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情境—探究—感悟”三环节历史教学模式初探】情境教学模式特点

    时间:2019-04-22 03:23: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热点。
      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义不容辞,也是刻不容缓的。我在历史教学中探索并尝试“情境—探究—感悟”三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给学生提供并创设历史情境,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历史,以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审视历史,探究其得失,获取历史的启迪。
      一、“情境—探究—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1.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以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要内容,具有时空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学生无法直接接触学习对象,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创设类似于历史事实的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抓住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总结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思考今天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这不仅是情境创设的特点,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任务,更是历史学科生命力的体现。
      2.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历史氛围之中,加深感性体验,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探讨交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加深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使学生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3.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教育主体,历史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类似于真实的学习场景,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形成初步的认识。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修正、丰富自己的知识,经历感知、积累、理解、认同的学习过程,不但学习了知识,拓展了思维,还可以锻炼与人交往和实践的能力,同时孕育情感,提升认识。
      4.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个体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解释和假设,它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建构(即理解),这在很大意义上讲的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学生必须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同化”或“顺应”,即在新的学习内容与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构建起人性化的知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获得知识意义对学习者而言也是一种创造性理解。
      二、“情境—探究—感悟”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及意义
      1.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观念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是创新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模仿为创造性学习。为此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新颖、形象、直观的特点,模拟创设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历史场景,从视觉、听觉、心理等方面给予信息刺激,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达到“欲言而不能,欲罢而不肯”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讨论阐释,探究历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学生占有一定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民主性、开放性的原则,即教师应有意识地、自觉地创设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由课堂的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合作研讨。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动力,引领学生的思路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这样,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见解的机会,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学习小组一般4~6人,采取同桌或前后同学组合,也可以自由组合。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人人参与,又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机会,使得探究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学会探究的过程。
      3.联系现实,感悟历史——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知识方面,强调与现实联系,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将历史学习作为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的一种需要。在能力方面,强调感受、体验、参与社会生活和解释一般社会现象的能力。在思想方面,强调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总之,新课标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协同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
      “情境—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能让历史走出枯燥、刻板、单调的说教,步入一个活生生孕育个性和创造性的引人入胜的殿堂。驰骋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交融于鲜活的历史人生,历史的感悟情不自禁。如在学《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节后,引入江泽民和胡锦涛考察西柏坡的有关画面,从而强调七届二中全会“两个务必”的重要性以及毛泽东的高瞻远瞩。将现实生活的事情引入其中,营造极具时代感和生活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自己的所见所闻去思考、去讨论,旨在让学生随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与共振效应。
      三、历史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科学真实。(2)目的明确。(3)生动有趣。(4)形式多样。(5)注重实效。
      总之,“情境—探究—感悟”三环节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环境下进行的,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亲身体验,这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引导、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情境 探究 教学模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