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哪些【浅谈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时间:2019-03-30 03:14: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43-01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在自己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途。文化传承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写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加大民族文化事业建设的力度,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承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的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个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表现
      民族的文化摆阔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衣食住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各民族文化独特的历史与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东西,自己的特点;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等。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具体表现如下:
      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品及其手工技术走向消亡
      现代工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化工业制造品相比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因为年青一代没人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艺,工艺传承就不可能持续,工艺技术也就走向了消亡。
      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面临危机
      1.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与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样的民俗风情。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
      2.少数民族歌舞等难以传承。
      经济全球化导致消费文化的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賴于生存的环境改变了, 具体表现在民间歌舞等艺人逐渐老化,年轻人很多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心情向老一辈学习,有些打工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受到强势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民间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的东西,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民族歌舞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除此之外,家庭失传以及缺乏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等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受影响的原因。
      二、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原因
      (一) 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方式发生改变,这些地区交通日渐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与较发达地区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人民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家大多还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时机的重要性,试想:如果现在忽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使民族文化消亡而出现断层,过了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来寻找民族精神文化来抚慰心灵就会无处入手。
      (二) 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有时反而促进民族文化的消亡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也是应试教育,对与升学率无关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不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有时甚至把民族文化看作是落后的东西,或多或少有所贬抑。
      (三) 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还需加大力度。
      我国政府很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投入了很多资金,成绩非常显著。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各个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还需在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的经费投入上逐年增加;二是人大加强立法, 在政策法规上逐步加强保护;三是对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官员的考评要把保护文化列入项, 对文化的保护不力的不合格。
      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意义及其思路
      (一)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1.少数民族文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会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大部分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 仍有不少贫困地区,但大多也解决了或正在解决温饱问题。
      2.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少数民族文化另外还有一个非常优越的文化优势是: 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处——人民生活简朴快乐,大多喜欢歌舞,能够以很少量的资源消耗获得极大的快乐。按经济学的说法是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快乐满足,符合生活经济原则。这是较发达地区做不到或者说是遗失了的文化传统。
      (二)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路。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领导和引导是关键, 广泛地发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依靠少数民族人民,发挥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信仰与风俗习惯, 尽可能利用少数民族群众组织的力量。具体可考虑如下的措施:
      1.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找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融合进行 ,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推向市场,采取政府主导、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文物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2.学校教育要把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力度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要从教育入手,逐步增加文化保护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的研究力量,推动民族文化保护的进一步立法进程。不少专家都有类似的意见。
      3.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没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行动,只有是民族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才能有信心和动力自觉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4.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更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的极大与持久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也是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2005.
      [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 2007,(7).
      [3]杨福泉主编.策划丽江———旅游与文化篇[M].北京: 民族出版
      [4]谢名家.文化经济:历史嬗变与民族复兴的契机[J].思想战线,2006,(1).
      [5]邓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娜仁塔娜,(91984-)内蒙古通辽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文化 浅谈 传承 保护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