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分层设色地形图 [浅探分层设色教诗歌]

    时间:2019-04-30 03:14: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有正统而崇高地位的文学样式,尽管在现实中它渐渐远离凡俗生活,但学习欣赏它依然有巨大历史意义。因为有利于我们继承用它作为载体的优秀文化财富,有利于我们在艺术的土壤里种植奇葩,有利于我们诗意地生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诗歌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富矿。所以诗歌教学在普及文化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歌往往含蓄而内涵深刻。因此,传统上教学诗歌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贻笑大方,只一味要求学生记诵,以单纯的记忆为上佳之法。这样的确可使诗歌保持原汁原味,但却像未启封的罐头,香味全无。有的教师像教文言文一般,依字直译,表面上看,把深奥的字眼转化为浅白的词语,是好懂了,但诗歌含蓄隽永的意境、诗人复杂的情感也就变得寡淡无味了。
       诗歌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总以精悍短小的篇幅,包涵无穷的意味,给人层出不穷的遐想。它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的确很引人入胜,但也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可操控性,使人在理解上匪夷所思,甚至有些晦隐之作成了千古“疑案”。因此教授诗歌只要求诵读就行了,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笔者觉得对于文学理智的接受方式应该是继承与创新的相得益彰。诗由心生,结合一定的创作环境,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基调,这就足够领悟诗的内涵了。要丝毫不差地去模仿、复原诗人的创作意图,这是不大可能的,也缺少现实意义。我们欣赏诗歌,往往因为它以有形昭示无形。正如袁行霈所说:“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唤起联想,启发出无数新鲜的画面。”诗歌之好在于潜藏人之共识,引发读者的共鸣或遐想。例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就因为反映了文革刚结束不久人们正深切地感受过黑夜中的伤痛及拨乱反正后所带来的希望,从而共鸣于时代,生根于历史。没有读者大胆而合理的主观感受,诗可能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遗憾。因此,教诗,要理解、顿悟诗的意境。对于诗歌的理解,直译法表面上看是条便捷之径,但诗之富于启示,给人哲理、撼动人心,往往是它浮现于诗歌表象里的那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绝世佳字佳句。只有紧紧攫住原诗极现造化之神工的精炼词句,再浮想联翩现其神髓,诗的味道才能愈品愈纯。
       综上所述,教学诗歌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合情合理地有继承、有变通。在教学探索过程中,笔者觉得用分层设色法教学诗歌挺不错。学生有兴趣,且能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诗的心得和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分层设色教学法,主要分三大层依序实施,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便于操控。
       一、动情朗读教学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培养语境,陶冶良好语文习惯的基础,也是关键。对于处理琅琅上口、节律感强的诗歌,自然离不开这一法宝。因此指导朗读是做好朗读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素养:1.凭标点符号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停顿,读出诗句的节奏;2.对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读出重音,分清轻重;3.随着诗句流露的情感或悲或喜,读诗过程要投入自己的感情。
       让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坚实基石,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不断变换方式,让朗读贯串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
       二、理解诗意教学
       逐层深入地对诗歌进行理解、赏析,比较合适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设置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出诗中刻画的形象。其次,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浮现在字面上的浅层意思。最后,结合诗人的身世经历和写作背景,甚至读者自身的生活感受,大胆猜想品赏诗歌深层的内涵。如以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此诗四节,首先在朗读中,很容易就可以感知它刻画了四种异常鲜明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在了解作者写了这一系列的形象下,结合每节诗的内容,不难引导学生理解每节诗所体现的意思。当我们引领学生把诗人的时代背景了解清楚,纵深一层的意境就自然铺展在眼前了:这岂止是悠悠赤子思念故土亲人的忧思?它更反映了炎黄子孙们共同的渴望,祝愿大陆和台湾永不相离,中华的子孙能和睦共发。
       三、点析诗眼教学
       用心体悟诗中的诗眼:佳句、妙字,是深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因此,此步工作不可或缺。例如,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留下两句千古绝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抓住诗中这两句,则大漠之宏阔壮丽乃至荒凉,境界全出。而理解这两句诗的关键是:“直”“圆”。试问炊烟何曾直?但诗中一“直”字,却使炊烟袅袅上升之态活现于纸面。沉浸其中,那茫茫荒漠中的空旷寂寥真是难以言道!何时能见落日“圆”?不正是夕阳尽收万道明晃晃的剑光,染红一天晚霞,照羞一江河水时吗?这是何等壮丽的景象!
       好诗都是富有启示性的,只要我们握紧开启诗歌内蕴的钥匙——佳词佳句,诗歌就会为我们展现层出不穷的奇妙意境,开启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操。
       分层设色教学法强调诗歌教学中朗读与赏析相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有利于减轻记忆负担。它在教学环节中注意读、析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其由浅入深、点面结合的贯彻原则,是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这样教学,既有利于实践操作,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诗歌教学充分发挥其陶冶情趣、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设色 分层 诗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