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桃源县域经济发展

    时间:2021-01-17 08:11: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桃源县应逐步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步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桃源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及内容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少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另外,循环经济的原则有八个:大系统分析的原则;
    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
    资源循环的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生产的再使用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原则;
    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原则;
    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
    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原则;
    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由于承受着资源日益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使经济发展成本不断增加,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行其道,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战略选择。而县域经济由于受资源等市场要素的制约,更加需要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这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桃源县资源有限的客观事实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桃源县域内的资源和能源都十分有限,特别是人均资源和能源拥有量偏低,靠消耗资源发展经济势必难以为继。特别是县域范围内一般不可能具备经济发展的各类资源和能源。如桃源县拥有比较丰富的水泥灰岩、黄金、电力资源,但又缺乏煤炭、石油等其它的资源。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破解这一瓶颈。

    (二)桃源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那种不顾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不顾发展成本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在今后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将陷入困境。因此,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变革,从而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桃源县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和谐、资源与环境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恰恰破坏了这种和谐,引发生态危机、能源紧张和社会矛盾,这一点往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得更加尖锐、更加突出。而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县域经济才能增强核心竟争力,突破发展瓶颈,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优势。

    (四)桃源县节能降耗形式严峻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反馈式流程,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目前,桃源节能降耗形式严峻。到2008年6月底止,全县规上企业共消费能源36.4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83.35%,高于产值的增幅13.75个百分点,从能源消费结构看:消费原煤12.98万吨,折标煤9.27万吨,占全县综合能耗25.4%;
    消费电力212828.15万千瓦时,折标煤26.16万吨标煤,占全县综合能耗的71.7%;
    其他能源消费仅占全县能源消费的2.9%。根据年初市政府下达的万元增加值单耗在上年基础上下降5.5%的能耗目标来看,2008年元-6月份桃源县的产值单耗比上年不仅没降,反而上升了8.04%,增加值单耗比上年也上升了8.05%。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是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桃源县环境污染逐渐突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桃源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保问题逐渐突出,致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历史的必然,一是工业污染。一方面,水泥污染久拖不决。近年来,在环保部门的督促下,各水泥企业虽采取了一定的污染治理措施,上了静电除尘设备,但其造成的粉尘污染有目共睹。另一方面,小金矿污染整治力度有待强化。据不完全统计,由于大部分矿主没有按照环保要求修建尾砂坝,每年有200多万吨尾砂直接倒入大杨溪、小杨溪、澄溪三条河流,造成河床淤塞,山洪隐患异常突出。二是农业污染。近年来,桃源县规模养殖业发展迅速,每年大量的废水、动物粪便进行粗放型排放,造成了一定区域的环境污染。三是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表现在生活污染有增无减,门前三包不落实,垃圾箱管理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生活垃圾乱甩乱倒的现象司空见惯,与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称号很不相符;
    企业排放没有达标,周边工业企业对县城环境仍具较强“杀伤力”;
    基础建设有待配套,由于市政基础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乏力,造成县城部分街道和设施年年修、时时挖,自来水、燃气等部门轮番上阵,电信、电力等部门不甘落后的混乱局面,既影响市容市貌,干扰居民生活,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桃源县发展循环经济有章可循

    桃源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法制有效保障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桃源县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体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思想大解放,建立“以经济持续增长为中心”的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桃源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经济总量(GDP)达到935908万元,比1978年增长10.8倍,年均增长8.9%。2008年前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4504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销售产值68.41亿元,同比增长72.2%,增幅快于产值7.6个百分点。但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必须把产值搞上去,有了产值增长的速度,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经济高增长的势头是不可能持久的。对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发展和合理的扬弃,倡导以经济持续增长为中心的新理念。一是要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
    二是在桃源特定环境和条件下,还要高度重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城乡、地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由于差距过大,发展失衡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三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归跟到底是要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所谓绿色GDP是既重视经济指标又充分考虑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所付出的代价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长期以来,桃源县存在着多讲产出少讲投入,多讲产出少讲对环境的影响,习惯于干什么事“不惜一切代价”等思维方式,其结果是依靠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维持高速增长。据全市统计系统2008年上半年各区县(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资料显示: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桃源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位于较高的行列。而实行“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以后,将重点增加能耗指标、生态指标、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利用率指标、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等指标的考核,资源损耗部分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部分将从GDP总量中扣除,鉴于资源成本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预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将可有效地遏制住盲目投资冲动,将从追求投资、出口为主导手段的GDP拉动转向以科技创新、服务增值等由劳动创造价值为主导手段的GDP增长方式转变,进而真正地推动桃源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建设目标。

    (三)坚持为人民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服务体系

    1、政府大胆改革,建立考核评估体系

    过去衡量政府和干部的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是GDP增长的速度、外资引进的规模、出口创汇的能力、投资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等,一切均与经济增长相关联,这种考核评估体系实际上就是政府和干部的工作中心都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存在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经济发展模式难以转变。因此,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提高、科技投入、公共服务建设等作为政府和干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才能确保循环经济的发展。

    2、政府积极鼓励,建立技术支持体系

    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关键是突破技术瓶颈,建立绿色支撑体系。一是实施一批应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重点项目。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针对资源循环利用重点行业的需求,实施一批重点示范工程,组织推广实用、高效的共性技术,从而使绿色技术有较大突破。例如当前应示范推广湘鲁万福集稻谷加工、淀粉糖浆生产、养猪养鱼、沼气发电、活性炭生产等多项工程于一体的典型循环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和生产技术。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引资研发循环生产技术。例如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桃源县规模养殖户年废水排放量27.8万吨,鸡粪年产生量13.2万吨,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发和推广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收集、转化、干燥、粉碎、脱臭、包涂等工序,将之转变为工业规模的高效生物肥料,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替代相当数量的化肥,也缓解了桃源县高效有机肥料供应不足的矛盾。

    3、政府出台政策,建立鼓励支持体系

    在国家、省、市出台鼓励政策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定桃源县特有的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其中包括促进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实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回收有用物资的积极性。通过调整税收、信贷、财政等政策,对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及购买再生资源加工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公众多用再生物品,少用原生材料。政府机关购买办公用品时应优先采购再生物品,并规定适当的比例。同时,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生产资金和奖励扶持资金。

    (四)坚持观念大更新,建立绿色消费公众参与体系

    更新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首先要围绕“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这一主题,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注重实效的系列宣传计划和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面向群众,集中宣传与经常宣传相结合,重点宣传与普及宣传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会团体和社区等的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媒体,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循环经济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典型经验、先进事迹,曝光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自觉开展资源节约,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其次要引导公众克服绿色消费的误区。一是绿色消费并非“消费绿色”。使消费者明白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后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二是 “绿色”不意味着“天然”。绿色消费不是消费“绿色”,而是保护“绿色”,即消费行为中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三是“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和炫耀,反对人们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四是“绿色消费”反对危害人和环境。绿色消费主张食用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植物制成品,少吃快餐,少喝酒,不吸烟。

    (五)坚持细化《循环经济促进法》,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监督体系

    第一、加强执法力度。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环境执法的配合。在环境执法方面,要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尽快修订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授予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权力,明确环境执法队伍的执法主体地位。此外,还要在环境执法机构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执法责任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以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确保环境执法工作严格依法进行。

    第二、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评价机制,加大公众参与评价的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当前的环境保护评价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社会监督重视不够,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特别是广大市民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信息了解不足,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严。因此,建设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加大公众参与评价的力度,在立法上要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评价的具体程序,明确处理公众意见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实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通过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确保新上项目符合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发展必将成为一种共识,也将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当然,循环经济的发展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姚爱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