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减字谱_古琴减字谱对照表

    时间:2019-05-29 03:21: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古琴有100多个泛音,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   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减字谱,他由最早的文字谱发展而来,将文句记录缩减,精简组合成一种新形的方块字,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谱字加以减笔而成的一种谱式,借助于汉文字的横、竖、撇、捺、折,指示着演奏古琴音乐的音位、音型、指法、节奏,左右手的弹奏方法、弦序、微分、音乐处理等浓缩在一个文字中,表达一目了然,便于视奏、按谱循声。
      减字谱吸取了汉文字的实物取象的特征,居于取舍的角度,减化文字。所谓减化文字即是将某文字的某部分减化,或减掉其左偏旁,或减掉其右偏旁,或取其上截,或取其下截。减字谱吸收了汉文字概括抽象事物而表现技巧的特征,逐步确立符号。
      古琴的记谱,由于其指定了琴上弦位、徽分,乐曲的音高位置业已确定,但是,其延续时间长短的变化和力度强弱的变化以及速度的缓急尺寸变化,完全在于师徒授受的传统和琴家个人的发挥。此外,古琴的记谱,只是规定了某种乐调的框格,而此乐调的呈示、展开、行运,则须特定时空的特定琴家来运演操作。 因此,一首同名的琴曲,会因琴派、琴家、时代、世局的不同,而有出入很大的版本。此正如近代琴人祝桐君《与古斋琴谱》所说:“虽同其音,或异其节,神情各别。”
      有人认为减字谱不记录节拍符号是因为古时记谱办法的落后,这一说法未必成立。我国并非只有减字谱一种记谱法,尚有其它记谱形式,如工尺谱、锣鼓谱等,这些记谱法却能够记录节拍、音值等,这说明减字谱“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这也是文人的一种主动的弃繁就简。即不苛求演奏时在节拍等方面的精确性,而允许演奏者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不啻于第二次创作,达到琴家们所期望的“曲我合一”之境界,同时也显示了文人的一种自由精神。
      由于减字谱所记节奏的不确定性,各派琴家基于自己对琴谱的不同理解和体会进行再创作时,就产生了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同一琴曲的不同打谱在琴曲中极为普遍,在《古琴曲集》中就收有6种《平沙落雁》、4种《幽兰》、3种《梅花三弄》。
      奏谱是古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弹出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说,减字谱并未记录琴曲节奏等音乐细节,因此需要古琴家进行再创造。 古琴家张子谦曾说过,奏谱需“小曲三月,大曲三年”。因为奏谱者需要反复记录修改,不断弹奏,并在此过程中揣摩原曲的气质和意境,最终使乐曲清晰流畅、结构完整,那么所花费的时间就可能是数月甚至数年。
      打谱是我们当代人所使用的名称,在古代只有“奏谱”而不存在“打谱”。“打谱”就是将古人所使用的“减字谱”转换成我们所习惯使用的五线谱,一旦记录成功,这种谱例将被固定下来。有人认为减字谱不能准确地表达节奏的时值,正能体现弹奏者的个性化。每个琴者可根据自己的性情对同一乐谱的长短、轻重有不同的理解,所弹出的乐曲有不同的风格。打谱将使古琴的音乐死板化、固定化,这样就不利于古琴的演奏及古琴音乐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减字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