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浅谈《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讽刺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

    时间:2019-02-26 03:29: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深具讽刺性的小说。小说创作于1898年,此时的俄国正处在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时期。这一时期一方面是以沙皇为首的专制统治者对人民的残暴,另一方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怯弱顺服的苟且偷生。人民的怯弱顺服的苟且偷生特别给沙皇专制残暴统治的黑暗带上悲哀的色彩。《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对19世纪末这一俄国沙皇专制社会带悲哀色彩的黑暗予以揭露和讽刺。
      小说既讽刺了套中人别里科夫,又讽刺了别里科夫的广大的同事――“我们这些教师”。小说对套中人别里科夫的讽刺是很明显而突出的,容易被读者认识理解。例如,通过夸张而荒诞的描写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还有别里科夫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狭小的箱子似的房间,又热又闷,他也紧紧地关上门。他对柯瓦连科及其姐姐华连卡骑自行车深感意外和恐慌,认为不成体统,脸色竟从发青变成发白。在别里科夫看来,柯瓦连科骑自行车“是绝对不合宜的”,而华连卡作为一位小姐或一个姑娘骑自行车则是“太可怕了”。小说讽刺了别里科夫对现实生活的躲避和对现实的恐惧,以及他性格心理的重度的封闭顽固保守,同时也突出地讽刺了他内心的极度虚弱,虚弱到不堪一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质极其虚弱的“套中人”竟然用他的套子套住了“我们这些教师”。契诃夫让《装在套子里的人》深具讽刺意味的就是面对这样一个极其虚弱的“套子”,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的“我们这些教师”竟然个个被别里科夫如同他自己一样被装进了套子里,成为套中人。“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的“我们这些教师”,仅仅让别里科夫的“那种唉声叹气……那种垂头丧气……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给降服了,从而顺服了别里科夫要开除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的意志,先降低两人的品行分数,再把他们禁闭起来,最后把他二人开除。不仅如此,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也就是把“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的“我们这些教师”足足辖制了十五年。全城都受着别里科夫的辖制,全城人什么事都怕,都战战兢兢,如同别里科夫对现实的惊吓和胆怯,就像别里科夫躺在被子底下的战战兢兢。“我们这些教师”和全城人都成为了套中人,尽管是不自觉、不主动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套中人。能被别里科夫这么一个极其虚弱的小人物轻易地辖制在套子里的教师可以称得上“有思想的”吗?做出迫害学生恶劣行径的教师可以称得上“很正派的人”吗?害怕一个顽固保守专制的人的教师称得上“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革命民主主义)的陶冶”吗?这无疑是对有思想的、很正派的,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陶冶的人的绝大讽刺,简直是对这高尚荣誉的玷污。
      从表面看,别里科夫就是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主要讽刺的是别里科夫;而实际上,“我们这些教师”和全城人,才是主要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体。正因如此,别里科夫的死,丝毫没有减少“套中人”生活“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也就是说,别里科夫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别里科夫这样的“套子”和被这套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小说的讽刺锋芒穿透别里科夫直指作为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基础的社会群众,讽刺他们的貌似有思想、很正派的虚伪,讽刺他们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陶冶的假高尚,讽刺他们顺从虚弱的别里科夫的胆怯和奴性,讽刺他们迫害无辜学生的冷酷。而别里科夫相对套中人,更主要的是一个套子,是把所有人都要竭尽全力装在套子里的套子,是辖制禁锢尽可能所有人的枷锁,一个赤裸裸的专制统治的工具。小说在讽刺这些的同时,着重表现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群众基础对其上的沙皇专制统治大厦的稳固支撑维护作用,恰恰是广大群众的保守怯弱和畏惧顺服令沙俄专制统治的黑暗更加浓重。

    相关热词搜索: 的人 套子 浅谈 装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