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公允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述评】公允价值变动怎么算

    时间:2018-12-23 12:50: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公允价值的支持方认为,公允价值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而反对方则认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其相关性也值得怀疑,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方法,发现已有研究结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公,允价值不具有相关性、具有弱相关性以及具有强相关性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分析了影响公允价值相关性程度的企业内外部因素。
      关键词:公允价值 相关性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一、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模型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优孰劣一直是财务会计报表领域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的主席Robert Herz指出:公允价值是最具有相关性的属性。然而,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士反对引人公允价值计量,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必须以可靠性为前提,不可靠的信息是不相关的。由于公允价值并不具备可验证交易的特点,可靠性不及历史成本,其决策相关性也值得怀疑。鉴于上述争论,许多学者都试图依靠实证研究来证明公允价值相关性这一问题。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是指公允价值信息在解释股票回报率差异方面的能力,其中能较为恰当地检验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研究模型通常是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二者均从Ohlson(1995)模型演化而来。价格模型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资产减去企业负债的假设,因此在Ohlson(1995)模型的基础上同时引入净资产与会计盈余两个变量,以揭示会计盈余和净资产在股票定价中的不同作用,从而反映公允价值估计的增餐信息含量。由于价格模型具有规模影响,因此其解释变量均采用每股数以降低公司规模的影响:收益模型是把Ohlsnn(1995)模型的应用从损益表扩展到资产负债表而得到的。收益模型的优势在于它是一阶差分后的模型,但该模型的问题在于会计收益的解释能力会很低。罗胜强(2007)把净收益按是否包含投资证券的投资收益为标准分割成两个部分,测试其与企业股票同报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验投资证券公允价值投资收益的增量信息含量。Kothari和Zimmerman(1996)建议同时使用价格模型与收益模型,这也成为类似研究的通用方法。Francis和Schipper(1999)对1952-1994年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变动趋势同时运用这两种模型进行研究,使用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呈逐年增强趋势,而使用收益模型则发现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下降,其结果差异归因于各年度样本中股票收益方差的变化。在Barth和Clinch(1998)、Ahillly等(2002)、邓传洲(2005)、罗胜强(2007)的研究中也同时采用了价格和收益模型。
      
      二、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程度
      
      (一)公允价值不具有相关性1991年底以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金融资产,大多数研究结论相同。如Beaver和Landsman(1983)按照FASB先后颁布的SFAS 19和SFAS 33,检验了关于石油天然气所披露的重置成本信息,发现历史成本下的收益信息比现行成本和重置成本下的收益信息更相关。Magliolo(1986)调查了1979-1983年的公司样本,并未发现RRA信息可以较投资咨询公司提供更相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市场价值信息;Harris和Ohlson(1987)的研究同样发现历史成本较RRA信息对资产的市场价值具有更强的解释力。Nelson(1996)对1992-1993年美国最大的200家商业银行的研究发现,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6)也发现存款与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Eccher、Ramesh和Thiagarml(1996)以相同的数据检验了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信息相互替代或互补的关系,结果表明历史成本信息能在绝对量和增量上提供更多的价值相关性信息。Khurana和Kim(2001)研究了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BHC)从1995-1998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发现若BHC规模较小或没有分析师跟踪,贷款和存款的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具有信息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贷款和存款没有活跃的市场,BHC估计公允价值时更为主观。
      (二)公允价值具有弱相关性Berth(1994)检验了美国银行二十年间关于证券投资收益的数据,其研究发现由于对所用的估计模型非常敏感。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不会一直拥有很强的增量解释力。因此,基于公允价值的投资收益对投资者而言只具有较弱的相关性。Petroni和Wahlen(1995)对1985年至1991年间56个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研究发现,投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如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型证券(如国债)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价值相关性,而缺乏流动性的投资(如公司债和市政债)只有较弱的解释力。Etcher等人(1996)发现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公允价值的披露与公司估值相关性较小,这可能是受到模型和年份选取的影响,使得公允价值的披露与公司估值间存在的联系要远小于历史成本与公司估值间的联系。Nelson(1996)的研究显示虽然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对历史成本具有增量的解释力,但在控制了净资产回报率(ROE)和账面价值增长率之后,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信息就只有较弱的相关性了。Khurana andKim(2003)以美国银行1995-1998年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其研究表明受公司规模和信息环境透明度的影响,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不一定比历史成本好。特别是当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所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更是缺乏相关性。Nissin(2003)的研究也发现,银行管理当局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操纵能力越强,这种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表现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越弱。
      (三)公允价值具有强相关性在非金融资产计量方面,如Bell(1983)认为收益与石油天然气的重置成本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Buhlitz(1985)、Murdoeh(1986)、Haw和Lustgarten(1988)的研究发现,以前对非金融资产的研究大多数都存在模型设定错误、忽略相关变量以及计量误差等问题,消除这些问题后,其实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在金融资产计量方面,同样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Barth(1994)的研究发现虽然证券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相关较弱,但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解释力更强,计量误差也更小,这说明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更高信息含量。Ahmed和Takeda(1995)选取了152家上市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发现把表内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度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后,未实现投资损益对银行股票的回报率有显著正相关。在不考虑资本充足率或资产报酬率很低的情况下,已实现投资损益对公司的股价有影响,其公允价值相关性也较好。Baah等(1996)的研究表明证券投资、贷款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估计都 具有价值相关性,尤其是贷款的公允价值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显著优于历史成本,且其相关性会随着银行监管资本的提高而增强,随后研究又证实,在银行业务越健康、投资者和银行经理对公允价值披露越熟悉,估值技术越先进时,公允价值信息解释股价的能力将越强。Pfeiffer(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银行可以利用历史成本模式下不确认的未实现损益进行盈余操纵,但表外项目的市值可以从附注信息中的资产估计值得到反映,说明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Carroll(2002)研究了1982-1997年间的143个美国封闭式基金公司,发现公允价值信息对股价的解释力显著增加,股价和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正相关。从国内研究来看,邓传州(2005)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B股市场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和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此外,王跃堂、周雪、张莉等(2005)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按公允价值计量和调整后的减值数额能真实反映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从而证实了公允价值具有信息的相关性。但邓传州(2005)也发现在历史成本的账面值基础上,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没有相关性,而持有利得(收益)与股票收益率之间有较弱的增量价值相关性。
      综上所述,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国内外学者基于成熟资本市场中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其结论并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可见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并非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企业资产或负债的现时信息,其相关性程度必然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的有效性、公司规模、审计质量、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性、持有目的和管理意图、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性质以及信息成本等。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即使是同样的公允价值信息,其相关性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三、公允价值相关性影响因素
      
      (一)市场有效性围绕公允价值相关性展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检验股价(或股价变化)与特定会计数字之间的关系,而有效市场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假设条件。由于投资者必须依赖获取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信息的有用性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准确程度,更重要的取决于市场价格是否已反映了这些信息。因此,市场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国外属于半强式有效的资本市场,而中国市场还处于弱式有效的程度,所以国外市场的公允价值相关性应该优于国内。
      (二)企业规模一般认为,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该对公允价值做出更精确地估计,并提供更可靠、价值更相关的公允价值信息。如Khurana和Kim(2001)认为越小的银行控股公司,其净贷款和长期债务中的公允价值信息含量越少。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规模越大的公司受到的关注越多,投资者在某项公告发布前获知相关信息的机会也越多,信息含量也越丰富,因此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所造成的市场反应就会比较小,信息相关性程度也会较差。反之,小企业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应更相关。如Petroni和Wahlen(1995)、Etcher(1996)的实证研究中以总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替代变量,从市场反应的角度证实企业规模影响着所披露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可能应该重新考虑不同规模企业所对应的不同披露标准。
      (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当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时,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更大的市场反应,从而使所披露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但如果市场投资者把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较大差异看作是公允价值披露不真实和不准确的结果,那么公允价值信号很可能被投资者忽略,从而丧失其相关性。如Daniel(2002)的研究表明此影响因素在投资性证券和长期债务中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当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时,投资者不会重视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
      (四)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面临财务困境的企业,其管理层具有更强的动机通过各种方式隐瞒或者至少是延迟坏消息的发布。并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和权益受损。因此,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应该考虑到这种企业动机,特别是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所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会大打折扣,市场反应相对于此类企业来说也不会很强烈。如Barth(1996)曾以企业的总资产比率作其财务状况的替代变量来进行研究,发现银行业务越健康,公允价值信息解释股价的能力将越强;同样Daniel(2002)也证实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但会影响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的可靠性,而且与净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具有显著相关性。
      (五)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以及企业内审机构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审计质量也是公允价值相关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如Deangelo(1981)在研究审计质量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中发现,审计质量与净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是正相关的。
      (六)信息成本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期末都要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作认定,这种要求会使企业陷入成本效益问题权衡的“两难困境”。信息成本的限制很可能导致企业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缺乏可靠性,从而影响其相关性。
      (七)管理层意图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或者具有很强的操控意图,那么公允价值可能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所披露的信息更值得让人怀疑。投资者一旦察觉这一意图,就只会给予公允价值信息有限关注。如Barth(1996)的研究证实了由于贷款的公允价值估计具有主观特性,易受管理层的操控,因此缺乏相关性,Nissin(2003)也有同样的发现;邓传洲(2005)认为由于管理操纵导致公允价值计量误差,投资者对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只给予有限的关注,因此缺乏增量信息含量。
      
      四、结论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检验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方法,大致运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但发现已有研究结论并不统一,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允价值不具有相关性、具有弱相关性以及具有强相关性三类。因此,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不能独立于具体的研究环境,并简单地用是与否来衡量,而应当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影响因素。本文进一步归纳和分析了影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有效性、公司规模、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程度、企业的财务状况、审计质量、信息成本、管理意图等。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充分重视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编辑 虹云)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允 述评 相关性 价值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