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型”学生培养策略:

    时间:2019-02-17 03:29: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作为推动人们终身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主旋律。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型的含义,然后阐述了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意义;并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当前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型”学生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型,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1、培养“自主学习型”学生的意义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必须自己主动学习[1]。这些都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让我们清醒的看到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名“自主学习型”的学生,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
      所谓“自主学习型”学生,是指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理解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运用于实际[2]。相对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与教师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去挖掘学生 的发展潜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和机会,帮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2、培养“自主学习型”学生的教学策略
      
      2.1课前预习策略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课前预习的好,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有目的性地听老师讲课,这样课上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就会被同学们所领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实验证明[3],课下经常预习的学生在上课中表现的很积极, 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在预习中没理解的,更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做了如下的预习策略,效果较好。
      (1)读定义 预习时要认真读一读这些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重点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想例题对于例题,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例题理解不理解就决定你会不会做这种类型的题,预习中遇到的例题要好好想一想它与前面的知识有何关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说难点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4)写笔记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在教学中要建议学生做好笔记,可以是“错题集”。
      (5)做练习预习完例题,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去做一做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增强预习的信心。
      (6)补旧知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要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7)提疑问 在预习中记下的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让老师给予合适的解释,这样即给老师提个醒,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又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
      2.2课堂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提供给学生直观的形象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
      上课开始
      
      师: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课前给每位学生发一张三角形纸片,形状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3分钟后,只有六位同学举手示意完成剪、拼的操作过程)
      师:请大家分组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2分钟后有一半左右学生示意完成操作)
      生1:(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自己的剪、拼过程)开始我将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剪开,发现不能拼成一个四边形。但这次操作给我启示:要想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出的小三角形必须有两边与剩余四边形的两边相等(即图2中AD=DB,AE=EC)
      具体是找出AB、AC的中点D、E,将纸片△ABC沿线段DE剪开,并将△ADE绕点E按顺时针旋转180°到△CEF的位置,得到四边形BCFD(如图3)
      师:生1剪、拼的方法对吗?大家能判断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通过三角形全等,可证CF∥BD,且CF=BD。这样剪拼得到的确实是平行四边形。为接下来研究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2)、设计变式训练题
      在教学中,我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精心设计变式训练题,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例(原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底长为6,求周长。我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与前两题比较,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同一个班级,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要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创造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九年级《视图与投影》章节中出线这样一题。
      如图4,某一时刻太阳光从教室窗户射入室内,与地面的夹角∠BPC为30°,窗户的一部分在教室地面所形成的影长PE为3.5米,窗户的高度AF为2.5米,求窗外遮阳篷外端一点D到窗户上边的距离AD。
      这道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既考察学生太阳光线是并行线,同时有涉及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综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添不同的辅助线,分别用代数法、几何作图法等求出此题,使不同层次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4)、选择学习内容,还给学生自主权
      一学期,每节课的内容,学生学什么,接什么顺序学,往往是教师决定的,因此在课堂中常常出现学生懂的,教师还是反复讲;学生感兴趣的老师往往没有讲的现象。学生没有自由,更谈不上创造。我允许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4课题学习,利用不等式关系分析比赛问题3,(151页),题目是:某次篮球联赛中,火炬队与月亮队要争夺一个出线权。火炬队目前的战绩是17胜13负(其中包括1场以4分之差负于月亮队),后面还要比赛6场(其中包括再与月亮队比赛1场);月亮队目前的战绩是15胜16负,后面还要比赛5场。讨论:(1)为确保出线,火炬队在后面的比赛中至少要胜多少场?(2)如果火炬队在后面对月亮队1场比赛中至少胜月亮队5分,那么它在后面的比赛中至少胜几场就一定能出线?(3)如果月亮队在后面的比赛中3胜(包括胜火炬队1场)2负,那么火炬队在后面的比赛中至少要胜几场才能确保出线?(4)如果火炬队在后面的比赛中2胜4负,未能出线,那么月亮队在后面的比赛中的战果如何?这一题在教材中就是典型的繁琐、难,学生不易吸收的问题。由于初中生对篮球比赛不熟悉,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先得给学生介绍篮球比赛的胜负规则,学生对篮球胜负规则就不能理解,如何能分析出谁出线?所以,教材有“为了把数学内容生活化”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之不当。学与不学没多大意义,于是我让学生自己选择。特别是总复习内容,按照学生自己的已有认知水平去选择复习内容,有的学生按教材同内容来选,有的选择课外思考题作为补充复习内容。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还给学生自主权,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提供学生参与学习机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法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手、脑、嘴等多种感官,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
      ①动手操作,参与学习
      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只要教师把数学知识转为有形有色的学具时学生就会感兴趣。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喜欢动手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摆一摆、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并逐步使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如:轴对称学习、角平分线学习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智慧得到开发,学习主动性也得到发展。
      ②小组讨论参与学习
      习题教学在理科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同,解题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在习题教学中采用切块拼接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每个小组的成员编号,将1号成员组成一组合作讨论第一组题目,2号成员组成一组,合作讨论第二组题目,依此类推。这样,每一位小组成员回到原小组中就可以讲解自己学会的一组题,将习题切块再通过不同编号的成员拼接起来,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使每位成员具有了责任感,自己必须把学会的题讲解给其它成员,而且使理科的习题课化难为易,由枯燥变有趣,强调每一位成员的参与。
      ③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
      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还要有参与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课后及时整理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方法,以及迁移、联想、判断等来解决问题。如: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车间去年加工一批零件,结果10个月超产30%,照这样计算,去年一年可超产百分之几?”学生受“照这样计算”的干扰,按常规解为:30%÷10×12=36%。这时候我向学生明确指出这种解法不对。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好象要从我的脸上找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并提示学生,“10个月超产30%”,这10个月实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每个月实际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时候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我们教师的释疑则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1+30%)÷10×12=56%。
      2.3作业评价策略
      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同样难度、同样数量的作业,这样常给学习困难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也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压仰。为了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我布置弹性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给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那样,学生个性也会得到发展。我将作业分成两类:一类是必做题,另一类是选做题,做多做少自己定。并没有凭主观意识简单地将学生划分层次,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由于学生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学习兴趣就高了。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只做一些基本题,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了必作题后,去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以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使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这 样,使学生“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
      
      3、培养“自主学习型”学生需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于同一个问题虽有多种解法,但学生中个性差异太大,不能所有的学生一个要求到底。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有的学生能做出一种已经很好了,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让他充满信心的学习。
      (2)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
      真正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需要教师有效指导。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教师的指导要做一般性指导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既要注重平时一般性的指导,又要在学习具体内容时注重有针对性的指导;还要做到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和自主学习之后面向全班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反馈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既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结束,也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任何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随时对我们的教学做出调整,改进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同时积极创设宽松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求知欲,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在尝试,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待教师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论学程》,黄甫全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王德勋; 自主学习新探[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02期; 48-51
      3 、许钦彪,陈银伟,陈美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教学研究[J]; 教育探索; 2003年08期; 37-40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型 初中数学 自主 培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