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巧妙点拨,促进课堂生成|状元大课堂和点拨哪个好

    时间:2019-01-09 03:21: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笔者在听一些公开课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用幻灯片打出设计好的问题,然后提问。当某位同学的回答离答案较远时,教师眉头马上皱起来:“这位同学,你先坐下想想。”又叫另一位同学回答,这位同学就会很乖巧地换一个角度回答,如此吻合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时,教师就会大加赞赏:“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棒,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其他的同学也都领会教师的意图,沿着教师暗示的方向,争着回答,气氛显得热烈。于是教师很满意:“同学们说得很好,与标准答案简直一模一样。”然后打开幻灯片,展示预设好的所谓标准答案。
      我认为这种靠“察言观色”追求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理念是不相符的。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因此我主张事先不准备答案,而是在学生讨论回答的过程中,把学生得出的结论用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那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见解被教师板书出来并得到肯定时,他们是不是会很兴奋?思维会不会更活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生成。我认为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问题的引导者,教师的适时点拨至关重要。
      1.换位思考,进入情境。
      思品课教学很多的时候是通过对事例的解读达成知识生成的,但有时学生出于个人好恶,会给出偏离文本、偏离目标生成的答案。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活需要宽容友善》里有一个教学片断“小季的犹豫”,情境是小季面对曾经欺负过自己、现在跌倒在地受伤的同学大猛时,面临独自离开还是帮助大猛的选择。当有的同学回答“大猛这种人应当受到惩罚,不能帮助他”时,我没有马上否定这样的答案,而是换了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如果你是大猛,对小季的帮助会怎么想?事后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大猛,对小季的离开又会怎么想?事后又会怎么做?通过换位思考,多数同学会认识到宽容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消除隔阂获得友谊,反之误会和矛盾会越来越深。
      2.指导思路,使生成更完善。
      由于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等因素,学生探究问题时角度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出现思维定式,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圈定思考的角度和范围,促进知识生成更全面、更完善。比如在探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希望从这里开始》一课“中学生小强想辍学外出打工,作为好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的问题时,学生多数不会联系课本知识来全面回答问题,于是我耐心引导:“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那么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呢?”学生马上联系课本知识,回答出“从公民自身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履行法律义务的需要,公民应该接受教育”。按理说这样的回答已经比较全面了,可我仍然继续挖掘:“同学们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如何理解呢?”学生就会进一步联想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认识到认真学习、学业有成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等。
      3.事例点拨,巧育生成。
      思品课教学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教师在课堂上会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学,而问题探究通过对问题是非的判断,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同时它也是考试的必考题型,更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学生在做这类题时一是难以把握问题的正误,二是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比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珍视集体团结》一课探讨“只要对班级有好处的事我们就做,对班级没有好处的事我们就不做”这一问题时,多数同学赞成这一观点,认为对集体有好处肯定没错;少数同学感觉这一观点有问题,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课堂陷入了僵局,这时我马上举一个事例来启发学生:“学校广播操比赛下一周就要举行,为了班级能取得好名次,如果有同学建议买礼物送给裁判,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同学们纷纷认为这是贿赂,对其他班级是不公平的,也违背了学校提出的“公平竞争,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的精神。这样他们马上就领悟到了:对班级有好处的事未必是正确的,对班级没有好处的事也未必是错的,集体有大小,小集体的利益要服从大集体的利益。
      4.捕捉契机,便生成更加精彩。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的生成性来自于教师对教育科学、艺术的把握,来自于课堂的开放性。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表情、动作、想法、意愿,适时点拨、引导、释疑,抓住每一个让学生思维火花绽放的机会,借以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样,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取心,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使生成更自然和谐、更精彩,课堂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L]

    相关热词搜索: 点拨 巧妙 生成 课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