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组织资本本质及其所有权归属解析:资本所有权

    时间:2018-12-23 12:48: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鉴于目前对组织资本界定的混乱和组织资本的重要性,本文对组织资本的本质作了分析。在追溯分析组织资本研究起点后认为,组织资本本身不能实现增殖,并不具有自我增殖性,与其他资产一样。只是资本的转化物或转化物的增殖物,其实质是资产。组织资本可以归属与无形资产和商誉两类资产,同时又有许多具体形式。组织资本作为资产,应为货币资本的投入者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享。
      关键词:组织资本 人力资本 所有权分析
      
      一、引言
      
      组织资本研究萌芽于上个世纪20年代,此后,中外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与阐述,但各学者对组织资本的定义不一致,且这种不一致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是对组织资本的本资认识不清楚导致了对组织资本界定的混乱。本文对组织资本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明确组织资本的本资后,解决组织资本的核心问题――组织资本的所有权界定迎刃而解。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所有权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也对组织资本的归属带来影响。
      
      二、组织资本概念的界定
      
      (一)组织资本的提出 企业组织资本概念的经济学起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奈特(Knight)认识到提高生产力有多种投资选择,例如增加新的设备、发现或发展新的物质资源、改善组织或增加新的社会需要等。认为组织资本可以像新设备那样增强组织的生产能力,使组织生产出更多有效的产品。早期的组织资本研究起源于马歇尔(Marshall),他把组织作为第四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学理论。马歇尔被认为是最早研究组织资本的学者,认为组织资本是组织的“非物质财富”(Marshall,1961)。早期的研究者还有贝克(Becker)、戈登(Gordon)(1966),他们把正规组织看作一种财产形式,认为正规组织的所有者有权塑造、改变、解散或出售正规组织以实现其目标。因此,拥有正规组织意味着正规组织可以视为财产。早期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组织资本所具有的特征,即组织资本是一种能提高生产力的非物质财富,这种非物质财富因为组织这种形式而得到产生和发展。
      (二)组织资本概念的界定 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专家学者们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企业组织资本。分别从人力资本、专门知识、信息、组织关系、组织环境,甚至人力资源等角度研究组织资本。我国也有许多学者深入研究组织资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综合比较有影响的文献,根据所表述组织资本内涵的复杂程度和对组织的依赖程度划分,学术界对于组织资本的本质阐述及其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类型的观点:(1)普斯格特(Prescott)、威斯克(Visseher)、Tomer等。普斯格特(Preeott)、威斯克(Visscher)(1980)最早从信息角度定义了企业组织资本,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信息资产,能够提高组织对所承担任务的协调能力,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认为“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资产,因为信息生产的可能性且与产品产出相伴而生,把这一企业资产称为企业组织资本。”Tomer是西方第一位系统研究企业组织资本理论的学者,于1987年在《组织资本:提高生产力和福利的途径》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组织资本理论问题。他把组织资本定义成“一种体现在组织关系、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信息的汇集上,具有改善组织功能属性的人力资本”。Gort,Grabowski~"llMcGuckin(1985)也认为,组织资本是与企业人力资本相联系的,其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信息,一部分是其得到的回报归属于组织所有的人力资源。Edvinsson~llMalone(1997)将组织资本看作是人力资本的具体化、权力化,是组织支持性的基础结构。这类观点基本都将组织资本归结为人力资本或类似人力资本的事物,强调组织资本对人的依赖性,而没有重视组织资本对组织的依赖性。(2)尼尔逊(Nelson)、温特(Winter)以及我国学者翁君奕、张刚、赵顺龙等。尼尔逊和温特认为,组织资本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中的信息、文化、制度、知识和技能等的集中体现,即组织资本蕴含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Lev和Radhar(2003)提出组织资本是技术、商业实践、过程与设计的结合体,主要包括特定的商业流程和设计激励系统以及薪酬系统,组织资本能使企业能持续的从给定资源中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低成本的方式获得更多收益。持该种类型观点的中国学者也较多,翁君奕(1999)在《企业组织资本理论一组织激励与协调的博弈分析》一书中较为系统地研究企业组织资本理论,认为所谓组织资本是指企业旨在改变劳动者的行为方式、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建立个体或群体协调机制所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且这种投资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组织资本在本质上应当是一种让组织成员能够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发挥出来的组织环境、氛围或机制。张刚在《企业组织创新研究》一书中把企业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组织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认为企业组织资本作为一种同人力资本密切联系的资本形式,并不是组织内个体人力资本之和,而是一种根于组织关系之中,由企业投资于各种正式关系所形成的资本形式。赵顺龙在其博士生论文《企业组织资本形成研究》中,从人与人受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互动关系以及人与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之间的结合作为企业组织资本研究的视角,认为企业组织资产或资源是在企业制度结构化、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内营运并产生的,尤其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是组织结构化的产物。“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依附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使伴随着组织结构的变迁而产生的”。曾素英、伍中佰(2007)也综合地认为组织资本是企业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并积累的具有增殖能力的共享知识、技能、经验与合作关系的价值形态。这些观点认为组织资本具有综合性,认为组织资本是与组织本身密切相关,组织资本包含了信息、文化、制度等成分,而且与企业物质资本密不可分,所述组织资本与组织的关系较密切。(3)帕特里克・沙利文、徐笑君等。帕特里克・沙利文(2002)认为,组织资本是智力资本的一部份,即智力资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人力资本、客户资本、股东资本、文化资本、组织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经济资本”。徐笑君在其博士论文《基于企业组织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思路,构建了基于企业组织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框架。认为个体人力资本是指员工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价值观以及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力。提出企业组织资本是指依赖于特定的组织和社会交往模式,通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资本,以及员工在这种关系中共同创造的,编码化或部分编码化的组织共享知识和市场型资本。企业组织资本包括三个方面关系型企业组织资本、知识型企业组织资本和市场型企业组织资本。企业组织资本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路径依赖性,不随员工个体的流动而流失。这类观点更具综合性,不仅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引入了组织资本,而且将社会关系、市场等因素引入组织资本的研究,所述组织资本的内涵更复杂和丰富,组织资本不仅对组织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且和经济市场特性密切相关。   
      三、组织资本的本质分析
      
      (一)组织资本的内涵 理解组织资本的本质需要从资本本身谈起。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被表述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资本被广义地理解为一种生产经营要素或资源。会计学中资本的含义一般地被界定为资本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可以理解为一定主体为了获得价值增殖而进行的一种投入。即资本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强调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增殖,资本持有者投入资本的目的是获得比原初投入的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殖。这种投入是否能获得增殖是另外的问题,但投入是为了增殖的目的却是很明确的。另一方面是强调资本是一种投入,这种投入是一定主体的投入。在研究企业的资本的时候,这里的投入必然界定为是企业之外的主体对企业的投人,而并不将资本在企业内部的增殖理解为资本投入,否则就会混淆资本本身和资本的增殖部分。也只有划清了资本的本身和资本的增殖部分后,才不会为划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带来困惑。
      (二)组织资本的表现形式谁投入了资本,谁就是企业的所有者,这一点已经成为公认的所有权界定法则。那么,谁是企业资本的投入者。这又涉及资本的表现形式问题。由于货币充当了普遍的价值形式,早期的经济学家把资本的表现形式定位在货币形式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投入有货币形式、虚拟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为了表述的方便,学者将这些形式统称货币形式,本文也采用这种表述方法。这种只把货币形式资本理解为企业资本表现形式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货币资本十分稀缺,这种稀缺性导致了货币资本持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同时,市场处于卖方市场阶段,企业关注的焦点在生产效率,而不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个性化。这个阶段人力资本的价值很小,其资本属性无法被认可。相应地,初始对企业投入货币资本的个人或法人被认定为企业资本唯一的投入者,也成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唯一拥有者。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使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也不为社会认可,相应地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也就望尘莫及。简单地讲,货币资本的稀缺性促使货币资本所有者备受推崇。
      (三)人力资本地位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多种因素促使人力资本地位得到提升。其中买方市场的到来、竞争的加剧、货币资本的过剩是促使人力资本地位提升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效率大步前进,很多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告别卖方市场时代,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买方市场促使很多企业不能继续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效率上,而不得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个性化上来。而这种创新和个性化强烈的体现着对人才的依赖,即对人力资本的依赖凸显。其次,由于竞争的加剧,不仅对企业产品质量,而且对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对企业经营管理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经营管理的品质几乎完全依赖人力资本。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资本逐渐出现过剩的局面,其稀缺性逐渐丧失。这些因素促使货币资本正日益失去独霸一方的局面,而人力资本却正出现蒸蒸日上的势头,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也日益凸显。综合考察,知识经济时代的初始阶段,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并驾齐驱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然而这里仍有一个关键因素却困扰着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所有者地位得到确认,困扰着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取得。这个关键因素就是人力资本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的缺失。虽然很多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确认和计量研究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由于人力资本本身的特殊性,却没有获得公认的人力资本确认和计量的会计方法。正是由于这种方法的缺失,现实经济生活中才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存在与投入,也就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在这个时代企业初创时期光靠资金是完全不够的,此时往往伴随着人力资本的投入。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也伴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投入。然而,由于人力资本本身的计量存在很大的困难,人们并没有把人力资本在会计报表中予以科学反映。目前企业将高级经营管理者和技术精英(在谈及人力资本的时候,仅将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精英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而不是将所有的员工都界定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并以此将人力资本和人力资产区分开来)的报酬记入成本或费用,作为收入的扣减因素,因此在整个核算系统上就将人力资本排除在资本之列,从而就无从衡量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实经济生活的状况也促使许多的理论研究者忽视人力资本的存在,在谈及企业的所有者的时候,仅仅指初始对企业投入货币资本的个人或组织,在谈及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时,仅考虑货币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更准确地说,许多学者承认人力资本并研究人力资本,但自己却仅限于研究人力资本,或者虽研究其他领域但不能将人力资本贯彻到其他领域的研究去;许多学者并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本地位的凸显,而是继续将货币资本投入者才是企业所有者这一错误理论前提贯彻下去。研究中并不能因为人力资本确认和计量方法的缺失而不承认人力资本的资本形式,正确的研究思路是承认人力资本的地位,并沿着这一思路研究相关的理论问题。
      
      四、组织资本所有权归属分析
      
      (一)组织资本所有权的界定 组织资本具体应归入哪一种资产则需要回溯到组织资本研究的起点。奈特(Knight)、马歇尔、贝克(Becker)和戈登(Gordon)等,是为了表述一种能提高生产力的“非物质财富”而将组织资本概念引入,同时也强调了对组织资产对组织的依赖性,即随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在揭示了组织资本的不具有资本属性,并不是一种资本,而是一种资产的本质之后,人们可以更科学的将组织资本界定为一种能提高生产力的、非物质的资产,这种资产随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对组织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在现有报表体系下,无形资产和商誉均满足上述能提高生产力的和非物质的资产两个特征。同时,无形资产和商誉可以涵盖企业“能提高生产力的、非物质的资产”。所以组织资本属于无形资产或商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无形资产概括了企业中可以辨认的非物质财富,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但并非所有无形资产均具有随组织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对组织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的特点,所以并非所有的无形资本都是组织资本的表现形式。只有无形资产中具有随组织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对组织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特性的资产属于组织资本。商誉(Goodwill)是能使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能使企业具有获利潜力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具体讲商誉概括了组织资本中更具有综合性的非物质财富,如优良的组织环境、组织氛围、组织机制等,常常是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组织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所以,商誉这种资产都属于组织资本的表现形式。
      (二)企业投入的划分根据谁投入谁拥有的原理,组织资本应该归属于企业的投入者。如上所述,企业的投入者分为货币资本的投入者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者两类,因此组织资本就应为货币资本的投入者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者所共同分享。在两类投人者各自投入资本的时候,各自对企业的所有权份额就确定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也就确定了。这样,同其他资产一样,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对组织资本的所有权份额也就确定了。一般的作法应该是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前有一个价值评估,人力资本投入企业时以其评估价值作为标准计算分析其在企业中应享有的人股比例。此后,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按比例分享企业所有增殖,而不单方面去考虑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的增殖。
      
      (编辑 聂慧丽)

    相关热词搜索: 所有权 归属 本质 解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