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浅谈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时间:2019-03-30 03:21:4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不要让情境创设由于“变味”、“走调”,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236-01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可有效地促进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出现。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交织情感的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情境教学强调教师提供或创设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就不同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有疑设问是一切知识的起点和追求知识的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思索、尝试,释疑解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通过适当地点拨,让学生积极思维而达到解疑之目的。例如:在“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中,先让学生复习点集{(x,y)|x+y-1=0}表示经过点(0,1)和(1,0)的一条直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
      ⑴点集{(x,y)|x+y-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什么图形?
      ⑵点集{(x,y)|x+y-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又表示什么图形?
      尝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的点被直线x+y-1=0分成三类:一类是在直线x+y-1=0上,一类在直线x+y-1=0上方的平面区域内,一类在直线x+y-1=0下方的区域内。对于任意一个点(x,y),把它的坐标代入x+y-1式子中,可得一个实数或等于零,或大于零,或小于零。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在什么情况下,点(x,y)在直线上,在直线右上方,在直线的左下方?
      猜测:对于直线x+y-1=0右上方的点(x,y),有x+y-1>0成立;对于直线x+y-1=0左下方的点(x,y),有x+y-1<0成立。
      二、创设追问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主要体现在问题提出的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善于捕捉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要素之一。
      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效的激发,对重点,难点内容“重锤敲打”且敲得错落有致;对非重点、非难点内容则“和风吹拂”、“闲庭信步”,让学生享受思维的成就感。
      三、创设记忆情境,启迪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相当多,如果一味地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是很好。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记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欢笑的气氛中进行记忆,而且终身难忘。
      四、创设类比情境,拓宽学生解题视野
      所谓类比就是指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之间,根据它们某些侧面的类似之处进行比较,通过预测建立猜想和发现真理的方法。其思想过程为研究对象、类比、预见、形成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类比思维在数学知识延伸拓广过程中常借助于比较联想用作启发诱导以寻求思维的变异和发散。在归纳知识系统时又可用来串联不同层次的类比内容。例如在解决“正四面体上任意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一定值”的问题中,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中“正三角形中任意一点到三边之和为一定值”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类比:“面积→体积”,展开思维活动,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视野。
      五、创设联想情境,焕发学生探索新知
      联想不是凭空臆想,而是人们对具有某些特征的新的问题,利用头脑中已有知识和经验,与已掌握的结论和方法联系起来,由“此”想到“彼”的一种心理活动。创设联想情境,可使学生在解题中以点带面,存同求异,触类旁通。
      六、创设错误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质疑、反思、创新的精神
      设置错误情景,即“错误教育法”,使学生反思,质疑,错误的解法,错误的命题,不仅更清晰的认知基本概念基本数学方法,更能在“错误”中产生积极思维,质疑,创新,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七、创设动态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往往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时,我们可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的、直观、生动、有趣生活情境,改善认知环境,化抽象为具体,如锥体体积公式的证明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其中渗透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割补思想,就是运用计算机模拟辅助教学,把割与补的过程演示出来,突出了几何体的线条和切面,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又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创造,不断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情境教学虽无定法,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是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的主要因素。当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自然地产生学习需求。
      ⑵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⑶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⑷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
      以上分析看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2.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真实性。
      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要有“发展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
      (4)要有“吸引力”。
      如果情境创设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富有挑战性,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情境创设同样不能改变当前学生怕学数学的现状。这种吸引力,不只在于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外在手段所引起的兴趣,要深化为内在的发展需要,即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总结:“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 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张扬,学生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大教学论》。
      [3]《浅谈情境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马淑华。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情境 浅谈 作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