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周易大象 [《周易大象解》注释(续四)]

    时间:2019-06-02 03:27: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收稿日期:2011-5-26      作者简介:陈远宁(1931-2006),男,湖南桂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沙,410003。
      摘要:“观”,因时而广化;“噬嗑”,行法必明察而后作决断;“贲”,慎于藏密而养大勇;“剥”,养晦图存;“复”,效法天、调人物而后昭明其义;“无妄”,顺于天理而行无虚妄。
      关键词:周易大象解;注释;陈远宁;观;无妄
      中图分类号:B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2-0174-07
      观
      瘙 棾 
      风行地上①,观②,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④。
       【船山解】
      坤有民象④,地为方圻⑤,风司教化。“风行地上”,省之观之,乃以设教,其用与小畜别矣。盖礼乐之大用,不可逮于愚贱,故用小畜。敷五教⑥,防淫辟⑦,必随俗施正,俾民咸喻而不迷,则用观。小畜以端本立极,观以因时广化。而设教者,必审民俗之刚柔朴巧而顺导之,故非“行地”⑧不为功。
      
       【注释】
      ①风行地上:这是解释观卦的卦象。观卦的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坤、为地,故有“风行地上”之象。
      ②观:卦名,“观”在这里是指的观视、观见、瞻观等意思。参见二程解:“凡观视于物则为观,为观于下则为观。如楼观谓之观者,为观于下也。人君上观道,下观民俗,则为观,修德行政,为民瞻仰,则为观。风行地上,遍触万类,周观之象也。二阳在上,四阴在下,阳刚居尊,为群下所观,仰观之义也。”(《二程集》第三册,第798页)船山亦解为:“可观之谓‘观’,以仪象示人,而为人所观也。阙门悬法之楼曰观,此卦有其象焉。可瞻而不可玩,饬于己而不渎于人之谓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199页)
      ③省方观民设教:省方,省察各个地方。观民,这里是指观察民情风俗。设教,设置政教。此句意为:省察各地的民情风俗,设置相应的政教。
      ④民象:民,指庶民百姓。民象,是说坤卦有象征庶民百姓之象。
      ⑤方圻:圻(音其),方千里之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⑥敷:布,施。五教,五常之教。
      ⑦淫辟:淫,邪恶。《礼记·坊记》:“刑以防淫。”辟,不诚实,邪辟。《论语·先进》:“师也辟。”《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
      ⑧“行地”:这里是指观卦“风行地上”之象。
      【今译】
      坤顺之象象征庶民百姓,也象征地方广阔千里,巽风之象则象征教化之道。对观卦“风行地上”之象进行观察、反省,可以用之于施设教化的事。对观卦的应用与对小畜卦的应用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因为:施行礼乐一类(高层次)的德教,其巨大作用不可能到达于普通的愚贱百姓,所以便需要应用小畜卦的卦象;至于布设五常之教,防止邪辟之行,必须依随不同的民情风俗进行教化,以端正人们的言行,使一般的庶民百姓都能了解并接受教育,而不致陷入迷途,这就需要应用观卦之象了。小畜卦的卦象是启示人们要端正思想,树立最高的道德观念。观卦之象则是启示人们要因时势的不同进行广泛的教化工作;施设教育的人必须认真了解(各地)民情风俗的刚柔朴巧,加以因势利导。所以,不采用如同“风行地上”、无所不到的教化方法是不能获得功效的。
      
       噬嗑
      �瘙 棿 
      雷电①,噬嗑②,先王以明罚敕法。
      【船山解】
      法立于断③,画一素定④,明著于上,以示天下,使人皆晓然知而畏之,“电雷”所以为“明罚敕法”也⑤。求情以明,勤其审察,知周乎下情,然后从而断之,雷火之所以为“折狱致刑”也⑥。盖讲法不患不明,而辨析纤曲⑦,则吏缘出入⑧,而民可规避。若行法之下,必审求其情,无隐不悉,而后敢决焉,乃以刑必当辜⑨,而民以不冤。明断皆祥刑之道⑩,而先后本末不同如此,非君子孰能辨之!
      【注释】
      ①雷电:这是解释噬嗑卦的卦象,噬嗑卦的上卦为离、为火,为电,下卦为震、为雷,故有“雷电”交作之象。
      ②噬嗑:卦名。噬,以牙齿咬物。嗑,通合,这里指嘴唇相合。噬嗑,相咬合,即以牙咬碎食物然后嘴唇得以相合。参见二程解:“噬,齧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间之,而后合也。”他并从卦象来解释噬嗑之义,说:此卦“上下二刚爻而中柔,外刚中虚,人颐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则隔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则得嗑,故为噬嗑。”二程还从此卦象说明其在人事方面的象征意义,指出:“圣人以此卦之象,推之于天下之事,在口则为有物隔而不得合,在天下则为有强梗或馋邪间隔于其间,故天下之事不得合也,当用刑罚,小则惩戒,大则诛戳以除去之,然后天下之治得成矣。”(《二程集》第三册,第802页)船山自解亦为:噬嗑乃“强噬之而合”“为卦,一阳(按:指九四爻)入于三阴之中,而失其位,不与阴相合也,三阴欲连类,而为一阳所间,不能合也。……积不合之势,初、上二阳,以其刚制之才,强函杂乱之阴阳于中,而使之合,是齧合也”“物不合则志气不通,虽曰齧合,而亦合矣,是噬嗑之亨也。然柔得中,而为离明(按:指此卦的上卦为离)之主,具知齧合者之矫乱而不固,则且施刑以惩其妄。”(《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07页)
      ③法立于断:断,这里是指断刑。全句意为:国法立足于断刑。
      ④画一素定:画一,统一。素,向来,往常。此句是指:统一的国法是向来就已确定了的。
      ⑤“电雷”所以为“明罚敕法”也:电雷,这里是指噬嗑卦上卦为离、为电,下卦为震、为雷。故全卦有电闪雷鸣之象。明罚,严明刑罚。敕法,整饬法规。此句意为:噬嗑卦的电闪雷鸣之象可以启示人们必须严明刑罚,整饬法规。
      ⑥折狱致刑:折狱,判决案件使曲直分明。《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仲由)也与。”致刑,执行刑罚。此句意为:依法判决案件,执行刑罚。
      ⑦辨析纤曲:辨析,分辩剖析。纤曲,纤细而曲折。这里是指案情复杂曲折。
      ⑧吏缘出入:吏,官吏。缘,依循。出入,这里是指依循法规在对案件作判断时会有所出入。此句意为:官吏们依循法规在判断案件时会有所出入。
      ⑨刑必当辜:辜,罪,犯罪。《韩非子·说疑》:“赏无功之人,罪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此句意为:判断刑罚应与犯人所犯的罪行相当。
      ⑩祥刑:指慎用刑罚。《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今译】
      国法的严威立足于断刑,把本来就已确定而统一的法规明白地公布于庙堂之上,以告示天下,使人们都能清楚地知晓它,从而产生畏惧之心。这便是噬嗑卦的电闪雷鸣之象所以启示人们,懂得应以怎样的态度来“严明刑罚,整饬国法”。要求把案件了解得清楚明白,勤恳地进行审查,对下情掌握得很全面,然后再以之为根据进行断案判刑。这便是噬嗑卦的雷火光照之象所以启示人们,懂得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依法判决案件,执行刑罚”。这是因为,宣讲国法条文并不需担心不能把它讲解得明白清楚,而在分析复杂曲折的案情时,官吏们往往可以依循法规做出不同的解释和判决结论,而老百姓也可以从中找到空隙以逃避刑罚。如果在施行国法时,坚持认真详细地弄清真实情况,使一切可能被隐蔽的情节都被执法者掌握在心,然后敢于坚决果断地判决案件,做到刑罚所加,为罪有应得,人民不致蒙受冤屈。认真详细地弄清案件(明)与坚决果断地依法判决案件(断),这两者都是属于慎重运用刑罚之道,然而它们之间却有如此的先后、本末之分,如果不是君子又怎能将它们分辨清楚呢?
      
       贲
      �瘙 椀 
      山下有火①,贲②,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③。
      【船山解】
      “明庶政”④,明逮下也⑤。“无敢折狱”,止其明也。“山下”,幽暧之地⑥,火施其明,烛尽纤隐。君子立法创制,必详必析,小物细事,无所忽忘,无有疑似,使愚贱利用,经久可行。至于折狱,则自非干犯名义⑦,无可曲避。奸宄侵牟⑧,具有显迹者,而钩考阴私⑨,旁引授受⑩,以夸擿发,则法如秋荼B11,而民无所措手足矣。六十四象,皆唯取法,独贲与夬有鉴戒之辞焉。盖察者知之贼B12,躁者勇之蠹B13,藏于密而养大勇者B14,尤必慎于此也。
      【注释】
      ①山下有火:这是解释贲卦的卦象。贲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离、为火,故有“山下有火”之象。
      ②贲:卦名,这里是指的贲饰。即通过贲饰而成文明之象。参看二程解:“贲者,饰也”“为卦,山下有火。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也,下有火,则照见其上,草木品汇皆被其光荣,有贲饰之象,故为贲也。”又说:“卦为贲饰之象,以上下二体(即上卦与下卦)刚柔交相为文饰也。下体本乾(按:指此卦由否卦变来,否卦的下卦为乾),柔来文其中而为离,上体本坤(指否卦的上卦为坤),刚往文其上而为艮,乃为山下有火,止于文明而成贲也。天下之事,无贲不行,故贲能亨也,柔来而文刚故亨:柔来文于刚,而成文明之象,文明所以为贲也。”(《二程集》第三册,第807页。)船山则解为:“贲之为卦,一阳甫立,即间以一阴,至于五又改其常度(按:指此卦自下至上,一阳一阴相间,其六五本应为九五,故称改其常度),一阴而间以一阳,萋斐(花纹错杂貌)以成贝锦,人为之巧毕尽,阴阳之变至此极矣,是不足与于天地之大文,而徒为贲饰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13页)可见,船山虽认为贲亦是贲饰之义,但他称赞的是天地自然之美饰,而不过誉人为的美饰。
      ③无敢折狱:折狱,即断狱、判决案件。无敢折狱,这里是指君子不敢用文饰之道去判决案件。因为判断案件必须以实情为依据,而不可文饰。“折狱者,专用情实,有文饰则没其情矣。”(《二程集》第三册,第809页)
      ④庶政:各种政事。
      ⑤明逮下:逮,逮及。明逮下,这里是指各种政令明白清晰,使下民都能知晓。
      ⑥幽暧:暧,暗也。幽暧,即幽暗。
      ⑦干犯名义:干犯,冲犯,冒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干国之纪。”名义,名节。《新唐书·宋璟传》:“名义至重,不可陷正人以求苟免。”
      ⑧奸宄侵牟:奸宄(音轨),犯法作乱者。侵牟,侵夺。
      ⑨钩考阴私:钩,钩距,辗转盘问。《汉书·赵广汉传》:“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考,核查。阴私,隐蔽的私事。此句意为:辗转盘问核查别人与罪行无关的隐蔽的私事。
      ⑩授受:交接。即一方交付,一方接受。
      B11秋荼:秋荼枝叶繁密,比喻刑法繁苛。《盐铁论·刑德》:“昔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B12察者知之贼:察,明察,这里是指过于明察。知,这里是指智慧。贼,贼害,损害。此句意为:过于明察恰恰会损害人们的智慧。
      B13蠹:蠹虫、损害。《韩非子·初见秦》:“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害齐燕。”高诱注:“蠹,害也。”
      B14密:靠近、严密。这里指宫禁之地。《宋书·殷景仁传》有“密迹宫禁”一语
      【今译】
      所谓“明庶政”,是指要使各种政令都能明白地昭示于天下庶民百姓,使之都能了解。所谓“无敢折狱”是说用法的人其明察程度应有一定的界限,适可而止。“山下”是幽暗之地,用烛火之光去照明,能够把一切隐蔽的东西都照见出来。(由此卦象获得的启示是:)君子制订法令创立制度,必须十分详细且条理分明,即使是小物细事也不应有所遗漏,更不应似是而非,以便“愚贱”的百姓也能利用它,并使它经久可行。至于判决案件,则自非冲犯纲常名义,无可逃避,或犯上作乱,侵夺抢劫,罪迹昭著者,应依律判决(而不可任意扩大范围);如果进而辗转盘问核查犯人的隐私,旁引出人们交接往来的关系,用以夸大擿发其罪行,那将形成刑法繁苛如“秋荼”的局面,致使庶民百姓无所措手足。《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辞都是可以取法应用的,唯有贲卦与夬卦在取法中又应有所引为鉴戒之处。这是因为:过于明察正是聪明的祸害,急躁则是勇力的祸害。一些身处密近宫禁而养有“大勇”的人,尤其需要对此慎重处之。
      
      剥
      �瘙 椂 
      山附于地①,剥②,上以厚下安宅③。
      【船山解】
      五阴在下,其所积“厚”矣④,一阳在上,其所附“安”矣⑤。然孤托一阳于群阴之上,非无权藉者所敢用也⑥。唯为人上者⑦,抚有众民⑧,养欲给求,乃以固结人心,为磐石苞桑之计⑨,而安其位。虽然,此衰世之事也,不足以有为,而养晦图存,为可继而已。故不言先王,不言大人君子,而言“上”。
      【注释】
      ①山附于地:这是解释剥卦的卦象。剥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故有“山附于地”之象。
      ②剥:卦名,剥的本义为剥落。这里则是指的“剥之时”,即天下处于小人当道的衰败之时。参见二程解:“剥,剥也,谓剥落也。柔变刚也,柔长而刚变也。”“阴,小人之道方长盛,而剥消于阳,为君子不利有所往也。”又说:“顺时而止,乃能观剥之象也。”(《二程集》第三册,第813页)船山解则为:“自外割削残毁以及于内,曰‘剥’,此卦阴自下生,以迫孤阳之去。害自内生,而谓之剥者,主阳而客阴,君子辞也。……处阴盛已极之世(按:指小人当道之世),止而不行,犹免于害,害即不免犹不自失;若更有所往,不但凶危,尤义之所不许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19页)
      ③厚下安宅:厚,厚固。下,这里是指的下民百姓。安宅,安居。此句是指君主能安养人民以厚固其本,从而使自己的统治地位得以安稳。参看《二程集》:“上,谓人君与居人上者,观剥之象而厚固其下,以安其居也。”又说:“为人上者,知理之如是,则安养人民以厚其本,乃所以安其居也。”(《二程集》第三册,第813-814页)
      ④其所积“厚”矣:这里是指剥卦为五阴爻在下,故其阴气积聚很深厚。按《周易》的思想,阴气积聚很厚为衰世的气象。不过,这里的五阴也可象征臣民。
      ⑤其所附“安”矣:这是说剥卦为一阳爻处上九之位,以上乘下,驾于五阴爻,所以便能安稳。
      ⑥权藉:这里是指以权力为凭借。
      ⑦抚有:抚,占有、持有。《礼记·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郑玄注:“抚,犹有也。”
      ⑧人上者:这里是指地位处于所有臣民之上的人,即君主。
      ⑨苞桑:根深蒂固的桑树。《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
      ⑩养晦:晦,隐藏。养晦,这里指隐居待时。
      【今译】
      本卦的卦象为五阴爻在下,足见其阴气的积聚是很深厚的,又为一阳爻在上,一阳乘五阴,表明其依附的地位还尚为安稳。然而,毕竟是一阳孤立地托寄于群阴之上,因而如果不是有权力作凭借的人是不敢应用此卦之象的。只有身处臣民之上的君主,拥有众多的民众,能够采取各种措施满足臣民们的欲望和生活需求,用以固结人心,以求政权根深蒂固,使自己安坐王位。但尽管如此,这也只是“衰世”的事,是不足以有所作为的,仅仅是暂时地养晦图存,以求政权能以延续而已。所以,本卦的象辞不讲先王,也不讲大人君子,而是只讲“上”。
      
       复
      �瘙 椃 
      雷在地中①,复②,先王以至日闭关③,商旅不行,后不省方④。
      【船山解】
      复之道大矣,而仅取之“至日闭关”者何也?复者,天地之心也⑤。天地者,阴阳循环,吉凶并行,合理欲、迭治乱以为心而不疚者也。故“雷在地中”,动于隐暗,无事迫为昭苏⑥,但以微阳存来复之几⑦,即以养万物之生于幽蛰⑧,而不忧其不长。人而仅恃其微动之几,则不可以振积阴而必其善⑨。夜气仅存者⑩,未有不为旦昼之牿者也B11。唯圣人在天子之位,以法天而调人物,故有所休息,以俟人物之定,于至日昭其义焉。然亦不废其理而已矣。一日之弛,百日之张,先民之行B12,劳民之事,自至日而外,未有用此者也。
      【注释】
      ①雷在地中:这是解释复卦的卦象。复卦的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震、为雷,故有“雷在地中”之象。
      ②复:卦名,“复”的本义是反复、反省。这里则是指的阴阳之气交相较量,阴气盛到极点,阳气又复生的反复。参见二程解:“为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极而阳复也。”他还从自然和人事两方面阐述“复”的意义。从自然现象看,“岁十月,阴盛既极,冬至则一阳复生于地中,故为复也。”从人事看,“阳,君子之道,阳消极而复反,君子之道极而复反也,故为反善之义。”(《二程集》第三册,第817页)船山解亦为:“还归其故曰‘复’。”又说:“一阳初生于积阴之下,而谓之复者。”是因为“阳一出而归其故居,则不可御。”(《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25页)
      ③至日闭关:至日,冬至之日。闭关,关闭商旅关卡。
      ④后不省方:后,这里是指君主,《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省方,省视四方。这里是指君主省视四方。
      ⑤天地之心:这里是指天地生生不已之心。船山说:“天地之心无一息而不动,无一息而非复。”(《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29页)
      ⑥昭苏:苏醒,恢复生机。《礼记·乐记》:“蛰虫昭苏。”郑玄注:“昭,晓也:蛰虫以发出为晓,更息曰苏。”
      ⑦几:初动之枢机。
      ⑧幽蛰:幽暗蛰伏。
      ⑨振积阴而必其善:振积阴,这也是解复卦。复卦为五阴在上,一阳在下,为一阳承五阴之象。一阳承五阴,也即是以一阳去振起五阴。必其善,必使归之于善。
      ⑩夜气:这里是指黎明前能息长仁义之心的新鲜空气。《孟子·告子上》:“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B11牿:一种横在牛角上使牛不能触人的横木。引申义可作桎梏、限制、困惑解。
      B12先民:古时的圣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郑玄笺:“古之贤者有言,有疑事当与薪采者谋之。”
      【今译】
      复卦所启示的道理是广大的,然而却只取“冬至日闭关”这一条是为什么呢?复卦是表现天地生生不已之心的。天地以昼夜循环、吉凶并行,理欲合一、治乱交替为心而不会有所愧疚。所以,复卦上坤下震的“雷在地中”之象,说明雷之动还处于隐暗状态,还不急于使万物恢复生机,仅仅是在一点点微弱的乾阳之气中,潜存着足以使万物复苏的枢机罢了。这也就是说,只要含养万物的生机于幽暗蛰伏之中,便无需忧虑它们不会成长壮大。(然而,对于人事而言,情况就不同了。)人如果只依仗一点乾阳微动的枢机,是不能克服各种怠惰的私欲(五阴),而使之必归于善的。只存有一点夜气的人,也没有不因早起以后整天的辛劳而感到困顿的。惟有圣人居于天子之位,效法天道去调理人物,所以才有休养生息之举,以求得人物的安定,于是便提出“冬至日闭关”来显扬复卦的意义。然而这也不过是不违背自然之理而已。一日的松弛休整,以缓解百日的紧张辛劳。古代先圣行事,主要是劳动庶民百姓的事,除了运用复卦“冬至日闭关”这一条外,其他便没有什么可用的了。
      
       无妄
      �瘙 椄 
      天下雷行①,物与无妄②,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船山解】
      “茂”,盛也。雷之应候发声③,与时相对④,兴起万物而长养之,必然不爽。天之与物以诚者⑤,莫此盛焉。先王应民物之气机⑥,诚动于中⑦,而功即加于物,不必如后世《月令》之书⑧,附会拟似,自然与人物之情理,相应不差,而勃然甚盛,无俟风雨有迹而神行焉⑨,其道则取诸此。
      【注释】
      ①天下雷行:这是解释无妄卦的卦象。无妄卦的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震、为雷,故有“天下雷行”之象。
      ②无妄:卦名,妄的意思是虚妄、差妄、不诚。无妄则是不虚妄,无有差妄、诚。这里则是指天道运行对于万物的作用,有时看来似乎是虚妄的,其实却是天理的必然,是真实无妄的。参见二程解:“雷行于天下,阴阳交和,相薄而成声,于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与,洪纤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二程集》第三册,第823页)船山解则为:“‘无妄’云者,疑于妄而言其无妄也。”“时当阴积于上,阳乘天化,以震起而昭苏之,则诚所固有之几也。乃此卦天道运于上,固奠其位,二阴处下,非极其盛,而初阳震动非以其时,理之所无,时之或有,妄矣。然自人而言则见为妄,自天而言则有常以序时,有变以起不测之化,既为时之所有,即为理之所不无。理,天理也。在天者即为理,纵横出入,随感而不忧物之利,则人所为妄者,皆无妄也。君子于天之本非妄者,顺天而奉天时,于妄者深信其无妄,而以归诸天理之固有,因时消息以进退,而不敢希天以或诡于妄。”(《船山全书》第一册,第235页)
      ③候:这里是指的节候、气候。
      ④时:这里是指的时令。
      ⑤诚:这里是实在、实有的意思,可引伸为实有的法则。
      ⑥气机:气,气数。机,时机。
      ⑦诚动于中:诚,真诚。中,这里是指心中。
      ⑧《月令》:《札记》的篇名之一。又可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之中,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的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纳于五行相生的系统中。
      ⑨神行:神,这里是指的天神。神行,指天神在冥冥中行事。
      【今译】
      “茂”是丰美茂盛的意思。天上的雷适应节气到来而发声,与时令相对应,兴起了万物,使它们获得生长和发育,这是必然不会有差错的。自然之天赋予万物以“诚”,没有比这表现得更鲜明盛大的了。先王适应庶民和万物生长的气数与时机,(以尊重自然法则的)“真诚”动于心中,其行动的功效便能加于万物之上,并不必定像《月令》之书那样(按每年十二个月的时令安排各种相关事物的生长,并把各类事物都归纳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牵强附会,生硬比拟。自然的法则与人、物生长的情理是相应不差的;而万物勃然生长、丰美茂盛,并不需硬等着某种风雨到来,并显示出(似乎)有天神在冥冥中行事的行迹,便会(因时)自然而然发生神妙的变化。这个道理便是从无妄卦的卦象中悟出来的。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本文原引用《周易》六十四卦的本源卦,参见《二程集》。
      [2]“船山解”考证均参见《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昆仑山出版社2005年版。
      (编校:徐荪铭)
      

    相关热词搜索: 周易 注释 大象 续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