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如何控制和防范小额农贷发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时间:2021-01-17 08:11: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开发的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支持和发展“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小额农户贷款的发放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个别农村信用社甚至发生了违法违规案件,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信用社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剖析其发案原因和过程,无不表明信用社内部员工道德风险疏于防范。本文通过对原L县某信用社主任李某发放冒名小额农贷挪用信贷资金案例的深刻剖析,从道德风险的含义、危害、原因及防控措施等角度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能对进一步规范小额农贷的发放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控制和防范    小额农贷    道德风险

     

    随着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明确,农信社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农信社开发的小额农户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是其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农信社准确定位、求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根本要求。当前,小额农贷作为农信社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在支农服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开办以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小额农贷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加、信用社增效的“三增”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然而,个别基层信用社在办理小额农户贷款时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风险隐患,而其中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有来自于外部的,即借款人的诚信问题,也有来自于内部的,即信用社职工的道德素养,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农信社内部的道德风险)又是造成风险隐患的重要原因。当前,小额农贷作为农信社的主打品牌,如何防范和控制其操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是当前值得探究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近些年来农信社发生的一些违法案例中不难看出,道德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以及道德风险控制的软约束,越来越成为农信社风险频发、群发、聚发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三农”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小额农贷在农村地区的投放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主导着农信社的支农方向,如何有效防控小额农贷发放操作的道德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对于降低小额农贷的风险,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确保农信社业务健康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案简析

    2007年5月,L县信用联社在对该县某信用社主任李某发放的违章贷款进行全面彻底内查外对时发现,李某在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利用担任该社主任职务之便,发放冒名小额农贷挪用信贷资金92笔,金额268.9万元,2007年6月16日,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实,李某挪用信贷资金,不仅大肆违规与他人合伙从事经商歌厅、酒店、宾馆等第二职业,而且还存在购买小车、参与赌场、生活奢靡等违纪违法行为。

    李某1998年就开始担任该社主任,在任职初期,他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然而在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后,不重视政治思想学习,不加强道德修养,放松思想改造,不能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由此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发生了严重扭曲。在生活上,他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追求潮流与时髦,贪图享乐。在工作中,他无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法制观念淡薄,向职工灌输错误观念,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发放小额农贷供自己参与经商办企业,供自己肆意挥霍,从而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通过对李某作案动机及案件特点分析发现,李某道德滑坡,金钱至上,贪图享乐,利欲熏心,是案发的最主要原因,这是一起典型的职工道德风险案件。谈到这里,我们必须对道德风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对道德风险的理解

    (一)对道德的理解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

    道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社会调节手段,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来反映和认识现实世界,它把一切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称为善,把违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称为恶。道德的影响力是内在的、无形的。信用社的员工,在社会主义利益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着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矛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都必须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能动作用加以调节和解决。

    (二)对道德风险的理解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一词是源于研究保险合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在不完全合约条件下由于代理人“隐瞒信息”和“隐瞒行为”给委托人带来的风险。简单地说,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称为道德风险。理论上讲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集体或他人的行动。它一般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
    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显而易见,这个定义包括许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不存在均衡状态的结果,或者,均衡状态即使存在,也是没有效率的。

    在金融行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一书中的定义,道德风险是指当人们将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后果时变得不太谨慎的行为倾向。此定义认为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农信社而言,道德风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操作风险。国际上已将操作风险列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三大风险之一,也就是说道德风险已成为金融业第二大风险源。

    对道德风险还可以浅显的理解为人们违反道德规范,或从事不道德行为而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危害。小贷农贷道德风险是道德风险在农信社从业人员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农信社员工违反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和小额农贷发放操作管理制度而给农信社带来的无法预期的损失。

    (三)特征

    道德风险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1、风险的内生性。即风险雏形的形成于经济行为者对利益与成本的内心考量和算计;

    2、风险的牵引性。凡道德风险的制造者都存在受到利益诱惑而以逐利为目的;

    4、风险的潜在性。道德风险具有较的隐蔽性,不易被查觉和发现。

    5、风险的长期性。道德风险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形成的过程。

    6、风险的破坏性。道德风险破坏性很大,会给农信社带来巨大的影响。

    7、防控的艰巨性。道德属于思维活动,其风险由人的思想所控制,难以防控。

    (四)危害

    农信社作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小额农贷发放的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必然严重影响到信用社的社会形象、经营效益、生存发展。不仅仅给农信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将直接导致人民群众对农信社的信任程度的降低,影响信用社发展和改革的步伐,甚至引起挤兑,影响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其潜伏性很长,破坏力很强,危害性很大。农信社是一个以货币作为经营商品的特殊企业,存款人将资金存入信用社,就是购入“原材料”,发放贷款,就是出销售“商品”,这些过程都是建立在农信社和客户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农信社名誉好,服务质量高,就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而名誉是通过农信社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来体现的。一旦某个员工发生道德风险,给客户或信用社带来损失,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严重的甚至威胁农信社的生存。

    三、小额农贷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小额农贷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信用社员工个人的道德修养原因造成的,是其该作为而不作为或不该作为而作为所造成的风险。同时,也暴露出二、三道防线存在的明显漏洞,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薄弱。也正是这些漏洞,给了个别职工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机会,也由此引发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透过L县信用联社李某的案例,再看看近年来农信社发生的一些案件,他们都是利用上级领导对其的信任和周围同事的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的机会,利用缺乏身份识别查询等科技手段的漏洞,无视法纪法规,利用职务之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教育力度弱化,主观改造有所放松

    少数单位没有正确处理好加快业务发展和加强员工学习教育之间的关系,忽视和放松了对员工思想道德的关注和教育,与员工之间缺少沟通,对员工的学习教育内容不够全面,方式呆板低效,导致员工对先进的企业文化缺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一致的目标追求,甚至产生抵触和叛逆情绪。

    (二)不良思想侵蚀影响,道德操守出现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上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冲击和侵蚀,部分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的员工容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心理,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个别员工爱慕虚荣、贪图享乐,逐渐背离了应有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观念,沉醉于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崇尚不劳而获,于是违反规章纪律经商、赌博,最终铤而走险,将贪婪的双手伸向了信用社。

    (三)选才标准有失偏颇,绩效考评不够科学。

    以追求利益最大值为第一个要务的农信社,在人才及绩效考评方面还存在不科学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存在重能轻德、重干轻教现象,同时,不能正确理解“以业绩论英雄”的真正含义,片面强调总量规模和市场份额,其经营还主要停留在指标管理阶段,层层分解指标。事实证明,这种“业绩冲动”必然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部分基层信用社追求不切实际的经营目标,其过程可能是盲目扩大信贷规模,以未来的风险损失支撑即期的经营利润。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激烈,信用社在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同时,疏于管理控制,弄虚作假行为也很可能随之“出炉”,甚至内外合谋,欺骗上级。在L县某信用社主任李某的案件中,其作案动机也是打着“为了营销贷款,完成任务”的幌子进行的。

    (四)风险内控机制缺位,实际执行失之于松、宽、情。

    目前,农信社的业务流程中还存在一些纰漏和不足,如相关制度不健全、职能不够清晰、信息不能共享,而且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对不执行制度规定者查处不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等,制度执行中往往留有较大的灵活度和弹性,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作风在一些信用社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时,农信社忽视法规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没有将法规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法规教育缺乏实效,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缺乏严厉的惩戒机制,从而导致员工遵纪守法、依法合规经营的观念淡薄,玩忽职守、见利忘义等行为时有发生。

    四、小额农贷道德风险的防控对策

    一种用教训换来的思考在警醒我们:小额农贷的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及时的策略调整予以避免,而道德风险却不容易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它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形成的过程。由于道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约束,它不需要人监督,成本非常低,而且道德是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效率非常高。因此,道德对人的约束比制度约束更为重要。所以说,小额农贷的道德风险重点还是要靠提高每个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来抵御,要加强道德教育,不断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农信社,面对当前较为严峻的案防形势,应该坚持做到:强化合规建设,规避道德风险。

    建设合规文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逐渐消灭道德风险发生的空间。而合规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在相应的意识形态领域教育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更要建立相关立法制度,从制度上严厉惩治、打击道德风险犯罪,尤其是发生在农信社内部的道德风险犯罪,这才是根本。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要求。

    每一位员工都要热爱信用社这个集体,热爱自己光荣的职业,以恭敬、虔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岗位,自觉承担起对信用社、对同事负责的义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爱信用社,爱同事,爱客户。一个人对服务对象有爱心,能善待,才能激发敬业意识,只有对自己岗位的精益求精,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因此,每个员工都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忠于职守,清正廉洁,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二)强化员工学习和职业操守教育,全面建设诚信企业文化。

    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强化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教育,安排部署周密的培训计划,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意志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提升农信社高级管理人员职业操守和风险意识。充分发挥党、政、工、妇职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筑起坚实的思想防线。

    (三)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和体制创新,规范员工业务操作行为。

    防范道德风险要从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多方面入手,通过制定“刚性”的制度加以约束。一是加强人员控制。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对极少数涉嫌营私舞弊、品行恶劣的人,采取断然措施,坚决的清理出信用社队伍,永除后患。二是要切实执行业务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休假制度。经常留意、排查信贷、会计、出纳等重要岗位人员的行为,及早发现问题,对重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防止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所产生的道德风险。三是要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建立相应的员工行为违规排查制度,对行为违规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强化规章制度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治社水平。

    信用社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职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稍有不慎,很容易跌进犯罪的深渊,给社会、单位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小额农贷作为农信社的主要产品,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要牢固确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绝不能涉足违法违规禁区,发现违法违规的苗头,要坚决予以遏制和帮教。要经常开展案例剖析,以案说法,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员工,不断加深其对法律、制度、规定、操作流程、道德标准的认识,提高员工按照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使其在遇到道德考验时,能够根据道德指引做出阳光选择。对于应当承担责任的员工,要加大法律、制度、规定的制裁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法律、制度、规定的威慑作用,为信用社创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每个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劳动合同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细则》以及《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保证金融业的安全高效运行。

    (五)强化“德”育,深化合规建设。

    按照以“德”治国的要求,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为农村金融事业奉献的精神,正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把“勤奋学习,忘我工作,合法享受,潇洒生活”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合规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农信社也在积极倡导和开展合规文化建设,这对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农信社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和主动合规的意识,增强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农信社依法决策、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各岗位员工按章办事非常必要且意义十分重大。

    (六)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的执行力度,筑牢道德风险防线。

    一是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员工举报制度,依靠和发动一线员工,鼓励检举违法违规问题,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的高发势头。对举报查实的案件,举报人属于基层员工的,要予以重奖;
    对坚持规章制度,勇于斗争而制止案件发生的,要有特别的激励机制和规定。二是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相应追究二、三道防线及监管部门和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三是加强社会公开监督。银行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信用社的监管力度,通过各种监督形式,使金融法规、政策、原则、决议、条例、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最大限度降低道德风险。同时,农信社还要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

    目前,农信社的内控制度已不断趋于完善,当前应重点抓好制度的执行力。加强执行力建设,把案防工作的各项要求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正如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2007年7月3日的大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的那样:重视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是管理科学的现实命题,也是我们当前案件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银行内控管理的要言所在。

     

     

    【参考文献】

    1、梁平联社,《关于李立江发放冒名贷款挪用信贷资金的案例分析报告》,2007年;

    2、《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2007年;

    3、秦光强,《培植诚信文化  规避道德风险》,2006年;

    4、孙淑丽  徐军,《风险控制的盲区——道德风险》,2006年;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作者通联:重庆市梁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邮编:405200

     
    相关热词搜索: 农贷 小额 过程中 发放 防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