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如何定位班主任的角色]理解班主任的角色

    时间:2019-02-16 03:37: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自身角色的认同,不仅决定着我们的理念和行为,还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随着班主任工作专业特色的日趋强化,“怎样科学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作为支撑班主任“主业”性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日益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一、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
      午饭后,几个同学在议论:“我们有多长时间没上音乐课了?”“但愿下午第一节课不再被其他老师抢占!”上课铃响了,教音乐的李老师还没有出现,大家焦急地等待着,心里隐隐有些不快。
      果不其然,没等班主任老王急匆匆地站稳讲台,许多哀叹、不满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同学们,中考临近,复习时间非常宝贵。这节音乐课我们就先不上了,请大家拿出语文课本,准备上课!”王老师的话音刚落,李伟忽地站起来问:“老师,我们已经有好几周没上音乐课了。这次,你为什么又占用音乐课?”“为什么?这个班我说了算,我叫它上啥就上啥!你身为班干部,竟然带头顶撞老师。滚!滚家去!我的班里没有你!”素以严厉著称的老王腾地火冒三丈,那吼声把学生们吓得发抖。“我就不走,你凭什么赶我?我没错!”那学生也不甘示弱……
      李伟是我一个同学的儿子,当同学又打来电话询问时,已经是他第二次送孩子上学被老王拒收了。原来,由于家庭气氛比较民主,再加上同学夫妻俩平日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管教”少一些,所以孩子独立意识很强,个性非常突出。当有些事情班主任处理不妥时,他常表示不服、质疑争辩。于是,就发生了开头一幕。
      怎么办?或许学生不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问班主任,但是对于一个把班级看成私有产品,什么都“说了算”的教师,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在他眼中,学生是“附属”,甚至是奴隶,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叫你干啥,你就干啥”,不能有丝毫的违抗。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明显扭曲了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的本质角色,使班主任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小官”,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管理者”。
      无独有偶,笔者就曾亲眼目睹这样的现象:一家长领孩子去找班主任刘老师谈事,孩子很有礼貌地问候:“老师好!”,谁知家长听后训斥:“这孩子真不会说话,应该叫刘主任!”的确,一个好班主任,在家长眼中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这种神圣的荣誉和地位更多来自“教”和“育”的魅力,并不是“当官”能当来的。有很多人总喜欢把班主任看成是管理班级和学生的“官”。这样,就把班主任置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他必须去管人、管事。于是,就产生了非常奇怪的现象:有许多班主任在忙忙碌碌的管理中,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而只会颐指气使地指挥、要求、批评。
      许多班主任,就这样教了一辈子书,只留下劳累的身心,没有找到当班主任的感觉;更有甚者,辛辛苦苦干到退休,即使被评为优秀教师N次,还是没找到当班主任应有的感觉。有人两眼紧盯学生错误不放,找到的是当警察的感觉;有人动辄训斥指责,找到的是当监工的感觉;有人喜欢不断发号施令,找到的是当官的感觉;有人动辄扣分罚款,找到的是当经理的感觉……很明显,对班主任角色的迷茫和错位,主要源于“教育者”和“管理者”两种身份的对立与统一。
      
      二、从教育的本质属性,探寻班主任应有的角色
      
      班主任到底要做一个教育者还是管理者?怎样的角色更有利于班主任工作?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对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艺术,无疑都有巨大的帮助。
      我们探究一下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举出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大师的经典论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卢梭对教育本质的定义;“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而通过“格物”“致知”而至“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则是孔孟一脉教育思想的相承。
      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而管理却不是这样――它重规则的执行而轻习惯的养成,重外在行为的表现而轻个体人格的养成,重单向度地接受而轻个性化的创造、思考。可见,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并不排斥外在的管理,但这种成分比较少。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区别、联系,我还专门查过不少资料。《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二字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使别人效仿为善的榜样的力量,是教育者立足的基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505页,对“管理”做了如下解释:“①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国家大事。②保管和料理:管理图书,公园管理处。③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管理罪犯,管理牲口。”很明显,“学生”既不是某项工作,也不是某处地方,所以只有第三种定义比较符合。也就是说,“管理者”更多是依靠权力、强势去管制、监督、规范别人。一个靠自身榜样的影响,一个靠优势地位的驱压,两者在角色内涵上有巨大的差别。教育者不是管理者,教育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更不能用管理的功利之心和执行意识来衡量。这种巨大的差别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经常在想,当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当学生做事弄得一团糟时,当学生心里不快故意找茬打闹时,当学生因你的严厉斥责冲你瞪眼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批评,还是帮助?实践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都是后者!他们最需要的是帮助!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帮助他们调整心理,帮助他们取得进步,帮助他们仰起笑脸!就如圣人孔子,他不会指责学生,更不会恐吓,他只是含笑地亲切地注视着每一个弟子,希望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施以一定的评价,他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但在单纯的管理者看来,就大不一样了,他操着生杀大权,管着你;你是他的下级,他要是不想让你讲话,你就不能讲话,他要是说谁不好,你不能说谁好:他也不管有没有道理,他自以为有权也可以管你、他的存在就是为了管你。于是乎,教育就变成了军事训练,教育就变成了完成任务,失去了孕育、生长、自由绽放。
      但是,对一个班主任而言,这两种角色又不能截然对立。他首先应是个教育者,其次才是管理者,而且管理必须建立在教育基础上,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我们要做“教育型的管理者”。“教育型管理者”与“单纯管理者”之间,前者重规范,后者重发展;前者是以人为本,真正为学生着想,后者则几乎是自我中心者,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业 绩”。
      
      三、从一个真实案例,进一步进行探析
      
      为了更好地认识两者的区别,我们通过一个经典案例进一步来透视和分析。199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0名教师参加。我国也从北京、广州、上海选派了9名教师、9名学生参加。联欢活动中,组织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各国(地区)各选派两名教师讨论后做出简单回答。问题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某学校读书。他们住地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这兄弟俩由于好睡懒觉,经常迟到。有一天上午考试,他们因在路上玩耍而迟到了20多分钟。老师查问原因时,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了胎,到维修店修补耽误了时间。老师悄悄到车库检查了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被拆卸的痕迹,从而知道他们说了谎话。请问:假设你是他们的班主任,你将怎样处理?
      教师们经过短暂讨论后,交上了20份答卷。其中几份如下:
      1,中国教师:一是当面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通知家长进一步管理。
      2,美国教师:幽默地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激凌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了。”
      3,俄罗斯教师;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谎?
      4,以色列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回答,然后让他们自己对照。三个问题是:A爆的哪个轮胎?B在哪个店修的?c修补费是多少?
      从这几份答案可以看出,中国教师只关注“学生撒谎”的事实,处理方式重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至于学生为什么撒谎、能不能自己认识到撒谎的错误,并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诲、引以为戒等,都一概不问,是比较典型的管理型教师。美国教师轻松幽默,但不失引导提醒:俄罗斯教师晓之以理,促其自省;以色列教师的处理,可谓经过了精心设计,巧妙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处理过程中认识错误,感到自责,受到教育,又给师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机会,可以为以后深入交流奠定良好基础。这里面渗透着教育智慧。
      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活动主持把20份答案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分送给200多个学生,请学生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以色列教师的处理方式最受学生欢迎,占91%:中国教师的处理方式最不受学生欢迎,没有一个人赞成。前者重在研究,充满尊重,促使学生自省;后者简单粗暴、无原则扩大事态、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同样一个问题,因教师所持的身份不同,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处理方式,而不同的处理方式,则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影响。
      所以,有人说,看一个班主任的真正水平,往往要看他们如何对待“非评比”一类的问题。因为缺少人文因素的评比量化往往是管理者最常用的手段。比如,有的班主任,对于自己班级的学生,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好像自己是一个武断的老板,对学生颐指气使、态度专横。学生只要有日常规范没有做到位,轻则不分青红皂白地一番批评,重则上纲上线叫来家长。有时还振振有词地说,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殊不知,这样急功近利的管理行为,不仅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班主任的双重角色能否走向和谐统一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很多班级工作来说,的确是一名管理者。日常规范的形成,班风学风的建设,奖惩措施的实施,都离不开管理的手段。太轻视管理,必然会导致班级秩序的混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无法开展。所以,做教育者的同时,班主任还必须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
      但是,问题的核心是:管什么,怎么管?我们不是上级任务的“传声筒”,不是学校事务的跑堂小更不是班级的管家、警卫。我想,做管理者并不代表我们必须纠缠于这些琐碎的事务,管是为了不管,管理的目的始终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毕竟是慢的艺术,一切不能内化到学生心里去的外在形式,都与教育的科学精神相违背。管理,好比是给花木修剪枝叶;而教育,则是从研究它们的习性开始,注意水分、阳光、营养。
      缺少了教育的管理,只能使学生变成被管理的机器,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灵魂。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许多孩子在学校里规规矩矩,而一旦走出校门则粗俗放肆的重要原因。比如,学生可以背出如何讲究卫生的规则条例,但面对生活中的破坏卫生现象,却是熟视无睹。为什么学生被教成了这个样子?因为他们是为管理而“活”,因管理而“做”,而管理的方式就是在学校里你必须按这些要求去说、去做。至于走出校门,离开了教师的视线,所有的规矩就都成了泡影。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许多孩子虚假的双面人格。可悲的是,这样的条条框框,有许多还被冠以科学的名义。真是荒谬!
      长期以来,班主任的教育职责经常被漠视和遗忘,所谓手勤、腿勤、眼勤、嘴勤的“四勤”成为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于是,大多数班主任就像一头总在低着头拉车的老黄牛,我们看不到他学习、思考,也看不到他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更没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殊不知,管理的核心是“理”,而不是管。不尊重规律,不调查研究,不规划思考,不追求效益的“管”,只能导致班主任的忙乱、疲惫和班级管理的机械、武断。
      比如,学生早恋是任何班主任都感到头疼的问题,但是,我们又必须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这种现实。怎么办?有一次与某重点高中学生面对面交流,对优化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有特别意义。
      交流中一男生忽然问:“郑老师,你说为什么不让我们高中生谈恋爱?”是啊,我们整天对学生大讲特讲“不准谈恋爱”,可到底为什么呢?这是许多学生一直在追问父母、老师的问题。看来,一个强制性的“不准”并不能简单了事,千叮咛万嘱咐的“耽误学习”也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泥潭?略作停顿,我笑着反问:“是吗?是老师不让你谈恋爱吗?”另一个大胆的男生学着老师的声音说:“不好好学习,净想些乱七八糟的坏事,谁再敢以身试法,毫不客气,坚决开除!”这话引起全场学生的哄堂大笑,在场的许多教师都为我捏了一把汗。谁知我故作惊讶地说:“哇!这就是老师不对了。好像我国任何一条法律法规都没有规定‘不准高中生谈恋爱’。据我所知,像你们这个年龄的那些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而被迫回家务农的学生,即使你不想谈恋爱,有些父母也在催孩子找对象了吧?”此话刚一落地,立即引起全场师生共鸣,许多人点头认可,也有人在悄悄私语:“是啊,我有两个没 上初中的小学同学,早就订婚了。”
      我不紧不慢地继续道:“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小时候我家里有一棵大枣树。那时,生活条件不好,根本没有什么水果吃,吃几个清脆甘甜的枣儿,真是一种幸福。每年秋天,我都盼着枣儿快点成熟。偶然发现枝头红了一个,就赶紧想方设法用竿子打下来。结果,一看,被虫子咬了。再弄一个,还是被虫子吃过的。后来,我就,总结出一条经验‘早熟的枣儿易生虫’。同学们,一个熟透喷香的果子和一个青涩酸苦的果子,你愿意选哪一个呢?”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那还用说吗?除非是傻子,不然都知道应该选熟透了的。”这话让我精神一振,“这位同学说得太对了!当然,如果有人非要选那个酸涩的果子尝一尝,本也无可厚非,但却很不明智,非常愚蠢!”
      “同学们,其实,老师们都是为你们着想,既然你们的身心还没有成熟,既然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那就先不要考虑恋爱之类的问题,更不能陷在感情的漩涡里!因为你们年龄还小,自我约束能力还弱,人生经验也欠缺,所以,很多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因此就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看着大家脸上的微笑,我知道,到这个时候,同学们的心里已经豁然开朗。“最后,郑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既然你心中还有更大的梦想,那就不要因为路边的野花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后来,那个学校的校长笑着告诉我:“郑老师,你讲得太好了。现在一有学生有恋爱的苗头,许多同学就提醒他(她)说,‘你别做傻事呀,吃被虫子吃过的枣儿闹肚子’,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其实,我只不过讲了几句实话而已。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或许,正因为我们缺乏思考、生硬武断的“禁”,把问题搞得神秘兮兮,反而愈发增加了学生偷尝禁果的好奇。如果班主任能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用心、明白其中的道理,许多棘手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再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管理型班主任的处理过程一般是:先声色俱厉地批评教育一番,然后扣除一定的行为考核评定分数,最后警告学生不得再犯。如果碰到老实的学生,这样一来,自然受惊不小。以后再犯的可能性会比较低,管理似乎很成功。但仔细一想,学生通过这样一件事,受到了什么教育?显然没有。他为什么没有完成?是知识没学会,还是懒惰不想做?是不感兴趣做还是想做不会做?……这些根本的问题,我们没有去深入思考,只一棍子打死,岂不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费再多的精力,也是枉然。如果是面对一个学习一直较差的孩子,即使我们的批评和谈心让他痛哭流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为什么?因为他不是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是因基础不好,已经落下了很多,现在很想赶上来,可就是不会做呀。如果是在学校里,还可以问问别的同学,但是回到家中,父母又忙很少有时间辅导(有些东西也辅导不了),自己又不太会,那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完不成了!讲得再不好听些,如果是个刺头学生,我行我素惯了,这样的简单管理不仅没有丝毫益处,我们一而再地批评指责,很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最好的方式不是想尽办法去管理学生,而是改变我们自身:一是加强辅导,使他补上知识断层或进一步理解新知识;二是降低作业难度,使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观念决定行为,要教育好学生,我们就必须搞清作业没有完成的原因,进而根据他的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改正措施,并允许他的行为有反复。这样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能治本,可以让他一生受益。控制行为和润泽心灵,纪律评比和学生发展,究竟孰轻孰重?
      学生到学校里,是为了成长,而不只是受管理。他们是教师教育旅途的伴侣,班级管理的高度取决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我们的教育不需要单纯的管理和空洞的说教,需要的是教育与管理的结合,两者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把班级工作做好,班主任就必须跳出单纯管理者的思维怪圈,努力成为智慧型的教育管理者,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事不做,凡事讲究一个“育”,让教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
      非常欣赏王晓春老师的这段话:“为什么有一些老师喜欢当班主任呢?他们即使在夹缝中,也尽可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即使在一片盲从中,也能保持一份清醒;即使在‘类体力劳动’的包围之中,也能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他们的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他们是一些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当做专业的人。”我想,专业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把教育者和管理者两种角色有机融合统一的班主任,也只有这样“独具管理特色的教育者”,才能在班主任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相关热词搜索: 班主任 定位 角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