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日韩服务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国外发展咨询服务业的经验及启示

    时间:2019-05-24 03:30: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型,全球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带动。服务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60%;以日韩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日韩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两国政府均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调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等规律,中国借鉴其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应强化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服务业技术创新,稳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日韩;服务业;产业结构;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0-02
      
      一、日韩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一)日本服务业发展历程
      明治初期,日本还是一个与工业社会无缘的农业国家。1880年,日本第一产业的比重为67.1%,第二产业的比重为9.0%,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3.9%。随着明治政府实施了“殖产兴业”政策之后,日本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到1920年,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34.0%,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6.7%,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为39.3%。
      二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5年的19.2%下降到1970年的5.9%,1994年下降到2.1%;另一方面,第二和产业的比重从1955年的33.7%上升到1970年43.1%,其后一直保持在35%~36%之间;第三产业则始终保持在5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以需求的高度化、多样化与信息通信的发达为背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日本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70年的51%增加到1989年的57.9%。而第一、二产业分别由1970年的5.9%和43.1%降到1989年的2.9%和39.2%。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由1970年的45%增加到1989年的58.7%,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由20%和35%降到7.7%和33.6%。
      日本的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逐步呈现出服务化的特征,但是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以及受国内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新的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上没起到大的效果。1990年,日本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比重分别为2.4%、37.2%和60.4%。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技术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是日本抓住了信息产业这根救命稻草,开始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加深产业结构信息化的程度。信息服务产业同制造业、金融与保险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带来整个产业的良性增长;同时,信息产业又促进了通信、邮政、广播和报纸等媒介行业之间的融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日本走出经济衰退的幽谷。
      2000年,日本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9%,第二产业为34.8%,第三产业为63.3%。到2005年,日本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三产业占全部GDP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达到65.7%,超过了1995—2000年期间的比重;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占比降低到1.6%;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有所加快,2005年降低到了32.7%。截至2010年,日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3.0%,可见,日本经济已从重化工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日本经济的核心产业。
      (二)韩国服务业发展历程
      韩国经历了朝鲜战争以后,由于缺乏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工业基础很薄弱。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得到美国的巨额经济援助后,韩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196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韩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科技立国”国策指引下,韩国重点发展了技术密集型产业,使国民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业竞争力得到很大提高。
      1962 年韩国GNP中,农业占36.6%,工业占16.3%,社会间接资本及服务业占47.1%。到1974年,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经济重心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形成了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韩国的第一产业由1982年的16.58%下降到1989年的10.3%;第二产业的比重则一直保持在40%以上,在80年代呈缓慢上升之势,曾达到49.51%的高点,这与韩国一贯促进工业化的产业政策有极大关联;第三产业在整个80年代一直占据着40%左右的比重,进入90年代才上升到50%,此时,韩国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出现了和发达国家接近的趋势。
      进入90年代,韩国及时对本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即农、林、渔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从1989年的10.3%下降到2000年的4.9%;第二产业则有升有降,所占比重平均为40%,1989年为42%,而2000年达到了43.5%,其中制造业比重由32%上升到33%;第三产业则由48%上升到51.6%。在90年代里,农业下降的幅度较显著,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成为拉动韩国经济的主导产业,韩国进入了以脱工业化为特点的服务经济时代。在此阶段中,韩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专业软件、网络游戏和通信业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第三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到2006年,韩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3.2%,第二产业的比重为39.6%,第三产业的比重为57.2%,农业比重大大缩小,服务业比重扩大。截至2010年一季度,韩国的第三产业已占到GDP的66.3%。经过工业化发展,韩国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和日本相比,两国在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上是比较接近的,但韩国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比日本要低约10个百分点,这与两国的产业政策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有关。
      如今,韩国服务业已逐步形成以交通运输、旅游、工程承包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金融保险、电子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为重点的竞相发展格局。
      二、日韩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一)日本
      日本服务业发展方式主要是以扩大消费者需求与产业需求为主轴,先通过消费市场的牵引,带动相关制造业的投资与生产;再利用各种制造业对专业性业务形态的需求日渐增加,进而发展支援性服务业,以提供各产业之需;再经过国内产业建设、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最终成为日本的经济主体。纵观日本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有如下特点:
      1.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坚持以逐步开放服务市场、走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原则,针对不同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发展计划,利用政策倾斜的战略方针拉动服务业的发展。如对商业零售业,对本国中小型商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而对外资向本国商业零售业的介入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条件限制;对垄断经营的电信业引入竞争机制,以具体的政策措施引导电信业进行行业体制改革等;对旅游服务业实施完全开放的发展战略,降低市场准入要求,以吸引外资对旅游服务业的投入等。
      2.强调技术创新,扩大技术贸易顺差和服务业对外投资
      尽管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萧条,但政府和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产出都在持续增加,技术创新并没有停滞不前,大量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研发、相关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世界领先的研究开发成果为基础,日本成为世界主要的技术出口国之一,技术贸易顺差也迅速扩大。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为自身经济和贸易增长带来持续推动力,服务业主导的贸易创造了巨大的利润。获得巨大的外汇储备后,日本鼓励本国公民和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并提供保护和支持性政策,包括延迟纳税与CFC法规,设立海外投资亏损准备金等。
      3.产业结构软化和信息化
      日本产业结构软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经济服务化”的软化趋势;二是随着高度加工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在整个产业链中对管理、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这种产业结构软化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加快。1996年,日本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规定了国家向“高度信息化大国”发展。通过有选择地刺激和扶持软件产业和数据库服务业来带动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把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点放在软件产业和数据库服务业上。在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日本的信息化程度也开始进入快速提高期,尤其是金融、保险、运输和通信业的信息化成就令人瞩目。这不仅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极大地提高这些行业的运行效率。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韩国服务业发展特点
      随着韩国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深化,服务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为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韩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大力发挥政府作用,制订并实施强化服务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措施。从税制、金融和企业费用负担等层面入手,缩小与制造业的差距,取消一些对服务业发展不利的政策。2003年韩政府提出实现服务业高附加值化方针,2004年取消阻碍服务业市场发展的43项政策限制,2005年制定了通信、广告、教育和医疗等26个现代服务业部门发展规划,2006年底公布《加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措施》,2008年制定了三阶段服务贸易促进体制。
      1.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的环境
      
      产业发展环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因素。首先是资金支持,韩国政府积极把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2004年,韩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2.64%,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次是人才支
      
      持,2001年韩国开始实施“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综合计划”,对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宇航技术和文化产业技术6个战略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提高在校学生和研究机构专业人才水平,培养新的科研队伍;第三是建立相关支持机构,成立外国研发机构投资商委员会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财团,为海外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了大批海外优秀研究开发中心和教育机构到韩国设点办学。
      2.加大税收和金融支持
      韩国政府制订了相关税收的减免和优惠政策。规定自2002年起对属于服务业中小企业及创业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税种由6个增加到18个;对于高新技术服务业投资企业,中央政府所征收的所得税和法人税从原定开始征收起5年全免改为7年全免;引进高新设备免征关税、特别附加税和增值税;地方政府所征收的各种税收,根据地方自治团体的具体情况,减免期限延长为8年至15年;此外,韩国政府还相继实行了一些配套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方面,韩国进出口银行建立了投资信息服务体系,为本土和海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投资信贷;自2002年起,产业银行和企业银行每年支付10亿美元用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银行业完善利用技术及信用担保服务业中的信用审查标准。
      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逐步向全方位领域发展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除了为整个社会生产服务,还应以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使现代服务业向生活、文化等全方位发展。在韩国,网络信息产业使现代服务业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韩国政府致力于将数字娱乐信息产业培养成为核心增长产业。电脑多媒体、数字化视听设备和互联网络成为新型文化产业的载体,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发展迅速,网络游戏已成为游戏市场的主导,每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三、日韩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所述,服务业地位的持续上升是以工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将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同时服务业发展的理念也更为先进,领域也更加广阔。日本和韩国作为我国的近邻,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带给我们很多经验和启示。
      (一)强化政府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服务业还处于的发展初期,服务业的成长壮大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根据日韩两国的发展经验,政府应该制定服务业整体战略规划,包括从产业初期建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全过程。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同步建设,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确定长远目标。在硬环境方面,我国应积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设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创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在软环境方面,各级政府应通过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业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商业环境。此外,政府还应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监管,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信用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鼓励服务业技术创新,加快人才培养
      日韩两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对服务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技术落后和人才缺乏正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研发具有较高的要求,我国应通过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主体,再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广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对此,有关方面应进一步树立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国际化观念,建立健全服务业人才职业培训体系,引导服务企业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培训体系、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多渠道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和人力资本自我积累机制,从而提升我国服务行业的竞争力。
      (三)稳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竞争机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将成为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根据我国入世后服务业开放的具体承诺,要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地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实行梯度开放的策略,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创造一个高效有序运行的市场环境;其次,我国服务业应积极稳妥地利用服务业跨国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通过服务业国际转移充实现代服务业内容,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和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在实施服务业开放战略时,我国还应注意处理好转移国际服务业与培育壮大国内服务业的关系,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中的灵活性,尽量避免服务市场开放对国内服务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参考文献]
      [1] 李莹,熊涓.日本、韩国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10).
      [2] 刘昌黎.现在日本经济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 伍华佳.中日韩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M].上海出版社,2009.
      [4] 石涛.日本政府微观规制演变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9(5):8-11.
      
      (责任编辑:张彤彤)

    相关热词搜索: 日韩 中国 启示 服务业发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