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之有效性

    时间:2021-02-09 08:02: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低效和无效的老大难问题,从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来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主要从课堂教学的预设环节来展开。在预设环节中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预设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问题预设的开发性和可变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最近发展区  问题情境  开放性 

     

    当前,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推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在看似热闹的背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老大难问题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可以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为何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对话教学模式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提倡并强调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不仅表现为师生间的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虽然对话教学不是师生简单的问答,但是师生就所提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获得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分享却是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因此有效的进行课堂提问为实现师生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铺设了平台,而师生间真正对话的展开对学生而言则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创造性的解放,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追求和实现的。

    2、新的学习方式呼唤有效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 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其中“问题性”也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论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余文森)因此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样也是激发学生生成新问题的关键。

    二、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预设”成了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在“预设”环节中完成以下几步:问题预设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问题预设的开发性和可变性。当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充分预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必须善于捕捉预设之外的精彩,即艺术地生成问题。

    一)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预设问题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它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版)。在维果茨基看来,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是保守、落后的……有效的教学远远地走在发展的前面,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因此,“教育者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应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王文静)。因此我们在预设问题时应先考虑所预设的问题是否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能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反观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往往出现很多误区:无效提问,问题的提出往往过于简单;
    习惯性提问,问题设计漫不经心,动辄“是不是”,“好不好”;
    不切实际的提问,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前两种问题设计过于简单,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不能增加新的信息,而只是知识的重复归结,看似热闹,实质上却是空洞的。学生会因这一毫无成就感的重复而对学习产生的懈怠情绪。后一种问题设计则忽略了学生实际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同样激发不起学生的探究激情。例如,有一老师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在整体感知环节里就向学生提出了“本文阐述什么主题”这样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分析提示中执教老师又向学生抛出了同样具有难度的问题——从林冲的遭遇看北宋的社会现实。虽然执教老师给学生作了相应的铺垫,但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中,就给学生提出如此难度的问题显然是未能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沉闷的课堂证实了这一点。我想学生若长期是在这样的课堂中度过的话,那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是可以理解了的。

    在《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一文中,余文森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弊端。他说“现在的教学缺乏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观点,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教师教得越多,教得越满。”为何动态的教学始终处在平面和定格的关系中呢?我想这是我们未能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预设问题造成的。

    正因如此,在问题预设环节中,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哪些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体的我们要清楚哪些问题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问题是学生容易忽略而需老师引导的,哪些问题是学生感到困难而需师生共同解决的。针对这些问题,并能进一步预测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向和方式等,从而给学生铺设相应的台阶,在由浅入深,由扶持到独立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将逐步得到提高。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其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几点:1、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2、教师扮演的是“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他只是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3、借助一定的情景呈现问题来展开教学,会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变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由此可知,要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包含了预设问题的有价值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产生“口欲言却不能,心欲通却未得”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怎样的学习情境是有价值的呢?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一言蔽之,凡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进入教材的欲望的情境都可以看作是有价值的情境。

    那么怎样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呢?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鲁宾斯坦给了我们提供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心理学依据,以此作为依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问题情境:设置矛盾性的问题情境。例如《我与地坛》的问题设计,在作好了让学生用两个小标题(我与地坛,我与母亲)归纳文章内容和理解了“我与地坛”的关系后,我这样设计提问:地坛是史铁生的朋友,它为史铁生解决了一个要不要的活的问题,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启示,所以我们可以把地坛看作是史铁生的朋友,题目很贴切的表明了这一点,然而让我们觉得很奇怪的是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内容,感觉内容和题目有些偏离了,你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是否是选编过程出了差错?之后学生间的分歧自然就产生了,当然这也我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在学生的争论中“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清晰了起来,母亲在史铁生生命中的作用也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史铁生母亲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设置问题的焦点。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曾经设计了这样了一个自己颇满意的情境:导入后给学生播放现场演讲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掌声如雷的现场气氛,然后问学生:人们为什么给马丁·路德·金那么热烈的掌声?(鼓掌出于什么原因?)由此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学生会从演讲内容本身来阐述理由(代表了黑人的心声),会从演讲本身特点来阐述(气势磅礴,富有文采),会从演讲者的人格魅力来阐述(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对黑人的态度)等等。在看似平凡处创设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雷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文中为何单单提到“洋火”,当时学生既觉得惊讶又觉得好奇,但就在惊讶和好奇两股力量的驱使下,学生的思维擦出了火花——有生认为如此说突出沧桑感,有生则联系到后文提到的绣梅花和字的细节。

    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始终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宗旨,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定可以找到更多创设有价值问题情境的路径,更有效地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真正意义上地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预设开放性的问题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语词、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
    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因此,当这样的心灵和这样的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的开放性往往会使阅读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多样性。正因如此新课标也提出了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要求。

    而时下不少语文课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牵牛式”的微观提问。在课前,教师已经设计好了每一个要问的问题,上课时,这些零碎的小问题就像乒乓球一样一个一个向学生发射。于是“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老师发问,学生回答,看似丝丝入扣,没有任何的瑕疵,但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只能看到以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的表演,而看不到学生的“心领神会”,看不到他们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大多采用的是“小步提问”。这样以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少,学生的发展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减退,主体意识淡化,成为了“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的被动学习者,语文课的生机与活力,也将丧失殆尽。而在本人接手的文科班中,这样的现象特别严重,她们人手一本参考书,上课提到什么问题,不是结合书本思考而是习惯性的去翻阅参考书,再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转述参考书的答案作为对所提问题的理解。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于自己被动的去接受,机械地做笔记,却忘记了真正的思考。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思考空间,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若以十年为界的话,你是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呢还是十年之后的那个玛蒂尔德?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街亭之失谁之过?这些问题都很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踊跃且精彩的发言让我看到了充满在他们身上的生命活力。学生在谈到诸葛亮之过时,思维之活跃和开阔让人着实吃惊:有学生认为诸葛亮因不听刘备忠告而导致用人不当的,有学生认为诸葛亮因过分爱才而有感情用事之嫌。为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学生补充了马谡帮助诸葛亮成功离间了司马懿和朝廷、七擒孟获的几个内容,并捕捉到了诸葛亮的“三哭”。

    在《项链》《失街亭》的教学中以一问牵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通过思想的碰撞从而完成了对文章的解读。更可喜的是在这之后,学生并未停止对文章的思考,而将思考带入随笔中,从而让思考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语文学习是一种注重体验的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行为,如果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未被唤醒,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将收效甚微,相反,教师不仅会觉得轻松,而且也会觉得愉悦,而学生呢,在与文本,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所获得也将有意义得多。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探索冲动的年龄后,这个人一生的发展就很有限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把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那么在问题预设中则应尽可能地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也让他们在思考的乐趣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让心灵长上思想的翅膀。
    总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所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必须着力于“发展”二字,同样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有效提问也必须以此作为依据。当我们以人为本位,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宗旨时,我想我们定可以在课堂预设和生成的这对矛盾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从而使学生能在积极的思维共振下,真切丰富的体验中,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余文森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07年春季研修〈课堂教学〉简报》  余文森主编

    《课堂教学心理学》李蔚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维果茨基儿童心理与教育论著选》 (苏)列·谢·维果茨基著,龚浩然译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版

    《教育概论》叶澜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03年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提问 有效性 语文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