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理想信念是形成社会主义 发展精神凝聚力的基石]社会价值观手抄报图片

    时间:2019-02-20 03:24: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精神凝聚力是把分散的、不同的甚至相排斥的精神力量通过凝结聚合各种不同的目的、意志与情感所产生的精神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人们对理想能够实现的确信无疑的认识,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对理想的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的形成受人生信念、道德信念、政治信念等的制约。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信念的进一步坚定起着重要作用。理想和信念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共同作用,就会激励斗志,催人奋进;理想和信念在社会生活中共同作用,就能凝聚人心,团结人民。邓小平强调指出,要用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凝聚力。
      
      一、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途。共产主义社会分阶段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为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各种条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走向辉煌的科学之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首先解决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亿万劳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是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内在要求;这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体现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及其要实现的宏伟目标用党的基本纲领的形式规定下来。
      
      二、要教育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共产主义是相通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的必经阶段。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在全体人民中倡导共产主义理想有没有可能?回答是肯定的。邓小平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按需分配取代形式上平等而实际上不平等的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最基本的特征,体现着劳动群众的长远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能够用共产主义理想“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从现实来看,经过我们党的长期实践和有力倡导,共产主义理想已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已成为许多普遍百姓的信念。
      当然也必须看到,在全体人民中倡导共产主义理想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对缺乏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来说,有一个树立这一理想的问题;对初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来说,有一个再坚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形势下,理想信念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当前的实际,搞好理想信念这一全民性的思想建设,必须认真解决好以下问题:
      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的严重挫折。80年代末以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始料不及的政治剧变。一场改党换制的狂风席卷东欧,这些国家公开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目标。接着,有70多年历史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四分五裂,宣告解体。面对这一重大现实,怎样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推向前进?解决这一问题,现实的说服力固然最为重要,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实践固然最为根本,但不能忽视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理论只要彻底,就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就有助于解除人们的疑虑和困惑。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邓小平的这一论述。邓小平的这一谆谆告诫,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要防止“左”和“右”的思想倾向,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提高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上。邓小平强调:“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凝聚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利于推动我国持续健康地发展,促进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 凝聚力 基石 理想信念 精神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