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平实之中见深邃:深邃的夜空中

    时间:2019-05-15 03:25: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他四次获得普利策奖,是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诗人。他与T·S艾略特齐名,并称为美国当代诗歌的两位中心人物。但二者的写作风格迥异,艾略特的诗歌晦涩难懂,弗罗斯特的诗歌则通俗浅近,清新自然,雅俗共赏。他的诗歌被美国各阶层的读者所喜爱,他也因此被奉为“不戴桂冠的桂冠诗人”。弗罗斯特擅长抒情诗和叙事诗,平实的诗句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本文拟以其代表作《修墙》为例,对弗罗斯特诗歌“言浅而意深”这一突出的特色加以探讨。
      弗罗斯特被誉为“新英格兰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取材于新英格兰乡村的自然风光(草地、森林、白雪、农场等)和风俗人情,描写的常常是充满情趣的乡村生活画面,如垒墙、割草、采摘水果、春播秋收等。Mending Wall即是以“修墙”这一生活琐事为素材,融入了诸多乡间风情的元素(兔子、狗、雪松和苹果树、打猎等),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美妙画卷。
      一、平实之中见深邃——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理念
      (一)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弗罗斯特认为诗歌应“始于愉悦,终于智慧”(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这里的“愉悦”可以理解为恬淡平和、充满情趣的田园生活所引发的创作冲动;而“智慧”则是对人生的某种顿悟。在诗人看来,诗歌创作的终极目的是要表达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即以自然景象、凡人俗事开始,以深刻的哲理思考结束,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弗罗斯特的诗歌价值正在于此。
      (二)意象、隐喻和象征的作用
      象征是一种以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是从具体的意象出发暗示“普遍意义”。隐喻与象征是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段,一首朴实无华、平淡无奇的诗歌往往因为隐喻和象征的使用而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弗罗斯特在《持久的象征》一文中说:“关于诗歌,我曾做过许多评论,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诗歌就是隐喻,指此物而说彼物,或说彼物而指此物,那是秘而不宣的快乐。诗歌简直就是由隐喻组成的……每一首诗的内部都是一个新的隐喻,否则它就毫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诗歌总是那种相同的、古老的隐喻。”(Green-berg,Hepburn,1961:87)可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有意识地强调了隐喻和象征的作用。
      《修墙》一诗中,“墙”便是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与隔阂”,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自闭与人际关系的冷漠。事实上,这种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不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乡村。由此可见,弗罗斯特的诗歌蕴涵着他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深沉思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something和darkness在诗中亦有所象征。诗的一开始说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诗人并没有明说something到底是什么,但是从therebe句型的客观性我们可以推测,something应该是指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之力。这种莫名的力量“不喜欢墙,总要把墙推倒”。这就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与邻居每年春天的修墙,是否违背了大自然的意愿,是在“逆道而行”?随后,诗人谈到了猎人狩猎对墙的破坏,看来墙倒似乎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莫名的力量其实还是一种本能的社会需求,即人与人之间打破隔阂、实现沟通与交流的渴望。
      诗歌的末尾,邻居依旧固守着父辈的祖训,如一个旧石器时代的野人行走于黑暗之中。这种黑暗不是来自树荫的遮蔽,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黑暗,是一种蒙昧落后、冥顽不化、令人悲哀的生存状态。
      值得一提的还有“松树”(pine)和“苹果树”(apple)的意象。“我”试图告诉邻居这堵墙的修建实在没有必要,因为“他那边全是松树,我这边是苹果园。我的苹果树永远也不会踱过去/吃掉他松树下的松球”。“pine”和“apple”是诗人设计的一个高明的文字游戏:“pine”和“apple”之间如果没有这堵墙作为分界线,便会融合成“pineapple”
      (菠萝)。菠萝在西方社会中是一种亲朋邻里间盛情的象征。因此,这两个意象的使用非常巧妙地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墙”的存在是否必要?
      由此可见,凭借意象、隐喻和象征,诗人将一次普通的修墙活动加以升华,使其获得了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修墙》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墙”的悖论——现代人类生存的困境
      墙,古已有之。人们最初建起墙是为了阻挡外族入侵,保卫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墙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过积极的作用,其最初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容否认的。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墙的存在在人的意识里已经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接受了它。至于墙的存在是否合理,有无必要?人们从不思考,从不质疑。这种盲目的接受往往使人们忽视了墙的消极一面:阻碍人际交往,使人陷入封闭与孤独的困境。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墙的消极作用也在逐步加深。现代社会中,在我们的周围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墙,有形的或无形的,它们存在于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文化圈之间、阶层之间、性别之间、年龄之间……这些墙阻碍了人际间的沟通,没有沟通,便没有理解,和睦相处必成奢望。这一结果与人们筑墙的初衷(“高墙出睦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悖论。这也许正是诗人体悟到的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尴尬处境。
      诗中“我”千方百计地试图劝说邻居放弃修墙,但是“我”与邻居唯一友好相聚的时间又恰恰只是碰头补墙之时。因而,修墙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似乎只有墙才能维系他们之间那极其有限的交往。这又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悖论。
      “墙”能有效地起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防御。一方面,它使人们免遭自然或他人的侵袭,同时,它还能满足人类保护自身隐私的需要。墙给人提供生存的安全感。倘若没有墙的这种心理上的防御功能,人可能会陷入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但是,墙又构成了一道屏障横亘于人们之间,妨碍他们沟通交流、分享情感。因此,人们对墙的感情总是矛盾的:既渴望墙的保护,又渴望突破它的束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修墙还是拆墙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主题意象“墙”已经远远超过了诗中存在于“我”与邻居之间的泥石隔界,而具备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属性。
      墙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它既可以是现实世界中钢筋水泥的屏障,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虚化的墙,而后者比前者更坚实,更难以打破。弗罗斯特试图以“墙”的意象揭示现代社会的症结所在——人的封闭与孤独;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阂。这就是现代人类生存的困境。
      (二)现代意识和传统意识的冲突
      诗中的“我”和邻居构成一对冲突。“我”思想活跃,对修墙这一行为进行了独立的、理性的思考, 勇敢地质疑了修墙的意义,并试图说服邻居放弃修墙这一荒谬的举动,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我”代表了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体现了现代人渴望沟通与交流的本能的愿望。邻居沉默寡言,性格古板,像一个旧石器时代的野人,机械地重复着修墙的动作,面对我的劝说和质疑,他只是生硬地照搬和重复父辈的祖训——“高墙出睦邻”。所以邻居代表了一种顽固保守、因循守旧的传统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全诗大部分是“我”一个人的戏剧独白,我旨在沟通,而邻居的回应却少得可怜,面对我的质疑和诘问,对方唯一的反馈就是那句硬邦邦的古训——“高墙出睦邻”。这句古训在全诗中重复了两遍,且全诗以此句收尾。“我”苦口婆心、有理有据的说服被邻居不假思索地挡了回来。“高墙出睦邻”这句古训竟然成了对方一道自我防御的铜墙铁壁,坚不可破,而“我”除了自嘲无能为力。戏剧化的效果在诗歌的结尾达到高潮。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要想改变,一种传统的障碍要想突破,是何等的艰难。以“我”为代表的现代意识和以邻居为代表的传统意识的交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究竟是并存、融合还是相互取代也还是个未知数。
      三、结语
      汉语里有一个词“静水流深(Still waters rundeep)”,英语里则有deceptive simplicity的说法。二者都很好地概括了弗罗斯特诗歌的特色与价值——貌似浅显实则深刻,平实之中见深邃。弗罗斯特的诗歌不仅仅带给人完美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深思,带给人心灵的启迪。我想,这便是弗罗斯特诗歌研究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Robert Frost.Robert Frost’s Collected Poems,Prose,and plays [M].NewYork:The Library of America,1995:777.
      [2]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74-175.
      [3]程爱民.论弗罗斯特的名诗《修墙》的结构与修辞手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7).
      [作者简介]
      李蓓(1974-),天津人,石家庄学院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宋迎(1974-),北京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平实 深邃 中见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