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注重孩子的探索与操作]探索创新精神

    时间:2019-04-13 04:21: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学科学的必经之路。大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许多有科学成就的人把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许多人认为:当今不少自然科学书术语过多,枯燥乏味。其实,培养孩子爱好自然科学,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多么昂贵的设备,只需我们珍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并加以积极引导,这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要多方面入手,培养孩子探索与操作的能力。培养孩子观察、分类、测绘、表达的操作技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各种探索与操作活动中。在实践中,我们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并重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一、对幼儿的观察技能进行训练,使他们学会用各种感官去考察事物。
      老师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活动机会,这样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特别注重这一方面的材料投放和内容选择。作为一个有心的老师,就要善于在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例如: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多种视觉材料,开展了相应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其共同特征与特殊之处,从中发现其外形特征的各种变化;提供酱油、醋、鲜花、水果、蔬菜及其他有特殊气味的物品,让幼儿通过嗅觉分辨各种气味,通过气味来识别不同的物品;提供各种布料、各种植物的杆、不同温度的物体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增加对物体的认识;提供各种食物和无害液体等味觉材料,让幼儿通过品尝,识别各种物体的味道。
      二、提供多种物品,训练孩子的分类技能。
      通过对物品进行分类,幼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我们发动师生和家长共同收集了许多物品,如各种各样的钮扣、小石子、花蛤壳、种子、树叶、果核、小图片等,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
      例如,让中班幼儿对数量众多的种子进行分类。教师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分类,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争论,并引导幼儿在多次尝试中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的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的道理。这样,既训练了幼儿的分类技能,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对原始的记录资料进行概括,学习表述的技能。
      为了使探索与操作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我们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让孩子自己观察、自己记录、自己绘图,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幼儿自己探索的原始记录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抽象概括,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通过实际的探索与操作,感知和体验到了科学教育活动的无穷奥秘和乐趣。
      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低估孩子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虽然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很强烈,但还是需要我们善加引导才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这样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在进行科技活动《摩擦起电》时,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碎纸屑、大块的厚卡纸、泡沫渣、毛线头、细羽绒、小石子、水彩笔、铅笔、实验记录表等材料,以及操作工具塑料梳子、塑料尺等。让幼儿探索:摩擦过的塑料制品除了吸起纸屑,是不是还可以吸起其它东西?为什么有的东西吸不起来?塑料梳子不经过摩擦能吸起小纸屑吗?为什么不能呢?……孩子们在活动区玩得津津有味,并主动探索到了问题的最佳答案。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最容易得到满足,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五、重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让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幼儿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
      如在《磁铁的奥秘》一课,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磁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和经常玩的物品,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对大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教师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各活动环节,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先感知个别形状(环形)磁铁的特性,再感知所有形状磁铁的特性,然后归纳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遵循了由点及面、由个别到普遍的幼儿的逻辑思维特点。
      探索与操作活动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注意观察,珍视孩子们的探索观点与操作过程,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相关热词搜索: 注重 探索 操作 孩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