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国际会计准则2017中文【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会计准则研究】

    时间:2018-12-23 12:48: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之一,在稳定金融市场,分散投资风险方面做出了贡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国际间的资本投资力度逐渐加大,风险与收益正比的定律告诉人们,投资的风险的防范以及分散是这个时代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而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还有其所带来的相关的会计准则方面的问题,会计准则是为会计操作所服务的。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初始成本以及日后的公允价值的不便确认计量,给企业带来了更加大的风险,鉴于此,国际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制定便有了相当大的意义,虽然在很多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但对其进行研究足以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会计准则制定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 国际会计准则
      
      一、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理论分析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衍生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工具或金融衍生商品或衍生金融商品,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IAS32中也对衍生金融工具做出了明确定义: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标的资产或指数,比如利率、汇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信用等级、价格指数、或类似变量等;不要求初始投资,或相对于市场情况变动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其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要少;在将来某个日期交割。总的说来,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为了规避风险或者获取收益,以传统金融工具为交易标的,价值随有关金融工具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蕴含一定风险的跨期合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1)跨期交易。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时点上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十分突出。(2)杠杆效应。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搏大的效果。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基础工具价格的轻微变动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的大盈大亏。(3)高风险性。基础工具价格的变幻莫测决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这是金融衍生工具高风险陛的重要诱因。基础金融工具价格不确定性仅仅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性的一个方面,其他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运作风险、法律风险。(4)联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通常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变量相联系的支付特征由衍生工具合约规定,其联动关系既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可以表达为非线性函数或者分段函数。(5)灵活性。在基本类别的基础上从时间、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方面进行设计、组合和拆分,构造出种类繁多的新产品。具有较大的灵活性。(6)虚拟性。所谓虚拟性是指,证券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却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文易。
      
      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衍生金融工具规定及发展
      
      (一)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背景与基础金融工具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相对较晚,并在计量确认和披露方面有许多障碍,因此在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也较为滞后。衍生金融工具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即使有要求也相对少,即相当于一项没有初始成本记录的资产,金融远期合同和利率互换获得时并不需要初始净投资。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一项资产如果没有初始成本是很难入账的,而如果该项资产在取得时如果不加以入账,其后的公允价值变动将得不到有效确认,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倍增。同时,得不到确认资产的存在也会增加资产负债表的可信度,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另一重要作用在于规避风险,即“套期保值”。然而对于套期如何在会计上进行核算,在过去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合理的统一的会计规范,造成了会计实务操作中一些混乱的局面。有些企业自行设立一些套期关系进行核算,有些企业则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不予确认,有些企业则将这些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资产或负债予以递延,或在权益中确认。这些行为都有悖于会计行为的基本原则,并使更多延续性的无法定义和确认的项目出现,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此外,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会计核算如何应对,国际会计准则却少有规范。纵然有国际会计准则涉及减值问题,但对某些金融资产减值问题如何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尚未作出规定。总之,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衍生金融工具日益推陈出新,IASC适应时代的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关于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的会计准则,以期能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IASC制定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发展阶段金融工具会计滞后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198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顾问组成员之――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召开了一次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达成了两点共识:一是现有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金融工具发展的要求,急需制定一个新的国际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满足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二是新准则应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金融市场上的创造性,而且应优先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开端。IASB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IASB和CICA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于1991年首次公布了专门针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ED40)。接着,ED48《金融工具》于1994年全面取代了ED40。随后IASB经过慎重考虑,及时调整战略,将整个金融工具项目分成披露和列报以及确认和计量两部分,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与列报阶段。IASB于1995年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该准则规定了某些资产负债表内金融工具的列报要求。IAS32的出台标志着金融工具项目第一阶段任务的完成。(3)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阶段。1997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发布了综合性讨论稿《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会计》。1998年,IASB公布了第62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ED62)。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8年12月,1ASB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至此,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基本完成。(4)IAS32和IAS39的后续修订及完善阶段。IAS32与IAS39的修订从准则发布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其主要工作是增强准则的可实施性,与FASB相关准则协调以及简化其应用,以争取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准则
      IASC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规定主要集中在第32号对于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 的准则和第39号对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的规定中。(1)相关准则的具体规定。第39号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属于金融工具的范畴,因此在该准则中所规定的具体条款大都适用于衍生金融工具在相关方面的操作。“金融工具既包括初级工具,例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和权益证券等,也包括衍生工具,例如,金融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利率掉期和货币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无论已经确认或未经确认,只要满足金融工具的定义,就应按本号准则处理。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了某些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具有在签约各方之间将所依据的初级金融工具所固有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金融风险,转移到衍生金融工具上面的效果。在合同开始时,衍生金融工具不会导致所依据的初级金融工具的转移。即使在合同到期时,这种转移也一定发生。”第39号准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衍生工具),同时要求尽可能地以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工具。同时,通过对套期进行分类(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套期和在国外净投资的套期)和区别处理,第39号准则也对套期会计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2000年,IASC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制定第39号准则的实施指导纲要,用于指导第39号准则的具体实施。(2)IASC中第32条和39条所解决的问题。第32号准则主要阐明的问题主要包括:从金融工具发行方角度对发行的金融工具分类,其中包括利息、股利、利得和损失的分类;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条件;明确了企业对金融工具应披露的信息。第39号国际准则触及金融工具会计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即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主要有: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明确了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明确了企业失去了对金融资产内含的权利时应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明确了企业的金融负债只有在消除(即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解除、取消或逾期)时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剔除;明确金融工具成为金融资产(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应以成本计量。在后续计量时,对于金融资产(不包括指定为被套期工具的金融资产),则应依据金融资产所属的类别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属性,或者是公允价值,或者是摊余成本;对于金融负债(不包括指定为被套期工具的金融负债),也应分别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计量属性;给出确定公允价值的指南;明确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原则;将套期分为三类,即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国外主体净投资的套期,并就不同类型的套期活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如何处理规定了具体原则;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了金融工具信息披露。
      (四)IASC与其他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比较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发展方面,主要的准则体系就是FASB和IASB。(1)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相似性。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进程具有相似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落后于衍生金融工具发展一个阶段。FASB与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是从80年代开始制定的,经过发展初始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披露与列报阶段、确认与计量阶段、修订与逐步完善阶段等,经历了由易到难、由披露准则发展到确认与计量准则的过程。到90年代,二者的发展阶段出现了重合与协调的特征。(2)IASB与F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规定的差异比较。
      (五)IASC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未来发展第39号国际准则在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方面,在提供的指南相对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充实。但可以考虑增加“资产转让方与已转让资产彻底分离”等条款来充实对“不再控制”的解释。对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认和发生变动之后是否予以披露,相关规定方面仍需作出一个更为明确的规定。套期会计规则类比地运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规则可能更合适。第39号国际准则要求企业在利得或损失的列报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作为公允价值变前列报的原则,即全部在收益表中确认;或一部分在收益表中确认,另一部分儿在权益变动表中反映,直到相关资产出售或相关负债清偿为止。本文认为应直接结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反映。
      
      三、国际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准则的借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广泛的国际交流要求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我国在全面借鉴IAS32、IAS39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2006年出台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准则核心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同时规定,企业如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选择使用套期会计方法,但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对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等区分进行会计处理;企业的会计处理应当根据各单项金融工具的特点及相关信息的性质将其进行适当归类,以揭示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有利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会计预警系统,及时揭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引导衍生工具的有效运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完善建议理论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必须在相关配套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方面加快步伐,严格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全面披露经营业绩、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策略及做法、风险管理量化信息、会计政策以及主体业务经营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确保披露信息的全面、及时、可靠、可比;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准则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确保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和计量。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规定和发展历程的研究,不难发现,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发展之间的相互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考虑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契合进行,并且注意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的相互联系。IASC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规定相当于是理论角度的创新,正如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核心一样,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正如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产生也是如此,是应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而当今社会的发展脚步足以让人时刻注意金融业发展与变革的动向,因此,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相关法规也应该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向前推进,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势。(2)在具体操作中实践先行。即可以在获得实践的检验之后,再在准则上进行规定。如可以先规范业务管理,再规范会计处理;先规范核算办法,后制定会计准则;先规范银行业,后规范其他行业。目前新会计准则中已有对于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是在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于理论的要求。今后准则的修改以及发展也应该随着实践的步伐前进而不应贸然行事。(3)在准则的完善和创新方面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金融工具确认计量以及披露方面的改革经验,并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谨慎行事。由此,完成从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的彻底转型,促使我国的金融会计核算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 虹云

    相关热词搜索: 衍生 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研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