每个乡镇仅有1.58个网点,80个行政村才有一个网点。西部农村金融机构基层网点的布局也欠科学,分布不均衡,过于向相对繁华的乡镇集中,经济条件好的村镇网点多一些,边远地区则网点过少、甚至根本没有。尽管眼下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网点严重不足,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撤并之风仍在延续,机构和网点的撤并随意性很大,并不考虑农民的需要。例如,从2001年至2006年,云南省县以下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减少了47%,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减少了34%,这大大削弱了农村金融服务力度。网点少,农户获得一笔贷款平均要多跑3、4次,每次要花3、4个小时,这样每笔贷款平均要支出近50元交通费。农民的借贷成本居高不下,很多贫困农户就只能望“贷”兴叹了。

    (二)提供金融服务情况的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年增长和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西部农村金融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四川为例,2000年至2004年农民人均存款余额分别为:428.51元、549.87元、720.38元、906.70元和1126.47元。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存款也在逐年增长,汇兑和结算业务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当前西部很多基层金融网点只能办理存、贷、汇以及代收税费等业务,其他金融产品匮乏,业务覆盖率很低。例如,涉农保险业务在西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地区甚至根本没有开展,但是当地农民的保险需求却异常高涨。在贵州铜仁地区,92.2%的农户有保险需求,其中,希望参加医疗保险的最多(有42.7%),想投保种植业、养殖业保险的农民有24%,养老保险的期望率为13%,但实际上有49.4%的农户没有得到保险保障。其原因除了农民支付能力有限和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外,当地没有保险机构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没有代办相应的保险业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西部农村金融机构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开展得不够,向农民宣传金融法规、致富信息、市场动态等“帮农扶农”工作开展得也不尽人意;
    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营业面积狭小、电子化程度低;
    基层网点的员工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具体业务还不够熟练,办事简单生硬,缺乏细致周到的服务;
    各种金融服务“乱收费”时有发生,农民负担沉重。

    三、西部地区农村信贷业务状况的分析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目前我国西部大部分县域经济与农村金融尚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落后的农村经济制约着农村金融,脆弱的农村金融也严重地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一)农村信贷总量的分析

    我国西部12省区有7308.7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8.97%,农业人口达26283.3万人,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7.69%。2005年西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广西22.21%、四川20.25%、新疆19.39%、西藏19.1%、贵州18.49%、云南18.41%、内蒙古15.69%、甘肃15.5%、重庆15.09%、宁夏11.64%、青海11.55%、陕西11.39%,全国为12.46%(西部12省区统计信息网)。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接近或超过20%的有六个省区,其他省区也均在10%以上,充分说明“大农业”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西部农村信贷的发展却难以支撑“大农业”的发展,以四川为例,2000年至2004年,四川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是:7.66%、7.93%、8.00%、7.97%、7.86%;
    乡镇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53%、6.38%、5.44%、4.81%、4.54%。充分说明西部地区涉农贷款的比重低,贷款难普遍存在于西部农村,西部农村信贷规模同西部农业重要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已不能满足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因是西部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更大,加之西部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缺少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这些因素严重阻碍着西部农村信贷业务的发展。

    从借款额度和频率上分析,西部农村经济规模小、水平低,农户以种、养业为主;
    乡镇企业则以农副产品初级加工的居多,它们的借款额度较小,大部分表现为维持简单再生产和生活消费方面的资金需求。2004年间,西部农户借款平均规模为7189.1元,中部地区为8651.6元,东部为9318.3元。但西部农户借款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户均借款发生笔数为1.18笔,而中、东部地区分别为0.88笔和0.85笔;
    西部乡镇企业借款频率也高于东部地区,达62.34%,而东部地区为51.65%。说明西部地区农户和农村企业资本的自我积累能力差,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注入,对农村信贷的需求远远高于中、东部地区。

    (二)西部农村信贷结构的分析

    1、涉农贷款结构的分析

    对贷款结构的分析主要是对贷款在农村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的分析。涉农贷款主要指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等涉及三农领域的贷款。目前,西部农村经济主体包括农户、农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等。从总体上看,农村信贷在这些经济主体之间的摆布不尽合理。图表1显示:西部某县四个农信社的存款大部分来自农户存款(B农信社达91%、D农信社占80%以上、A农信社占80%左右、C农信社也达到60%以上),但同期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的发放比例偏低:三年中,大部分农信社涉农贷款的比例在低水平徘徊,特别是有些年份情况更差。例如,A农信社在2005年的存贷比高达3.54,2006年为2.67;
    D农信社在2005年的存贷比也达到2.42。表明涉农贷款总量严重不足,已经难以满足西部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要。

    图表1        西部某县A、B、C、D农村信用社存贷款结构

    单位:万元

    项目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A农信社

     

    存款余额总计

    177428

     

    146849

     

    136046

     

    其中:农户存款余额

    139351

    0.79

    123441

    0.84

    118442

    0.87

    贷款余额总计

    125718

     

    106337

     

    89677

     

    其中:农业贷款余额

    51492

    0.41

    26743

    0.25

    19606

    0.22

    农户贷款余额

    24526

    0.20

    16678

    0.16

    11772

    0.13

    涉农存贷比

     

    1.72

     

    2.67

    相关热词搜索: 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 分析 我国西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