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如何办好学校

    时间:2019-02-15 03:34: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也是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交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湖南省教育学会承办的第22次全国学术年会于10月24―25日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顾问、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唐之享,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出席开幕式;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郭永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韩绍祥、副秘书长马建华,湖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学军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各省市教育学会的负责人、各地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校长、教师350余人与会。
      会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致开幕词,与会人员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主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彼此交流与分享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一、校长办学思想与学校育人质量
      
      在新中国站在向100年迈进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学会提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发展主题,这既是中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使命,也是每一位校长、每一所学校应肩负的时代责任,是校长办学思想和学校育人质量的价值取向和具体体现。而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气质。一所学校发展的好坏、育人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校长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实践经验。
      北京小学吴国通校长指出,基础教育是为未来而奠基的教育、是积累习惯的教育、是建构终身学习意识的教育。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吴国通强调要树立终身教育价值观,追求教育家办学理想境界。他从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一名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应该胸怀什么样的理想去办教育、去培养人。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倡导“自由呼吸的教育”。他指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校长应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李希贵的这种思想旨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真正走向学习的自由境界,进而还他们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精神培育、品质养成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它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应该成为学校文化的培育者。与会者认为,作为一名校长,要坚守自己的教育良知,以草根情怀来经营一种校园精神,挖掘和张扬属于自己学校的个性,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最终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场所都成为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行为、净化师生心灵的圣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善与美、延续爱与真。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点得到了与会者一致认可。
      首先,“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关键在于对课堂的认识。在对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我们必须要思考它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在讨论中,与会校长和教师认识到,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形而下的操作问题,背后还有形而上的理论的支持。他们指出,要基于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基于对教育的再认识、基于对人的再认识、基于对学生身心规律的认识、基于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认识等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
      其次,要关注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几个转变。一是课程改革要从外围向核心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去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愉快、开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分享协作、勇于承担、敢于创新,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二是大一统的课程要向校本化转变。三是学校要实现从技术路线向文化路线的转变。四是对教师的外部控制要向质量自觉转变,使教师逐渐从被监控走向质量自觉,成为教学质量的承担者、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学生发展的推动者。
      再次,要关注理念转化为行动。每所学校都要有符合自身特征的办学理念。武汉粮道街中学校长王朝文提出“点燃希望之火,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希望教育;沈阳134中学老校长李锦韬提出“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思国家千秋”的思想;上海沪新中学校长刘永和提出“生命教育六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促进真实的生命成长。校长们同时认为,学校只有理念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理念转变为思路、转变成行动。基于此,武汉粮道街中学提出超市型课型、“切块组合式”课型、“情境再现式”课型、“擂台式”课型、“现场操作式”课型等;沈阳134中学开展探究式课程、倡导伙伴式学习等;上海沪新中学提出从师生关系改革人手,从关注差异人手,从尊重学生的基础、兴趣、过程、结果入手,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
      最后,要关注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能否胜任教学,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而影响课堂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会人员指出,要提高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学校必须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因为人文关怀是一种文化引领,它最终会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使他们成为―个真正有内涵的文化人。而教师的文化发展最终能够促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发起人,而不是变革的抗拒者或被动的实施者。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发展
      
      我们应该将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提到十分紧迫的地位,这是实现2020年构建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战略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认清当前我国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现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该扬什么、该改什么及需要作出怎样的调整。通过与国外教育相比较,他指出,中国学生是用牺牲幸福的童年和自由发展的时间换来考试的高分,过度计较考试成绩、“以分数论英雄”的现状导致学生兴趣和能力的缺失,比较划一的标准化要求使我国难以涌现出大师级拔尖创新人才。所以,他强调,中国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要在保持和发展自身优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更加致力于具有开放胸怀的国际人才的培养。
      正在制订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重视。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35中学调研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何素质教育成效总是不明显?这需要我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反思温总理的讲话,北京第35中学校长朱健民指出,在教育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校长办学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培养的未来人才既要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又要具有多元文化,是能够参与国际合作的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与会者对如何办好每一所学校、如何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探讨表现出对教育的真爱与期盼。与会者相信,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关心下,我们会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会离“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越来越近。

    相关热词搜索: 办好 学校 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